1、荀子100句
(1)、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2)、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3)、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4)、战国·荀况《荀子·劝学》。腾(téng滕)蛇:龙类,相传能兴云雾而游于其中。鼫(shī石)鼠:相传这种鼠能飞不能屋,能缘(爬树)不能穷术(爬到树梢),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跑到人前头)。穷:困窘。这两句大意是:腾蛇没有脚(但心专技精)而能飞行,鼫鼠虽身兼五种技能(因用心不专技能不精)而常常陷入困境。此条也是用比喻的方法,阐明学习应当专心致志,行事应该把目标集中到一点上的道理。否则,浅学辄止,半途而废,不专不精,样样都是"半瓶子醋"终将一事无成。
(5)、译文:虚心、专安静,才能达到认识上的极其透彻、没有遮蔽的境界。进入这种境界,世界万物没有不显现出来的,显现出来的都能加以归类、排列次序,能排列次序的都会让其各得其位。
(6)、《荀子》一书为大家摘录了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的名言,通过中国古代杰出的哲人、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的言论,让人们沉醉在撼动心灵,一读三叹的文字力量中,阅读、品尝、咀嚼、反思、沉淀,并撷取人们人生中来不及深入的感动。
(7)、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8)、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9)、战国·荀况《荀子·富国》。下:指百姓。上:指政府、国家。这两句大意是:百姓贫穷,那么国家也贫穷;百姓富裕,那么国家也富裕。国库的财富由百姓供给,要使国库充裕,必须先使百姓富裕,没有百姓贫而国家富的。所以采取措施,鼓励生产,使百姓富裕,是国家富裕的基础。这两句可用于阐述民富与国富的辩证关系。
(10)、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1)、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学中自成一派。
(13)、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4)、天下人了解自己,那么就与天下人同甘苦共患难;天下人不了解自己,就巍然在天地之间而无所畏惧 这是上等的勇敢。与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要自己行得正,心中有善,或者要做的是超前的大事业,而别人不理解自己,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无奈,也无需畏惧别人的眼光,坚守自我。
(15)、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16)、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7)、(感悟)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大,可能会引来灭顶之灾。
(18)、战国·荀况《荀子·王霸》。这两句大意是,一个人的名声之高如日月高悬,光照寰宇;功劳之大如天广地厚,覆载万物。荀子认为这样的人物就能使"天下之人,应之如景(影)响";意即选样的人物就会受到人民的拥护,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如影随形,如响留声。"现在可用以歌颂名望极高、功劳极大的人。
(19)、这是对那些口是心非、伪善无耻之徒的斥责之语。
(20)、(感悟)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才会有所成就。一心两用,只有两者皆失。
2、荀子名言翻译
(1)、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不能明辨事情的道理;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3)、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4)、如果半途而废,即使是腐烂的木头也不能刻断;
(5)、翻译: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
(6)、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7)、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篇》
(8)、腾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荀子·劝学》——荀子经典语录
(9)、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10)、战国·荀况《荀子·王霸》。这两句大意是:动乱,国家就危险;大治,国家就安全。社会混乱,动荡不定,政令难以施行,生产难以进行,国家就危险了;社会大治,有良好的秩序,令行禁止,生产发展,国家就安全了。这两句用于说明乱则危国,治则安国。
(11)、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2)、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4)、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荀子学识渊博,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15)、定居一定要选择适当的邻里,交游一定要接近贤士。
(16)、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17)、(译文)不了解儿子就看和儿子交往的朋友,就清楚了;不了解君主就看看君主身边的人,就明白了。
(1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20)、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3、荀子经典名句及解释
(1)、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一切事物的兴起,必定有它的开始;与耻辱的到来,必定和他的德行好坏相符合。
(3)、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4)、保持心情愉悦,就是人生的一大智慧。看到的东西不那么养眼也觉得可饱眼福,听的音乐不怎么好听也觉得可以享受,只吃蔬菜就能满足口腹之欲,穿的、住的很粗糙也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人穷一时,但心不穷,真正的穷养富养或许不完全是物质方面的,即使物质生活条件差,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心情保持愉快,可以弥补物质上的不足。正如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
(5)、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6)、白话翻译: 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
(7)、赠人以善良之言,好比冬天的衣服一样让人感到温暖;说伤害别人的话,比用矛戟刺人还要厉害,为人说话不可太刻薄。
(8)、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圈子里,自己一定有这个圈子的特点。自身的荣辱祸福都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比如,两堆柴火堆放的样子差不多,但是火星总是容易在干的那一堆里着起火。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别人和不顺心的事,然而往往是自身的问题。
(10)、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1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12)、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13)、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14)、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15)、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16)、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
(17)、尊重贤能的人,是“仁”的表现,鄙视道德不好的人,也是“仁”的表现。
(18)、(译文)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0)、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荀子经典语录
4、荀子经典名句翻译
(1)、翻译:所以不去登高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去靠近深谷,不知道地有多深。
(2)、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经典语录
(3)、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4)、儒效篇,是儒家经典著作《荀子》的第八篇。本篇除了论述大儒的作用外,还论述了圣人、君子、劲士、儒雅、小儒、俗儒、俗人、众人、鄙夫几类人的德行,并强调了学习与法度的重要性。
