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精选孟浩然的诗歌特点148句文案

精选孟浩然的诗歌特点148句文案

孟浩然的诗的特点风格

1、孟浩然的诗的特点风格是什么

(1)、(注)①孟浩然: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以隐士终身。此诗即隐居襄阳所作。②羊公碑:晋人羊祜镇守荆襄时,常登岘山,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颇有政绩,他死后,百姓在岘山立庙树碑,以示怀念。

(2)、(注)①秦中:此指长安。远上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事迹未详。②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鲲传》。③北土:指秦中。④燃桂:《战国策·楚策三》谓“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燃桂,烧贵如桂枝的柴。

(3)、一是观照的唯心与逐物的不同。在王维笔下,他往往把人隐藏在景物之后,用心去拍下一幅幅精美的山水小品,人是隐于景物之后的,人不出场。而孟浩然的许多诗,多作于旅行途中,移步换形,流动感非常强。如果说,王维的诗是无我之境,那么,孟浩然的诗更多的是有我之境。比如,王维的《鸟鸣涧》这样写道:

(4)、B.小说语言自然流畅,“吃酒吟诗”“谈诗论文”“仕途困顿”“失之交臂”等四字词语的加入,又让语言显得典雅厚重。

(5)、第二联,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6)、姚长史悻然道:“哪里畅谈,影子都没见一个,满院子寻,只见一个头戴幞头的扫雪人。”

(7)、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8)、D.全诗体现了孟浩然诗歌“冲淡灵动,清新自然”的风格,语言色彩清淡。

(9)、(解析)这是一首讽喻诗歌,托物言志表达了当下权贵们趋炎附势、不识人才的讽刺,也表达对像松树一样风格高洁寒士之人的同情,同时也传递出了要洁身自好、不媚流俗的高尚节操。

(10)、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该派前有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朓)诗之长,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风格冲淡自然。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时代气息。

(11)、与王维相比,孟浩然就很少用明艳、鲜丽的色彩。孟浩然更喜欢白描,以清淡之语入诗。比如他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写日落西山的时候,山谷晦暗,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泉水叮咚作响,看着这样的一幅景色,那真是感到爽快。人归鸟栖,小径两边挂满了如丝般的女萝,诗人对琴独坐,在等待着远方的友人。全诗没有彩绘,没有着力的渲染,用平淡的语言表现景色和人物的心境,非常清幽。再如他早年写的两句诗:“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曾令一时的诗友“嗟其清绝”,都把笔撂到那儿,不写了,说难以为继了。与此相似,孟浩然还特别喜欢用“澄”字,“澄清”的“澄”。如“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耶溪泛舟》),“欲知清与洁,明月在澄湾”(《赠萧少府》),澄清的水正好用来表现“清”这种特点。白居易后来感叹说:“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正是指这一点而言的。所以,“清”可以说是孟浩然诗的一大特色。

(12)、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勃发于笔端。所谓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所谓沉郁,就是指情感的 深厚、浓郁、忧愤、蕴藉。“顿挫”是指诗人采用层层递进的顿挫笔法,将蕴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深刻有力地表达出来。

(13)、版权说明: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向作者致谢。

(14)、写景,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春风春雨,纷纷洒洒。

(15)、诗歌十两句和最后两句不断变换角度表达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6)、C.文中两次写到孟浩然醉酒不见人,意在说明孟浩然出仕不成不能全怪别人,他自己醉酒误事也是原因。

(17)、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18)、B.“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中,从视听角度写诗人的愁绪。“况复久”“亦何长”叠加感叹,使愁绪更加深沉,使感情更加真挚饱满。

(19)、他和张说交谊甚笃。传说曾应张说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孟浩然惊避床下。张说不敢隐瞒,玄宗命出见。

(20)、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樹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

2、孟浩然的诗歌特点

(1)、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3)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它多以单行之气运笔,一气浑成,无刻画之迹;妙在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

(3)、A.从体裁看,本诗属于七言律诗。B.从内容看,本诗属于思乡抒怀。

(4)、  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表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5)、有人认为孟浩然的这首诗写尽了边塞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7)、孟浩然于是离开长安,辗转于襄阳、江南的名山古刹。46岁时,孟浩然第二次前往长安求仕,不仕,政治上的困顿失意,使他在痛苦失望后当年返回襄阳,以隐士终身。诗风的清与淡盛世求仕不得,万念俱灰,于是诗人就寄情于山水之间,陶醉于美丽的大自然之中。因而他的山水田园诗显现着一种质朴的自然美,始终保持着自然美的诗歌境界。

(8)、樵夫笑了笑:“时常有读书人来见孟山人,可是,这个孟山人却有些怪异,来人十之八九是见不到他的——您也是来与山人说诗论文的吧?”

