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辟句子 > 精选韩非子著名的寓言故事140句文案

精选韩非子著名的寓言故事140句文案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名字

1、韩非子有名的寓言故事

(1)、(故事)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2)、还有就是讳疾忌医,讲的是蔡桓侯与扁鹊的故事。扁鹊是战国时期的神医,能防微杜渐,在蔡桓侯还未病入膏肓时就提和他讲他的病需要及早治疗,可是蔡桓侯却不以为意,甚至讽刺扁鹊。直到后来病入膏肓无药可治才找扁鹊治疗。

(3)、(点评)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

(4)、(21)《山木》之王子庆忌居卫。俞樾《人名考》以为周王之子仕卫者。但有些学者以为王子庆忌即吴公子庆忌,如唐明松《人名辨析三则》,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2期,页88至唐文引《吴越春秋》要离刺庆忌故事“遂如卫,求见庆忌”,以为吴公子庆忌居卫。

(5)、出处《韩非子》卷十四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4 

(6)、    卫国有个人,在嫁女儿的时候说:“你到了夫家,一定要抓住机会悄悄积攒私房钱。因为做人家的媳妇,被婆家休弃逐回娘家,是常有的事;那些能共同生活白头到老的,算是侥幸得见的了。”

(7)、    宋国有个酿酒的生意人,他开的酒家,量器精准公平,对客人服务周到恭谨,而且酒香味美,店外悬挂的酒旗高扬醒目。

(8)、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9)、司马云支离,形体不全貌。疏,其名也。按下有“支离其形”句,故旧解如此。然汉有复姓支离,见《广韵》五支,注“庄子书《至乐》篇有支离叔,《列御寇》篇有支离益”。则支离疏自是人姓名,借以寓形体不全之意,正犹汤广大、棘狭小矣。

(10)、出处《韩非子》卷十四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5 6

(11)、由于郑袖事先曾经告诫侍卫说:“楚王如果有什么命令,必当立即执行。”所以,未等楚王息怒,侍卫顺势挥刀,便把美人的鼻子割掉了。

(12)、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7 

(13)、(故事)一曰:司城子罕谓宋君曰:“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诛罚杀戮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戮细民而诛大臣,君曰:“与子罕议之。”居期年,民知杀生之命制于子罕也,故一国归焉。故子罕劫宋君而夺其政,法不能禁也。故曰:“子罕为出彘,而田成常为圃池也。”令王良、造父共车,人操一边辔而入门闾,驾必败而道不至也。令田连、成窍共琴,人抚一弦而挥,则音必败、曲不遂矣。

(14)、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0 11 

(15)、(点评)故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箧。此世之所过也,而王寿复之,是学不学也。故曰:“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也。”

(16)、①束:《易·贲》:束帛戋戋(jiān)。子夏传:“五匹为束。”(匹,四丈也。—《说文》)。②益:多,富,富裕。是:很,非常。

(17)、改变传统的法制和准则。语出《韩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18)、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19)、出处《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3 

(20)、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1 

2、韩非子著名的寓言故事

(1)、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2)、出处《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5 

(3)、(36)《国语正义》卷清光緖章氏训堂刻本。

(4)、(故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

(5)、《智子疑邻》 这则故事, 因 “天雨” 而导致 “墙坏”, 因 “墙坏” 而致失盗, 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 而宋国富人却 “智子疑邻”。 这则寓言的本意是向别人进言, 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 如果关系疏远, 即便正确, 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 如果从积极方面就可以引申为: 听意见只看是否正确, 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的, 对人不能持偏见。

(6)、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9 

(7)、(点评)故籍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

(8)、黄帝使知、离朱、喫诟、象罔索玄珠,象罔得之。

(9)、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3 1415

(10)、▶ 刑罚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漏洞存在,都会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如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知道犯法必死无疑,那么把天下的财富全都给他,也没人愿意去干违法乱纪的事了。

(11)、《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扁鹊治病》、《宋人疑邻》、《画鬼最易》、《击鼓戏民》、《鲁人搬迁》、《心不在马》、《曾子杀猪》、《螳螂捕蝉》等

(12)、(高考)2020高考语文真题汇总(14篇推文)

(13)、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14)、我叫郑袖,我的夫君是王,是强大的楚国的王。在王宫里,他至高无上,虽然我是最受他宠爱的妃,但是后宫佳丽三千,要长久地得到夫君的宠爱,只有美貌是不够的,还得要有不动声色的智慧。在这个比海深的后宫,如果失去了王的宠爱,就会万劫不复,只闻新人笑,哪管旧人哭,那些失去爱的妃子的哭泣声,让我不寒而栗。