(5)、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6)、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7)、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於道而以赞稽物。壹於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荀子·解蔽篇》
(8)、听到了却没有亲眼见到,即使听得再多,也必有谬误;
(9)、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0)、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清儒汪中著《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当代大儒徐复观也曾高度评价荀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11)、译文:人不可能没有快乐,有快乐就不能不有所表现,有所表现而不去引导,就会流于乱。先王憎恶这种乱,所以制作了雅、颂的音乐以引导它。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3)、说明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人才是治国安邦的有益人才。
(14)、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1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16)、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8)、不知儿子的为人,看看他的朋友就清楚了;不知国君是否贤明,看看他左右的大臣是什么德行就知道了。
(19)、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20)、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5、荀子经典名句翻译及原文
(1)、原文为《劝学》先秦 荀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节选: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4)、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5)、点评:荀子认为,相信可信的东西,是诚实;质疑可疑的东西,也是诚实。智慧不在于所说的话,沉默有时也包含着智慧。
(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荀子名言
(7)、山上有玉那么那山上的草木都很润泽,水里有宝珠连河岸也不那么干枯。只要自身修养足够好,光芒总是遮掩不住的。有时候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了,可还是没人理解,因觉得“埋没”了自己而委屈不平。其实是自己做得还不到位,还需再接再厉,善行积累多了,自然就会得到认可。
(8)、(译文)饥饿了就想吃饭,寒冷了就想温暖,疲劳了就想休息,爱好利益而厌恶祸害,这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本性。
(9)、是呀,在古籍《荀子》中,共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
(10)、时节不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柏挺拔且郁郁葱葱的;
(11)、不登上高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来到深溪前不知道大地多么厚重,不听到先王留下的话,不知道学问的渊博。
(12)、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13)、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14)、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1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16)、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17)、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8)、荀子的语言极富哲理,儒法并重。他的经典名言在今天也有着现实意义。
(19)、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荀子·乐论篇》
(20)、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行为就会没有过错。
(1)、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2)、君子不是生来就比普通人高明,而是因为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力量,为自己所用。善于运用外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也是制胜之道。
(3)、参考译文: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先代圣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
(4)、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6)、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7)、战国·荀况《荀子·荣辱》。穷:窘迫。这几句大意是:能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的人,从不埋怨别人;知道自己命运前途的人,从不埋怨上天;埋怨别人的人,常常很窘迫;埋怨上天的人,常常没有志气。这几句说明人不应"怨天尤人"。而要做到不怨天尤人,必须有自知之明,能够了解自己,战胜自己;同时能审时度势,对大环境、天气候有所了解。做不到这些,常常会在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出现问题后又怨天尤人,无助于解决问题,只能增长消极情绪,志气低落,从而产生新的、更多的同题。可用以劝勉青年人应有自知之明,不要怨天尤人。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9)、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10)、(译文)眼睛不能同时看清楚两样东西,耳朵不能同时听清楚两种声音。
(11)、译文:音乐生于人心,感人的力量最深,改变人的情感也最快,所以先王非常谨慎地制定音乐。音乐中正平和,百姓就和睦而不至于淫放,音乐严肃庄重,百姓就整齐而不陷于纷乱。
(12)、说明人性的弱点:看问题不全面,往往惑于表面现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3)、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14)、点评:孔子认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分别是正直、诚信和知识广博的人。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分别是谄媚逢迎、表里不一和善于花言巧语的人。这句是荀子对孔子这一观点的继承延伸。
(15)、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
(16)、(原文):战国 荀子《荀子·儒效》:“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毫)厘,无它道焉。”(译文):圣人一样的人,以仁义为本,是非分明,说到做到,不差一毫一厘米,没有其他的窍门。
(17)、说明对人的考察应当重视其内心与做事的方法,而不应该停留在外表的体貌特征上。
(18)、点评:荀子认为,要想获得真知灼见,不能缺少实践。
(19)、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0)、荀子,又名孙卿。出生于战国时代的赵国。曾经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中年时在楚国担任兰陵令。
(1)、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2)、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3)、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7)、服从真理而不服从君主,服从道义而不服从父命。
(8)、亲眼见到了却不能理解,即使记得再多,也必有错误;
(9)、(原文):战国 荀子《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译文):快乐的人,圣人所喜欢的,而可以善民心,他深深地感动人,他移风易俗,所以先王用礼乐来教导他们,百姓和睦。
(10)、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1)、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2)、参考译文:上天的运行有其恒定不变的规律,不会因为圣明的唐尧执政就存在,不会因为残暴的夏桀就消亡。用导致安定的措施去回应它就会吉利,用导致混乱的措施去对待它就会凶险。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juzi/24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