(9)、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

(10)、第三天,当韩朝宗派人前来孟家,唤他一同进京时,和朋友喝得醉醺醺的孟浩然说:已经喝酒了,哪有时间管他。来人见劝不走孟浩然,回去禀告刺史。韩朝宗很生气,一人独自进京去了。

(11)、D.诗歌最后一句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其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

(12)、隐娘整理了45句孟浩然诗句,一起来体会孟浩然的清淡自然吧!

(13)、  特点: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14)、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5)、C.“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隐逸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

(16)、(2013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17)、孟浩然(本名孟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 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被张九龄招致幕府。但其仕途困顿,最终修道归隐,曾隐居鹿门山。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艺术造诣独特,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18)、孟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19)、在孟浩然的山水诗中,主要是描述隐居生活的闲适,羁旅途中的愁思,在诗中,思想感情非常平淡,没有激烈的情感流露,诗歌的意境也很平淡,主要是日常景物的描写,不会用到瑰丽的词和夸张的想象。

(20)、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3、孟浩然诗歌的风格特点简短

(1)、本诗前四句暗引__________的典故,描写作者过着一种__________的生活。

(2)、颈联和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3)、A.本诗的首联通过写北斗的转动显示时间的推移,节序的更替,暗中扣题中的“元日”。

(4)、此时,他们的脚步已经走到那块路石边。姚长史一下子想起秋天坐在石上与樵夫谈诗论文的情景来了,他“啊”了一声,“那个樵夫就是孟浩然,孟大山人哪!”

(5)、最后二句,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6)、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8)、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9)、此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0)、“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简单的两句诗就自然而然将故人的热情淳朴、客人的愉悦满意及主客之间亲密无闻的情意,都包含其中了。这主动表示要“还来”与首联“邀”有对比深化之妙,很耐人寻味。

(11)、A.诗人将郑愔比作阮籍,描绘了郑愔与朋友在清风竹林豪饮畅弹的欢乐场景。

(12)、同为送别诗,王诗流露出______________(不超过4字)的情感基调,而孟诗则流露出______(不超过4字)的情感基调。

(13)、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14)、孟浩然隐于鹿门山的鹿门寺。寺院里有殿堂僧房数十楹。除了一二十个僧人外,没有闲杂人来,十分清静。

(15)、C.“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作者想象友人孟浩然在襄阳吹奏笛子,表达对自己的思念。“寒”字运用通感,写出笛声的凄咽,感情深沉。

(16)、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17)、本诗题目的《田园作》,内容却反其道而行之。请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8)、[注]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榆关,即今山海关。

(19)、“世人说孟山人的诗句句尽堪传,此话不虚啊。”姚长史呷一口酒说。

(20)、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4、孟浩然的诗的特点风格有哪些

(1)、B.孟浩然的《夜归鹿门山歌》中“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两句,堪称李诗“白首卧松云”一句的生动注解。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玄宗看了“不才明主弃”一句不大高兴,悻悻然对王维说:“这人岂有此理,他自己不来找我,怎么可以说我弃他呢!”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A.诗歌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是为了反衬鹿门山中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7)、第二步: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8)、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主要是平和、清淡、自然。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巧妙之处在于,它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七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再如《过故人庄》这首诗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就把一个环境幽美的田家生活情景描写得朴实自然,形象逼真,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9)、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10)、从语言特点来说,本词音律谐婉,自然清新,有着柔婉之美,如“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等。

(11)、诗风大致有三:一为思想感情的淡,没有激切的情绪的流露;二为诗意表现的淡,没有浓烈的诗意的展示;三为语言色彩的淡,没有绚丽色彩的描绘。

(12)、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此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即景龙二年(708)至先天元年(712)间,故题为“夜归鹿门山”。

(13)、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14)、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5)、孟浩然诗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诗风清淡自然,不事雕饰,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16)、这六句诗表明,孟家因系邹鲁孟子的后裔,故世代以“儒风”、“诗礼”为重,而年幼时期的孟浩然,则因此而“昼夜常自强”,以至于“词赋亦颇工”。

(17)、B.孟诗颈联上句以日色下的秋云衬托远远而来的江潮,下句借浮于天际的渤海表现潮的浩阔,充分表现出大潮的澎湃激荡。

(18)、“带紫色幞头的人?哈哈,那便是孟大山人啊。”住持仰头大笑。

(19)、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20)、说着冬天就到了,姚长史就要随刺史大人进京赴任,他想走前再去拜见孟浩然。姚长史就踏雪进山,进鹿门寺院,在住持僧房里喝茶暖身。住持问:“又访孟山人来啦?”

