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辟句子 > 精选概述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116句文案

精选概述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116句文案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实践

1、《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用“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而教师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不仅教师要教学同时也应该学习。也就是说教师教的与学生学的是联系的,相关连的。同样的,教师所教与自己所学的也要联系在一起。如果教师做好了,教育的关键所在也就解决了。在当时所处的时代里,陶行知勇于实践和探索,将自己的理论真正应用到教育实践中。

(3)、当前幼儿园的学费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家庭支付能力。如果想上一个可靠的幼儿园,家长甚至要省吃俭用;

(4)、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5)、   公平发展理念已从单纯的区域公平、教育资源公平供给转向公平育人、公平管理的纵深式发展,发展个性化教育,尊重个体差异。基础教育应启发、激励、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

(6)、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7)、在陶行知生命的最后几年,他致力于民主教育,可谓鞠躬尽瘁,因而被后人誉为“民主之魂”。

(8)、小先生教会别人学会知识,也同时教会别人成为另一个小先生。

(9)、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必须积极践行陶行知思想。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个体更好地生活,培养个体的生活技能。

(10)、(3)对传统的学校实施改造,让“学校含有进步的意味”:陶行知主张必须改造传统学校,改造的依据是 社会的需要。

(1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2)、  意义:“生活即教育”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对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髙社会生活的弊端有积极意义。

(13)、“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法是陶先生在1927年在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校训。他强调:“‘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之一(其中三大原理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指导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的方针。

(14)、“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句话概括出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个合格的教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一是只会读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二是不是在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我认为这两种教学方式学生都是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而老师教给学生学的方法是有限的。回想自已十年从教的过程中,不禁不吃一惊,原来这就是典型填鸭式教学,把学生当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喂饱鸭子就可以了。真的很惭愧。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应该对待每个学生以宽容,坦诚相待,不能搞“一言堂”。

(15)、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16)、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座宝库,值得大家认真学习,下面为大家列举一二。

(17)、陶行知生命思想中有儒家的仁爱入世情怀,也有老庄的超然姿态,有墨家的兼爱,也有佛教的慈悲,同时他有基督教的博爱、爱满天下。它们构成陶行知强大的生命爱力和信仰。如果不信仰生命、相信生命的力量,人便不会有动力追求美好的事物、自然与人类秩序,不会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也难以有坚韧的生命责任感。

(18)、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19)、教育的最高追求来源于生活,又升华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源泉。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这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不脱离实际需求,又满足于当下。让教育回归于生活,能够使更多的孩子受益,使他们不再好高骛远,懂得并不是只有当航天员、科学家、CEO才是志向远大,懂得尊重每个岗位平凡而伟大的人。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杜绝一切脱离实际的揠苗助长,比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成绩论英雄”。教师用成绩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硬道理,生活不仅需要一个会读书的青年,还需要会做人、做事的好青年。

(20)、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发展,生活教育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越来越多的重视,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理念一脉相承。“生活化”教育提倡的核心是创造,德、智、体、美、劳都是创造元素,最终目标是实现民主。这样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下的素质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当代提倡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中值得深入研究。

2、概述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

(1)、(2)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重视人才的早期培养

(2)、以生活教育思想促进政策变革∶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目标

(3)、首期生命教育指导师培训班(重庆)|为你我共同增添一份美好

(4)、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

(5)、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

(6)、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生命观、生活观以及其一生的工作和教育实践蕴藏并体现了博大精深而又宝贵的生命教育思想和实践资源,本文只是摘其要点作简要概括。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当时的中国问题情境密切相关。他的生活和求学经历使他在思想人格的深层始终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他求教育改变落后的生活,也求生活改变陈旧的教育,都只为改善国人的生命质量和民族与共和国之命运;他的全部思想的起点是对生命的信仰。他一生的教育实践需用他全副的生命来诠释。 

(7)、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8)、(3)学校教育的特点:①目的性、组织性和系统性;②专业性;③可控性;④效率性和集中性。

