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精选爱国情怀的诗十首107句文案

精选爱国情怀的诗十首107句文案

爱国情怀诗5首

1、爱国情怀诗五首

(1)、浩荡(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离愁白日斜,吟鞭(诗人的马鞭)东指(东方故里)即天涯(离京都的距离很远地方)。

(2)、此诗作于公元1210年(宁宗嘉定三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5)、《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7)、国(国都,指长安)破(陷落)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8)、    作为一个中间力量,民盟本无意去偏向谁,民盟认可的就是谁对国家、对人民有公心。后面民盟坚定地拥护共产d,也是因为他们认为共产d有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心。他们认准了之后,就会义无反顾。

(9)、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0)、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11)、《春望》中“      ,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12)、酒酣胸胆尚(更)开张。鬓微霜(稍白),又何妨!持节(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何日遣冯唐?会(定将)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星名,又称犬星,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这里隐指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

(13)、王之涣的出塞经历已不可考,能知道的只是他“歌从军、吟出塞”,“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而且他写的诗,当时几乎都成为歌词,“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可见当时的声名相当响亮!

(14)、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人生赞歌,确是一首伟大的爱国主义诗篇。

(15)、——《春望》《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过零丁洋》《己亥杂诗》

(16)、诗人面对烽火连天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

(17)、    翻开史书,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手稿、历史资料就在面前,在向我们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抚今思昔,我们看到,民盟前辈们那种不忘初心、坚持理想信念的精神现今并没有泯灭,这种精神一直在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民盟盟员们,民盟前辈们的爱国情怀,将会代代传承。

(18)、译文:身虽死啊精神不死显威灵,就是做鬼啊也是鬼中雄。

(19)、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

(20)、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2、爱国情怀的诗十首

(1)、十五年的幽居生活虽然闲散自由,但沉于下层,食其旧德,日子只怕也难以为继。再说,像王之涣这样的不世之才,终究梦想般潜藏着济世之志,所以,他在亲友的劝说下,重新谋求入仕,总算又谋得一个文安郡文安县尉的小官。干了不到一年,便广受百姓称道,不料竟染病不起,卒于官舍,葬于洛阳,年55岁。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3)、   这首《题临安邸》是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已被纳入小学课本中。

(4)、5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5)、?《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6)、这首诗显然是王之涣的重要作品,但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论怎么说,它都应该列入绝妙好诗的队列。

(7)、今天和大家分享5首关于爱国的诗词,这是中华儿女都应该去了解的。看看哪一首震撼到了你?

(8)、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9)、   食指,原名郭路生,当代诗人。在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诗人以其独具的个性和特色,引领诗坛。在食指的诗中,祖国始终占有重要位置,这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10)、?《破阵子》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1)、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   、   的理想,抒发了  、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   的将军形象。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12)、   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13)、  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诗歌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4)、一叶坠地,并不是毫无意义,正是这一片片黄叶换来了大树的生机勃勃。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的“      ,      ”。

(15)、《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7)、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18)、   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词、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

(19)、    虽然课堂上的教学已经结束,但是孩子们对学习爱国诗的热情却高涨。看,这是五(2)五五五(5)的孩子们画的手抄报。

(20)、   这首词作于1935年,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整首词语言流畅,气势磅礴,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紧密结合的完美体现。

3、爱国情怀的诗有哪几首

(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赏析: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2)、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

(4)、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描写自己离京回乡时愁绪满怀,却又豪放洒脱的句子是“      ,     ”。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离别愁绪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9)、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10)、白头搔(  )更短,浑(  )欲不胜(  )簪。

(11)、这首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老泪中融汇了对国家炽热的感情。

(12)、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13)、老夫聊(姑且,暂且)发少年狂(豪情),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皮制的衣服),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4)、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5)、这首诗中有许多议论和直抒胸臆的句子,以气势、骨力来感染读者、激励读者。无论是“丈夫五十功未立”的喟叹,还是“意气相期共生死”的表白,无论是“一片丹心报天子”的誓词,还是“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宣告,无不是以诗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正义必胜的自信心为底蕴,读来气势夺人,豪情万丈!