5、孟浩然的诗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诗歌的题材也比较单一。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闲适以及羁旅飘泊的心情。其中虽不乏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的是属于诗人的自我真性情的本色的流露。孟诗不事雕饰,浑然天成,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晦涩深奥。他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之美的慧眼,即景会心,将美的瞬间定格成永恒,而意境高远。在他的笔下山水诗中的形象,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将山水形象与自己的思想感情、性情气质水乳交融,使山水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升为意象,打上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的印记。

(3)、这首诗写得很好,花开花落,月出鸟鸣,自主自为,不干人事,对外物完全是一种自然的展现。明人胡应麟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评价说:“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诗薮》)给予它很高的评价。相比之下,孟浩然诗所写景物多伴随着主体的活动,即景而兴,景随情变。他不太善于作静心的思考,所以读他的诗,我们感觉他的哲理性不如王维那么强,带给人的更多是移步换形和感受上的愉悦。如他的《登鹿门山怀古》是这样写的: 

(4)、(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5)、孟浩然诗常得益于自然景物的熏陶,于观赏自然中获得一种审美感悟。诗人忘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不倦地探讨宇宙人生的奥秘,在一花一鸟,一丘一壑中发现了无限,襄阳是美丽的,使人眷恋的,“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登望楚山最高顶》)诗人居住的地方周围环境特别幽静、秀丽,有时是静谧中显出安逸,“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万山谭作》)有时候是喧闹中见得飘逸,“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涛。”(《和张明府等鹿山》)有时候是深邃中透出活力,“山谷未停午,到家日已重,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有时候幽静中见神秘,“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廖,惟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歌》)“当昔襄阳雄胜时,山公常醉习家池。”(《高阳池送朱二》)“闲坐太公钓,兴发子猷船……停杯问山简,何时习池边。”(《冬至后过吴张二子别》)

(6)、《春晓》诗人抓住一瞬间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7)、投稿邮箱:272691023@qq.com(投稿最好不超过20首)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诗词的格调,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结合题干内容“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结合诗歌的意境、人物形象塑造、情感等方面分析。选取“紫塞”“沙蓬”“边气”“戍烟”等边地特有的景象,展现了边塞雄浑、苍茫的特点。“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沙蓬,指蓬草丛生,黄沙飞扬,意即塞外。句意为:我辞去朝廷中的任职,不远万里,奔赴塞外从军。这是诗人追思自己毅然放弃赋闲无聊的京中小吏的职务,投身如火如荼的保卫边疆的经历。“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这是诗人回忆戍守边塞的激烈紧张、丰富艰辛的生活,为把握攻战的时机,随时保持警惕;为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而寻找水源,开辟道路。“壮志凌苍兕,精诚贯长虹”,长虹,《史记·邹阳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诗人一心为国,不以追求官爵为意;看到云气横蔽落日之景,突发奇想以此抒发自己精诚为国的雄心壮志。“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诗人以剑自喻,表达了为君而战,为边境的长治久安而战的矢志不渝思想。诗人由眼前景想到遥远的长安,驰骋想象中,回顾了自己对从戎的选择;随即生动地描写了战地上杀伐之气纵横、干戈之象满目的情景;承此而抒发了为报君恩,将更加奋勇作战,以澄清边塞烽烟的雄心壮志。

(9)、姚长史说:“孟浩然是与王维并称‘王孟’的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文名扬天下,我是来向先生讨教的。”

(10)、这首诗只描述自己的感受,没有说别的什么意义和感怀,同时,也不依仗什么华丽辞藻。它虽无鲜艳的颜色,但有“真彩”;它不用外饰,而且自然形成。风雨落花,鸟鸣春晓自然而然地呈现一种春天早晨绚丽图景,即此诗所具有的“真彩”。

(11)、(答案)从思想感情方面说,本词描写了夜深人静、风雪交加之时,远在塞外宿营的词人思念远方的亲人,辗转反侧,卧不成眠。感情细腻,主要是抒发词人“小我”之情。

(12)、住持送姚长史出山门,住持问:“可与孟先生畅谈?”