(9)、陶行知还强调,“书呆子不来博物馆”。可见,陶行知先生要求学生应依靠自己、自力更生,也要和农民打成一片。

(10)、KeywordsTao;EducationalThought

(11)、  我们应加强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淡化以个人成绩作为考核标准的应试教育影响,全面推行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关键词:素质教育)

(12)、陶先生用简单的例子让我们明白了什莫叫生活教育,这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很是有启发。就从小学的课本上来看,教材中的课文越来越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开始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再看课程的设立,多了综合活动、校本课程等综合课;最后看学校的制度,逐渐从管理学生转变为学生自律,通过与社区合作,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校与社区结合,让学习与生活结合。

(13)、目前我国教师行业的门槛可谓是日渐降低,师资队伍几乎达到饱和,但仍有许多人想要进军教师队伍,这就难免造成部分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而师德师风建设更为重要。

(14)、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15)、1916年2月16日陶行知致罗素院长的信中写道:“余今生之唯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鉴于我中华民国突然诞生所带来之种种严重缺陷,余深信若无真正之公共教育,真正之民国即不能存在。”1917年8月,陶行知在离美回国轮船上和同学们畅谈志愿说:“我的志愿要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他不仅是这样说,而且毕生不渝朝这个目标去做。

(16)、陶行知的一生短暂而又光辉,他毕生致力于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探索,他的教育思想紧紧咬合当时中国国情,他的教育思想均建立在其教育实践之基础上。

(17)、(2) 左亚.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引领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35-36,

(18)、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19)、幼儿是一群需要引导的孩子,如果教师能够实施正确的德育,就能够引导幼儿、帮助幼儿改掉坏习惯。

(20)、其次,“小先生制”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原来的教师为中心变为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在现在的课堂,学生是真正的主角,同时承认了学生主体地位,并且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口语化传递教学的能力,做到了“即知即传”;

3、陶行知教育主要思想

(1)、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2)、应该将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在幼儿教育中有意识地运用生活实例、问题也要联系生活,使得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让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3)、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是以学校为整体的狭义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

(4)、(2)反对注入式教学法:即教育要与实践结合。教是服务于学的,而教、学又是服务于生活需要的。“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的方法。

(5)、开学典礼上,他声情并茂道:“今天是我们试验乡村师范开学的日子,没有教室,没有礼堂,但我们的学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我们要以宇宙为学校,奉万物作宗师,蓝色的天是我们的屋顶,灿烂的大地是我们的屋基……”于是,建校舍,做饭菜,养家畜,挑粪便,干农活,师生携手,长幼并肩。

(6)、(1)含义: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道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有教育者教导的或是自我教育的都是教育。

(7)、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

(8)、1939年,国难当头,生灵涂炭。重庆西北80公里处合川草街镇凤凰村,在年久失修的古圣寺内,怀着“要为整个民族利益造就人才”的雄心,陶行知为抗战烈士遗孤和保育机构难童创设育才学校。师生常常以稀粥解饥,以蚕豆下饭。有人劝他放弃办学,“何必背着石头过河”,陶行知答道:“我背的不是石头,是爱人,”即以民主、大众、科学、创造为四大方针的生活教育。

(9)、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在提出之日便迅速传播开来,人人都是小先生的思想广为流传,做到了“即知即传”。诚然,随着“小先生制”的不断发展,其优势及弊端也日渐显露。

(10)、时下,人们既在为教育家办学摇旗呐喊,又在为教育家缺失捶胸顿足。尽管定义繁多,“教育家”概念却抽象得近乎干瘪,对“教育家办学”更是语焉不详。

(11)、晓庄师范学校第一年虽然只招收了13名学生,但是各界人士参与开学典礼的热情却无法阻挡。参加此次开学典礼的有学生13人,各行教育人士及各界代表和附近的村民等共一两百人。

(1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民族教育理论宝库中十分可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珍惜并认真研究汲取。