(16)、    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17)、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18)、烽火(    )连三月,家书抵(   )万金。

(19)、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20)、其他各班还推荐同学进行爱国诗歌朗诵,以下这些孩子朗诵时激情澎湃,感情真挚。

4、爱国诗爱国情怀的诗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赏析:大丈夫当有如此志,有我在,决不让敌寇侵入我的山河。

(2)、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3)、    最开始,在国民d和共产d之间,他们并没有偏向谁,他们是希望走一条“中间道路”。他们希望民盟作为中间力量,“于国共两d之间,调和监督,以期全国终能达到民主的团结”。应该说,他们的愿望是善良的。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做到谁不好就批评谁、甚至去谴责谁。他们这样做,是不受任何人、任何d派的指使的,完全是出自公心,他们是真诚地希望当时的国民d政府能够改正错误,走上利国利民的正道的。所以,当他们谴责国民d的时候,并不是像国民d认为的那样是“通共”,而是真正的急国家之急,忧国家之忧。

(4)、不仅如此,五五五(5)的孩子们还制作了书签。看:

(5)、陆游自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诗人68岁时,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6)、马(   )的卢飞快,弓如(   )(   )弦惊。

(7)、《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9)、高考必背古诗文测试(29)|《诗经•卫风•氓》重点知识检测(第719期)

(10)、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11)、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12)、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令人陶醉的优美古诗词,饱含着人性的温暖,承载着令人感动的美。最浓的爱国情,都藏在古诗词中,家国情怀、吾辈自强,10首爱国诗词,哪一首令你动容呢?

(13)、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1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随从武士个个猎装出发,千骑奔驰的壮观出猎场面的句子是“      ,       ”。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16)、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赏析:林则徐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下此诗。即使是遭逢厄运,他却依然心怀国家。他剖白心迹: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17)、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8)、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19)、?赏析:愿将此身报效国家,又何须活着回来呢?这是多少军民的泣血之语,正是因为有了先辈们的视死如归,才有了后来的胜利。

(20)、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近代)徐锡麟《出塞》

5、爱国情怀诗歌古诗

(1)、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生际遇,他们写出的诗词也是大不一样。

(2)、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3)、  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拟人化手法,这种修辞方式,把一些抽象概念表现得形象生动,把石灰人格化。对石灰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拟人化,写出了吟咏事物的特有属性,和人的思想感情相吻合。(4) 全诗语言简谱。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此诗却有坚定不屈的笔意。

(4)、译文: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5)、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       ,       ”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7)、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创作了这首诗。作者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

(8)、《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    民盟的前辈们想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一个人只有站在中间,才便于去两边劝和。

(10)、  译文:州桥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伫足南望,他们年年盼望王师返回。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11)、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侍从头、收拾旧山河”。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

(13)、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体现了戴叔伦的爱国之切和义无反顾。

(14)、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15)、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6)、《宴词》是王之涣在送别朋友的酒宴上即席写下的一首诗——

(17)、酒( )胸胆尚开张。( )微霜,又何(  )!

(18)、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9)、  林升,字梦屏,温州平阳人,约生活于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西湖游览志馀》录其诗一首。据《西湖游览志馀》卷二说:“绍兴、淳熙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泪。士人林升者,题一绝于旅邸云云。”清乾隆五十五年编纂的《东瓯诗存》收有《题临安邸》诗。关于该诗的作者林升均注明作者是“平阳人”。

(20)、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奔赴疆场,弓弦如雷鸣的句子是“      ,   ”。

(1)、白头(   )更短,浑欲不胜(    )。

(2)、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3)、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6)、  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叙述,往往比描写更难驾御,这就要求诗人要有敏锐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将感情倾注于其中。这首诗的特色就在于此。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7)、落红(     )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