(13)、本诗大体为一篇诗论,作者高启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加以具体解说。

(14)、D.诗显示出诗人的率真和诗风的明朗特点,作者直抒胸臆,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

(15)、 叠用两个“一程”,突出了跋山涉水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同时意味着离家乡越来越远,又突显词的韵律之优美。

(16)、B.首联中诗人心怀“一丘”“三径”,却苦于无资经营庭院,表现他渴盼隐逸却又不甘隐逸的矛盾心情。

(17)、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18)、A.诗首联以一种笼罩古今的豪情和笔力,既写出无限的伤感情绪,也包含积极的用世思想。

(19)、B.颈联写远眺所见,以景写情,寓有凄清冷落之意。

(20)、注:①中圣:古时嗜酒的人把清酒叫做圣人,浊酒做贤人。中圣即喝醉了。②耆旧:年高而有声望的人。

(1)、B.二句中,“紫檀金屑文”是指一种有金色纹路的珍贵檀木,“文”通“纹”,纹路。诗人认为用这种檀木做成的琵琶,声音一定悦耳动听,响遏行云。

(2)、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4)、A.“凉州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本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

(5)、C.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贴切,意蕴丰厚,韵致深婉,体现孟浩然诗古澹清远的风格。

(6)、王、孟创作风格的第四点差异,表现在抒情的委婉含蓄与率真直露上。我们读文学作品,往往少不了一个“情”字。晋人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诗人就是处于“圣人”与“最下”者之间的这样一批人。如果我们追溯一下山水田园诗的源头,那么早期的谢灵运模山范水,工笔描绘,穷形尽相,将重点主要放在了景上;陶渊明写田园,更多地融兴寄于观赏,比较重视主观的感受。葛晓音教授认为:“大谢山水诗以观赏为主的表现方式与陶渊明以兴寄为主的表现方式在盛唐融合,促使山水田园诗在精神实质的深层次上合流。”(《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唐人写诗非常注意情景的结合。孟浩然几乎没有纯粹的写景诗,他以情带景,或将情穿插在诗中,或展示在尾部,抒情的成分都很浓厚。孟浩然悲伤就写“泪”,高兴就写“喜”,他是不掩饰、不做作的,流露出性情中的那种率真之气。

(7)、A.首联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状物的基调。一个“重”字,一个“愁”字,写出漂泊在外的游子的一片愁苦。

(8)、清新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的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如王维、孟浩然的诗就比较清新。 

(9)、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0)、皇上走后,王维很是埋怨了几句孟浩然。仕不成还受一顿奚落。那一次的求仕之路也就这样断了。

(11)、(2)孟浩然出游偏爱水行。遇景入咏时,常从高远处落笔,至寂寞处低徊。景物与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

(12)、D.六向写在艰苦的边关能听到乐曲,本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但戍边将士听到的胡地音乐粗俗难听,使他们内心反感悲伤,所以才会说不要再吹奏羌笛和胡笳了。

(13)、B.二句阐发画意,“只到”排除“到别处”可能,表现孟浩然的追求。

(14)、(注)①孟浩然,唐代诗人,以苦吟闻名,他为了锻词炼句而眉毛全数脱落的故事历代流传。

(15)、(注)①郑五愔:郑愔,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②阮籍:三国魏人,“竹林七贤”之一。

(16)、诗人孟浩然与_______齐名,同为唐代________诗派代表诗人,但本诗在题材上属于____________。

(17)、总括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作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王、孟二人的诗歌在总体的相似中,还是有些不同的。王维以隐者的心态,以心观物,思维凝练;孟浩然以逸士的性情,随心逐物,思维发散。王维用笔细腻,展示出绘画、音乐方面的艺术天赋,对色彩、声响有着敏锐的感受,遣词造句精工秀丽;孟浩然却用流动的笔触,轻淡地描写,没有彩绘,没有渲染,不加雕琢,不加锻炼,句法、章法并不刻意追求整饬。在意境的营造上,王诗显得幽深静谧,孟诗往往闲放悠远。王诗达意“隐”而不显,含蓄委婉,言外含不尽之意;孟诗“逸”而显豁,真率自然。所以闻一多在谈到孟浩然诗的时候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他冲淡了,平均分散在篇中,甚至淡到令你疑心真正有诗没有,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应该说,这个评价大体上是准确的。