(15)、出处《韩非子》卷十四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7 

(16)、(5)潘雨廷《庄子人名释义》,《易与佛教•易与老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页274至30

(17)、田子方问唐易鞠曰:“弋者何慎?”对曰:“鸟以数百目视子,子以二目御之,子谨周子廪。”田子方曰:“善。子加之弋,我加之国。”郑长者闻之曰:“田子方知欲为廪,而未得所以为廪。夫虚无无见者,廪也。”

(18)、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19)、他以为一定会生意兴隆,可他家的酒常常发酸变质却卖不出去。

(20)、(死守教条,不管实际功用,只会做出愚蠢的事。)

3、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都有什么

(1)、宋有富人,天雨(1)墙坏。其子曰:“不筑必 将有盗。”其邻人之父(3)亦云暮而果大亡(5)其财,其家甚 智(6)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买走了这个漂亮的盒子,却把里面具有真正价值的珠宝退还给了他。可以说这个珠宝商只是长于制售精美的包装盒罢了!不能说是善于经营珠宝生意啊!

(3)、(点评)人之所有饮不足者,不可不索其羽也。

(4)、(故事)齐人有谓齐王曰:“河伯,大神也。王何不试与之遇乎?臣请使王遇之。”乃为坛场大水之上,而与王立之焉。有间,大鱼动,因曰:“此河伯。”

(5)、(时过境迁了,对古代的做法不能盲目效法。)

(6)、国家也有恶狗。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而奸邪的大臣却像恶狗一样扑上去咬他们,这就是君王被蒙蔽挟持,而有治国之术的贤人不被任用的原因啊!韩非子的寓言故事2卫人嫁女

(7)、古人取名有一定的规则,也存在某种类型上的偏好。这类规则见于史籍者有《左传•桓公六年》申繻所言“五法六忌”:

(8)、韩非子所写的书籍很多,但是都被纳入《韩非子》这部书籍中,这部书现存55篇,重要是韩非子的法治理论,是当时法家理论的集合。

(9)、(11)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附录三《论语人物表》,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页注

(10)、(故事)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故裤。”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

(11)、(故事)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12)、“自相矛盾”常用来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13)、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14)、(点评)夫事有所必归,而以有所肿膝而不任,智者之所独知也。惠子曰:“置猿于柙中,则与豚同。”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15)、    韩非思想集中体现在《韩非子》一书中,此书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结而成,核心学说是法术势结合的思想,主张依法治国,文字犀利,逻辑严密。

(16)、(点评)故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

(17)、(能不能教歌看学习者条件够不够被教,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和潜力,以此说明官吏必须根据才能选拔来进行培养。)

(18)、出处《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1 2

(19)、出处《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11 

(20)、(10)王叔岷《庄子校诠》,中华书局,2007年,页

4、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

(1)、    王于期回答说:“技术我全都教了,只是你把方法用错了。驾车最重要的是,要把马套在车上要套得舒适妥贴,要让马与车子合而为而驾驶者的心与马的行动也要合车速才会快。你比赛时,一心想赶过我,只注意我的车子在前还是在后,注意力都集中我的身上,以致你和马车的步调不一致,所以才会失败。”

(2)、   赵襄主埋怨说:“你教我赶车,还留了一手呀!”

(3)、(故事)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

(4)、卫女听信了父亲的话,便私下积聚钱财。她的婆母毕竟更为老练,很快就掌握了卫女私下聚敛钱财的证据。虽然婆母也知道这类事情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觉得卫女积的太多了,因而把她赶回娘家。

(5)、以上人名中,肩吾在《庄子》中出现4次,3次在内篇,一次在“述庄派”的《田子方》篇。其中《大宗师》论道,有“肩吾得之,以处太山”之语,《释文》云:“司马云山神,不死,至孔子时”,成玄英疏云:“得道,处东岳,为太山之神。”但《田子方》的肩吾问道于孙叔敖,地位和修养看上去都低于作为楚国贤大夫的后者,成疏云:“肩吾,楚之隐者也。”《逍遥游》和《应帝王》中的肩吾地位也不高,是人是神难以分辨。或许到了较晚的《田子方》,这里的肩吾已经是以神灵肩吾取名的楚人,南朝庾肩吾只是从其后而已。