(13)、1985年,纪念馆展览室扩建,陈列面积400多平方米,充实了展品内容,展出照片429幅,实物319件。

(14)、晓庄学校虽然仅存了三年零二十四天,但是其蕴育的理论思想至今仍对当代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指导性意义。

(15)、山海工学团创办于1932年的上海郊区,是陶行知乡村建设理想的又一个实践。

(16)、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其说是学对人就是教。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17)、罗丹说:“恶是枯干”。我想要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关键要有适宜的气候、一定的土壤、而这些条件要靠全体教育工作者去力行。

(18)、教师应秉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念并以其教育实践为指导,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并提高学科核心专业素养;

(19)、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20)、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重视教育,乐于教育,沉迷教育。

4、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

(1)、(1)含义:狭义的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

(2)、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他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对幼儿施行早期教育,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3)、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4)、(4) 李锋,史东芳.陶行知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思想及现实价值(J).教育学术月刊,2020(2):3-

(5)、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0盖尾中心小学林航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学校里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有些学校先生板了面孔,学生都畏惧,那是难免有逃学的事了。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事。”无论什么时候,通过各种例子或活动达到教学目标,融入学生觉得有趣的内容或令人愉快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有帮助的,活动与学生心理、思维特征相吻合,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就学习内容发表意见,是将学生兴趣融入活动的另一种途径。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开展活动时,教师必须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内容,正如我们的数学课一样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找出学生的兴趣所在,要针对学生,巧妙设疑,使学生通过演示、实验、讨论、动手操作等形式,直接感知和体验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完成了全部过程。该让学生做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做,这样才能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我把我所学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于我的教育中。在教学中我也用爱进行感化教育,给学生一分关爱,一分宽容,一分期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引导中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6)、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生命永远是鲜活的。首先,“活”与“生”的意思相近。“生活”,既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指“生存”与“活泼”,是与人的生存、生命密切相关的。教育与生活结合,“生活教育”的思想,既是指教育与生活相结合,也是指教育与“生动”“活泼”的生命相结合。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活人”。其次,在陶行知思想中,他对“学”与“生”的教育关系进行了新的解释,认为,“‘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先生说什么,学生也说什么,那便如学戏,又如同留声机一般了。‘生’字的意义,是生活或是生存。……不可学是学,生是生,要学就是生,生就是学……你哪一天生存不是学?你哪一天学不是生存?”(26)因此,“学生”不能分开解释,更不能只看到“学”,看不到“生”。先生指出:“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27)他用“鸟”和“鸟笼”做比喻,认为传统的教育把人当作是关在笼子里的鸟,使其失去和大自然、大森林接触的机会,这种教育不能发挥人的天性,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使人受到束缚。因此,“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7)、笔者遇到过有些孩子心理上会十分害羞,他们不太敢于向教师说出自己的困难和问题,比如,一个小孩不知道自己该怎么为自己的机器人染一条腿。这时教师应该从旁主动去观察孩子们的神情,然后以提出意见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尽可能不要否定孩子们的成果以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8)、(3)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一方面,生活决定教育,表现为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都由生活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

(9)、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10)、(1)“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自然之间的高墙。同时,鼓励劳动群众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学习。

(11)、(79)方鸿辉:《民主之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1~92页。

(12)、(1)吸收和继承前人的先进教育理论和经验,要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出发,这样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3)、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是其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的历练的对于教育和社会需求及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发展,作用,人生意义等方面的认知。面对当时国内动荡不安的局面,局陶行知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直面挑战,探索救国的教育之路,进行实验。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时代性,阶段性,更具有传承性,并体现着他为中国教育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14)、(1) 林永希,陈中文,史基升.陶行知劳动教育观对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20(30):5-

(15)、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是以学校为整体的狭义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是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个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16)、教育家可以不是一座丰碑、一部传奇,但必定成为学校灵魂,就像陶行知在《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中说的,是“教员的领袖,学生的领袖……社会的领袖”,进而真真切切地改造中国教育,改造中国乡村,改造中国社会。此乃教育家立身之本。