(18)、(注)“精思观”,湖北襄阳附近名胜。“王白云”为孟浩然同乡好友王迥,号白云先生。两人结伴出游,中途走散。

(19)、B.尾联写了“凉风”和“蝉鸣”,这两种景物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凉风瑟瑟,蝉鸣嘶嘶。

(20)、(注)沅水:沅江。武冈:县名,在湖南西部。

(1)、前人评孟浩然诗,有“冲淡中有壮逸之气”之说。请结合本诗作简要赏析。

(2)、据《襄阳记》载:“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庙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后以庙名为山名,并为地名也。”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此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所以题目“夜归鹿门”。

(3)、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诗歌通过描绘“逐沙蓬”“恒持满”“屡凿空”等边塞沙场人物活动,展示人物不惧艰难,勇敢进取、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

(4)、浩然隐居自适,偶写羁旅愁思,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其诗风特点如下:

(5)、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7)、这两联都用白描的手法,首联交代诗人出谷和回家的时间,次联写回望下山的小道只见成群的牛羊。显现其诗风“清淡”的特点。

(8)、(注)①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②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公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③渤澥:渤海的古称。

(9)、C.这首诗多处运用对偶,“一丘”对“三径”,“北土”对“东林”,“非吾愿”对“怀我师”。

(10)、A.李诗首联即点题,“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爱”字是贯穿全诗的抒情线索。

(11)、孟诗和潘词都以“钱塘潮”为对象,请结合诗词分析其艺术手法的相同之处。

(12)、C.从体裁来看,两首诗分别是律诗和绝句:从情感来看,两首诗都表达诗人对孟浩然的仰慕和思念之情。

(13)、——摘自 尚永亮 《诗映大唐春——唐诗与唐人生活》

(14)、山水田园派以自然山水或农村等自然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15)、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以写山水田园诗为主,人称孟山人。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当时和后世所倾慕。

(16)、他的诗中也有刻画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但并非有意模山范水,只是一时兴到之语。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春晓时自己的感受,不经意的猜想中透露出明媚宜人的美好春光。

(17)、住持笑了:“你们是见过面的,就在路边一块石头上,还说了好大一阵子话嘛。”

(18)、C.四句中,“明君”指王昭君。即使马上把琵琶送给王昭君谱曲弹奏,琵琶声再响亮高亢,也无法传到万里之外的胡地,写出胡地的遥远。

(19)、姚长史推开孟浩然的屋子,里面暖暖的,却不见主人。长史就翻看先生散放在桌子上的诗笺。许久也不见主人影子,他便走出屋子在院子里一边寻人,一边游览这座始建于东汉的寺院,一直到晌午也没有找见孟浩然。姚长史心中索然,与住持告别。

(20)、意境丰富。多借用自然景物表达作者的心情,重视兴象。例如孟浩然写水,在抱负有望实现时,看到的水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这样的磅礴大气,在落第之后看到的水则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样的寂寞清冷。

(1)、头一回进山,孟浩然醉酒,没有见到。第二回进山,说是孟浩然病了,也没有相见。姚长史真是个执着的文人,没过一个月,再次进山。寺里住持告诉姚长史,说孟浩然游山去了。姚长史在寺里等了半天,游山的孟浩然还不见回来。长史告别住持下山去了。走到半路,他看到一个樵夫坐在一块石头上歇息。见到自己就热情地打招呼:“官家,下马歇歇脚吧。”

(2)、D.这首诗歌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触景生情”的写法。

(3)、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4)、(注)①上人:旧时对僧人的尊称。②童子偈:佛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偈:指佛经中的唱词。

(5)、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孟浩然经历对风格的影响孟浩然生当盛唐,在23岁时隐居鹿门山。25到35岁间,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39岁时科举不中后,孟浩然仍留在长安献赋以求赏识,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

(6)、总体来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从初唐盛行的咏物、应制等狭窄的题材中解放出来,更多地表现了生活,并继承了谢灵运的传统,开创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河。

(7)、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

(8)、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上一篇
精选四季诗春夏秋冬113句文案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