(6)、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7)、(故事)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其妻对曰:“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吴子出之。其妻请其兄而索入。其兄曰:“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乘致功,必先践之妻妾,然后行之,子毋几索入矣。”其妻之弟又重于卫君,乃因以卫君之重请吴子。吴子不听,遂去卫而入荆也。

(8)、店主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向邻里中有学问的杨倩老人请教。杨倩老人问他:“您家店铺里的看门狗很凶吗?”店老板迷惑不解地说:“狗的确很凶,但如此好酒为什么卖不掉呢?”杨倩老人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呀!有的人叫自己的小孩拿着钱和容器到你家去打酒,而你的恶狗却冲着顾客狂吠咬人,多可怕呀!没人敢来,所以,你的酒直到发酸也卖不出去。

(9)、夫痤疽之痛也,非刺骨髓,则烦心不可支也;非如是,不能使人以半寸砥石弹之。

(10)、极力向人们炫耀他的珠宝是何等贵重,以便待价而沽。可是,人各有异,取舍不同。有个郑国人,只留意外表流光溢彩,不在乎它的内在价值,

(11)、(点评)圣人之为法也,所以平不夷、矫不直也。

(12)、(行为相同,动机也可能不同,知人知面不知心,看人看准很难,要长期观察。)

(13)、(故事)叔孙相鲁,贵而主断。其所爱者曰竖牛,亦擅用叔孙之令。叔孙有子曰壬,竖牛妒而欲杀之,因与壬游于鲁君所。鲁君赐之玉环,壬拜受之而不敢佩,使竖牛请之叔孙。竖牛欺之曰:“吾已为尔请之矣,使尔佩之。”壬因佩之。竖牛因谓叔孙:“何不见壬于君乎?”叔孙曰:“孺子何足见也?”“壬固已数见于君矣。君赐之玉环,壬已佩之矣。”叔孙召壬见之,而果佩之,叔孙怒而杀壬。壬兄曰丙,竖牛又妒而欲杀之。叔孙为丙铸钟,钟成,丙不敢击,使竖牛请之叔孙。竖牛不为请,又欺之曰:“吾已为尔请之矣,使尔击之。”丙因击之。叔孙闻之曰:“丙不请而擅击钟。”怒而逐之。丙出走齐。居一年,竖牛为谢叔孙,叔孙使竖牛召之,又不召而报之曰:“吾已召之矣,丙怒甚,不肯来。”叔孙大怒,使人杀之。二子已死,叔孙有病,竖牛因独养之而去左右,不内人,曰:“叔孙不欲闻人声。”不食而饿杀。叔孙已死,竖牛因不发丧也,徙其府库重宝,空之而奔齐。

(14)、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5)、如果我不接受别人送的鱼,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就不致于违法而失掉相位,这样我虽然爱吃鱼,还有足够的俸禄,能够长期供给自己吃上多种多样美味可口的鱼。”

(16)、荀子与稷下学宫什么关系揭秘国稷下学宫灭亡的原因

(17)、(故事)有相与讼者,子产离之而毋得使通辞,到其言以告而知也。

(18)、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

(19)、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9 

(20)、另一些则可能本自已有的神话传说,如《大宗师》篇论得道之法,便列举了一批将哲学概念拟人化而形成的人物形象,说这方法是从他们那里听来:

5、韩非子著名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1)、(故事)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善张网者引其纲,若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

(2)、现在你欺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样做绝不可能把孩子教育好呀!”于是,曾子果真把猪杀了,煮肉给孩子美餐了一顿。

(3)、(故事)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兹郑踞辕而歌,前者止,后者趋,辇乃上。使兹郑无术以致人,则身虽绝力至死,辇犹不上也。

(4)、(点评)以詹子之术,婴众人之心,华焉殆矣!故曰:“道之华也。”尝试释詹子之察,而使五尺之愚童子视之,亦知其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也。故以詹子之察,苦心伤神,而后与五尺之愚童子同功,是以曰:“愚之首也。”故曰:“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5)、(故事)郑县人卜子妻之市,买鳖以归。过颍水,以为渴也,因纵而饮之,遂亡其鳖。

(6)、玄珠喻道。《释文》:“知音智。”离朱见前文,是传说中的明目人。喫诟,郭嵩焘云:“喫,声也;诟,怒也。怒亦声也。《集韵》云‘喫诟力诤’者是也。知以神索之,离朱索之形影,喫诟索之声闻,是以愈索愈远。象罔者,若有形,若无形,故眸而得之。”