(17)、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

(18)、口诀:含意 际心 决 改活=韩姨(卤)鸡心 ,绝!该(她)火。

(19)、陶行知组织成立各类国难教育救国会,他希望整合全部人民的力量,将中国民族正面临巨大的危机传播出去,在工学团推广军事课,医护培训等课程,并提倡大家相互帮助,卫国护家,集思广益,寻求中国的救国之道,不考虑个人得失。第普及教育的内容从简单的教识汉字,积极扫盲等变为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思想更加深刻和长久;第立足为对中国当时的国情现状,陶行知深知当时的中国贫困落后,他的教育必须要在贫苦大众中深根发芽,他着手撰写《普及教育与学武训》,推广以武训的精神为指导,克服各种困难疾苦,以义学为手段,用很少的钱却造福了很多人。第因为当时民众的抗日热情已被点燃,普及教育作为具有广泛号召力的措施动员了全国的民众,形成了即知即传人,知识为公,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人愿教,人人好学的局面。第陶行知十分注重将科学推广到生活的时间活动中,提倡每个人立足于社会,通过生产劳动改变社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社会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科学的力量促进生产生活,抓生产,团结计提的力量,努力协作,卫己卫国,爱护胜利果实。

(20)、在中国的上海,在上海的某个清晨,气温骤降,像极了我们在教育里偶然遇到的偶然现象,唯有在现场的你我才知道梧桐叶一夜变黄的萧条感,秋风绕面的低迷感,以及云层不断压低的忧郁感。

5、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

(1)、我们每个人有“生”便会“有生活”,有生活即有教育。所以,“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要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最重要的就在于使人们养成持续不断地学习的习惯。正是基于“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后来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观念。

(2)、(2)“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

(3)、“小先生制”是为了应对中国教育在师资力量上的不足而提出的,他倡导教师可以先将复杂知识教授予高年级儿童,而后再由高年级儿童教授给低年级儿童,从而缓解中国教育的师资不足问题。 

(4)、为了进一步弘扬行知精神,继承并发扬行知教育思想,1993年,纪念馆从校内迁出,在劳山脚下建造了新馆,新馆占地面积达800平方米。屋顶为水泥浇制,仿茅草顶,显得古朴端庄。门楼高达25米,大门上方挂有张劲夫题写的“犁宫”和陆定一题写的“陶行知纪馆”两块铜匾。门厅内有一尊陶行知全身铜像,背景是毛泽东题写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3个金色大字。

(5)、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形成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体系。

(6)、1912年5月,蔡元培在参议院阐述政见,“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

(7)、《陶行知教育文集》说,作为教师要放下架子,心胸要豁达,态度真诚,要有炽热的情感。公开、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因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有所不同来要求学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研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创造融融的师爱氛围,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7我读了《陶行知》一书,说实话,我对陶行知先生了解的甚少而感到惭愧。对他的教育思想,依然有很大的感受,还依然能够从中得到关于做人,关于教人的深刻的哲理思想。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8)、陶行知(1818--1925),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9)、    针对道德情操,教师要增强奉献与创新精神,对教育工作精益求精。

(10)、我想这就是教育生活化的诗意,也是教育追求民主的兴味:不管你是谁,你在哪,教育意蕴都可能濡染于你,也可能与你毫无干系。而我们就是在“有无”中寻觅有。

(11)、如果教师对其渗透良好的德育思想,就能引导幼儿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帮助幼儿改正不良行为、实现全面发展。

(12)、口诀:含意 际心 决 改活=韩姨(卤)鸡心 ,绝!该(她)火。

(13)、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个学生,关心爱护他们,让她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长。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心得3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我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

(14)、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近代中国的危机多难,又使“教育救国”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梦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

(15)、在中国的云南,在云南的某个幼儿园里,有个小朋友在趴着窗发呆,像极了我们在生活中偶然瞥见的他人,但唯有爱孩子的成人才会好奇他在想什么,他的小脑袋里正在编织怎么样的故事。

(16)、2010年,“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7)、民国时期的教育资源匮乏,教学环境较差。陶行知先生提出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实际环境来进行教学。

(18)、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成果还有山海工学团、社会大学等。时至今日,在我国极度重视人的全面教育背景之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探索对我国当代教育的发展仍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对于我国现如今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持续且深远的影响。

(19)、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主观地"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禀赋不同,接受能力各异,教学方法也不能强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学生。这是他主张"教学合一"的理由。《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6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收获甚多,感慨万千。总感觉一位老人正在讲述着他一生对教育的感悟的种种表情。先生说:“以教人者救已”是根本方法之正是以这样的方法来对待“教育”和“生活教育”。陶行知以毕生的精力谱写教育新方法,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是我们这些教书匠的指路灯,我认为这盏灯,对我们来说,是最明亮着,永远是闪烁着,永远指引着文字前进再前进。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给予了我们启迪。“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与教学论。

(20)、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被誉为“人民教育家”。其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命题。

(1)、要是手脑联盟教用脑的人,用手就用手的人用脑教,一切人都把双手和脑拿出来用。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2)、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即以社会为学校,自然教室的范围,不是在房子里,而是在天地间”。简言之,生活是一切教育的开端。如果教育不能回归生活,就很难取得期待中的结果。 

(3)、第他对死亡抱着超然的态度,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生死。1946年7月在《致育才学校全体师生》中说:“公朴去了,昨今两天有两方面的朋友向我报告不好的消息。如果消息确实,我会很快地结束我的生命。深信我的生命的结束,不会是育才和生活教育社之结束。我提议为民主死了一个,就要加紧感召一万人来顶补,这样死了一百个就是一百万人,死了一千个就有一千万人。死了一万人就有一万万人肯为民主牺牲,而中华民族才活得下去。”(18)1946年6月14日,他与柳湜有一次长谈。他说:“我一生只想多做些事,现在要做的事又太多了,我不仅没有时间写一本书,就是连短文章,也没有时间多写。……至于对学术采取一种严肃的态度,那是更应该的,我常说,还是多做些事,如果不幸你死得早,只要你真的有些思想,会有后人替你理出来。”(19)

(4)、生活即教育。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5)、   公平发展理念已从单纯的区域公平、教育资源公平供给转向公平育人、公平管理的纵深式发展,发展个性化教育,尊重个体差异。基础教育应启发、激励、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

(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又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

(7)、“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8)、AbstractTaoasapioneerofmodernChineseeducationtheoryandpracticeoflifelongcommitmenttoeducationandhiseducationalthoughtforeducationandsocialneedsandhumandevelopmentassocialsubjectsinitsaccumulatedexperienceoflearningandpractice,effect,themeaningoflifeandotheraspectsofcognition.

(9)、“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10)、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11)、第他强调丰富的生命内涵,辩证地将创造与奉献、个人与国家、苦与乐都看作滋养生命的养料。对陶行知而言,活着就是过有意义的人生,而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在于与患难搏斗。《创造宣言》对于那些借口环境平凡、生活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了、陷入绝境等五种“不能创造”的观点,他一一批驳。认为,“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先生认为,个人的生命是和民族、国家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应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个人生命:“我们必须把历史的教训,和个人或集团联系起来。历史教训必须通过现生活,从现生活中滤下来,才有指导生活的作用,这样经生活滤过的历史教训,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倍上加倍的丰富起来。”(17)

(12)、口诀:四公质(公质四)三四 五全接=四公子三思:吾劝谏。

(13)、以生活教育思想助推师德师风建设: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

(14)、用“社会即学校”的思想解除教育区域限制,使教育从学校这堵围墙下解放出来,实行全民教育 

(15)、  这启示我们,“五育”既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同时又互相融合,无法截然分开;要认真思考“五育”并举落地的路径,让学生各种素质潜能充分发挥,志趣爱好和才情品格等方面得到丰富和完满,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才能最终成长为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一代”。

(16)、以生活教育思想促进政策变革∶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