(7)、(现在大多把这个故事的关注点放在郑人身上,认为郑人不识货,舍本而逐末,但韩非引用这个故事,关注点在楚人身上,要表达的是过于修饰,反而让人忘了有用的本质,是要人注重功用,反对形式主义。)

(8)、(故事)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者。靖郭君谓谒者曰:“毋为客通。”齐人有请见者曰:“臣请三言而已。过三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进,曰:“海大鱼。”因反走。靖郭君曰:“请闻其说。”客曰:“臣不敢以死为戏。”靖郭君曰:“愿为寡人言之。”答曰:“君闻大鱼乎?网不能止,缴不能也,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海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城至于天,犹无益也。”靖郭君曰:“善。”乃辍,不城薛。

(9)、(故事)人为婴儿也,父母养之简,子长而怨;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诮之。子、父,至亲也,而或谯或怨者,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己也。夫卖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者,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尽巧而正畦陌者,非爱主人也,曰:如是,羹且美,钱布且易云也。此其养功力,有父子之泽矣,而心调于用者,皆挟自为心也。

(10)、无独有偶,上文所列的另一种精怪“履”,其名也与商汤相同。不过“履”字司马本作“漏”,是否确与古史有关,不得而知。

(11)、(品德要由行为体现,不做污秽过失的行为,就不会有过错。)

(12)、出处《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1 2 

(13)、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4)、(30)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页203至20

(15)、庞公和魏王的故事:庞公先问魏王如果有一个或者是两个人跑来跟他报告说大街上有老虎,魏王信不信?魏王说一两个人不足为信,但是庞公问如果是三个人呢?魏王说三个人则十分可信。后来庞公走后,有很多人向魏王说庞公的坏话,魏王便相信了,从此不再召见庞公,由此可见谣言的可怕。

(16)、(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17)、(故事)温人之周,周不纳客。问之曰:“客耶?”对曰:“主人。”问其巷人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也,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也诵《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君,天子,则我天子之臣也。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故曰’主人’也。”君使出之。

(18)、(故事)卫嗣公使人为客过关市,关市苛难之,因事关市,以金与关吏,乃舍之。嗣公为关吏曰:“某时有客过而所,与汝金,而汝因遣之。”关市乃大恐,而以嗣公为明察。

(19)、(点评)今身不至劳苦而辇以上者,有术以致人之故也。因事之理,则不劳而成。

(20)、(点评)嗣君知欲无壅,而未得其术也。夫不使贱议贵、下必坐上,而必待势重之钧也而后敢相议,则是益树壅塞之臣也。嗣君之壅乃始。

(1)、(德政实行要想有效果,必须上行下效,所以必须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实行,那样的人少之又少,而统治者中中人居多,让他们执政还是以实行法治刑杀的威猛之政更好。)

(2)、出处《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3 

(3)、(空谈误国。说得再好听、再有道理的言论也要以事实、实践来验证是否有用。)

(4)、店主也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向邻里中有学问的杨倩老人请教。杨倩老人问他:“您家店铺里的看门狗很凶吗?”店老板迷惑不解地说:“狗的确很凶,但如此好酒为什么卖不掉呢?”杨倩老人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呀!有的人叫自己的小孩怀里揣着钱,提着酒壶、抱起酒坛,上你家去打酒,而你的恶狗却冲着顾客龇牙咧嘴咬人,多可怕呀!你的酒再好,还有多少人敢来买呢?所以,直到发酸也卖不出去。

(5)、(故事)一曰:虞庆将为屋,匠人曰:“材生而涂濡。夫材生则挠,涂濡则重,以挠任重,今虽成,久必坏。”虞庆曰:“材干则直,涂干则轻。今诚得干,日以轻直,虽久,必不坏。”匠人诎,作之,成,有间,屋果坏。

(6)、(18)李零《中国方术考》上篇术数考,中华书局,2006年,页173至1

(7)、读后感:能言善辩的人都能靠自己的说辞说服别人,可是有时候说服了别人的道理,不一定能行得通。

(8)、如果区分得更细致一些,《德充符》中的寓名,字面意义是对形体残疾的描述,论到用法才是寄寓;而其他寓名,名字本身便隐喻某些道家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后一类由道家观念而来的寓名,其中有不少与黄帝有联系:

(9)、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量好了自己脚的尺码,而后把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等他到了集市,但忘记带尺码了。已经买到鞋了,却说“我忘记带尺码了。”于是回家取尺码。等他返回集市,集市已散,最终没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此人说:“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0)、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9 

(11)、(政治技能就是把人招来,然后利用人的力量。)

(12)、《庄子》中颜氏人物所占的分量,实在不容忽视。儒家的颜回,在《庄子》中令人惊讶地出现了14次要知道老子在全书中才出现16次。颜回的形象大多出现在内篇和“述庄派”篇目,此外在“黄老派”的《天运》有1次,以及晚出的《让王》、《渔父》、《盗跖》共4次。有些颜回故事,其中的概念甚至对道家心学相当关键:如内篇中2次出现颜回,《人间世》中得悟“心斋”,《大宗师》中又入“坐忘”境界。《庄子》中另有鲁贤人颜阖,共出现4次,与颜回形象分布相似,其中3次在内篇及“述庄派”篇目,1次在《让王》。内篇《齐物论》篇又有颜成子游,《释文》以为姓颜、谥成,而俞樾以为当为颜成氏。值得注意的是,王叔岷《庄子校诠》提出:“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颜成名偃字子游,假托孔子弟子之名、字耳。”(10)无独有偶,上博简中言偃之言,写法恰与颜回之颜相同颜成子游有可能是比附言偃创造出的形象。此外,杂篇“述庄派”篇目《徐无鬼》亦有悟道者颜不疑,吴人。如果算子游在内,颜氏4人22次出现,大部分出现在内篇与“述庄派”,这体现出了两部分篇目中特殊的思想倾向。

(13)、(点评)夫听所信之言而子父为人僇,此不参之患也。

(14)、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15)、(搞平衡,不一定能培植出不蒙蔽自己的臣子,还不是最佳方案,用下级监督上级是更好的方案。)

(16)、(点评)故曰:可必,则越人不疑羿;不可必,则慈母逃弱子。”

(17)、房子是做好了,不久,没干透的木头由于承受过重的泥巴而变弯,虞庆的新房子就这样倒塌了。

(18)、(教育儿童要言传身教,要诚信教育,这是正确的。所以说儒家在政治上不行,但在教育上、在自我修养的提高上是很有可取的地方的。孔子实在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而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19)、(1)普遍被认为晚出或作伪的篇章,或带有晚近语汇,如《刻意》所言导引养生;或格调不高,如《盗跖》诋訾孔子。但今天我们知道,导引养生见于马王堆帛书,《盗跖》见于张家山汉简,均在汉初。阜阳双古堆汉墓竹简中亦包括《庄子》中长期以来被怀疑的篇目《让王》,其时代亦在汉初。

(20)、该成语揭露了儒家文士“以文乱法”的思维矛盾 。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1)、近代以后,出现了俞樾《庄子人名考》(4)和潘雨廷《庄子人名释义》(5)两篇专论。俞樾另著有《楚辞人名考》(6)及《春秋名字解诂补义》对于如何整理研究先秦古籍中的人名,他有着广阔的视野和通盘的考虑。俞樾的考证在汉唐旧说和现代学术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清人注《庄》之集大成者,如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都对此书相当重视、大加引用。而潘雨廷文,重点是以人名贯穿《庄子》的脉络线索,并统计主要人物出现的位置和频率。

(2)、按理说,这个酒家一定会生意兴隆,可恰恰相反,他家的酒常常发酸变质却卖不出去。?

(3)、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4)、(故事)季孙好士,终身庄,居处衣服常如朝廷。而季孙适懈,有过失,而不能长为也,故客以为厌易己,相与怨之,遂杀季孙。

(5)、(点评)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是以功外于法而赏加焉,则上不能得所利于下;名外于法而誉加焉,则士劝名而不畜之于君。

(6)、(点评)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7)、出处《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4 

(8)、《庄子》中不只有人物与神怪同名,另外又有三处古史人物与星辰同名的例子:

(9)、(故事)李克治中山,苦陉令上计而入多。李克曰:“语言辨,听之说,不度于义,谓之窕言。无山林泽谷之利而入多者,谓之窕货。君子不听窕言,不受窕货。子姑免矣。”

(10)、(通过能和当事人说得上话的人来了解当事人的意图。)

(11)、(拿无法验证的东西骗人是常见的骗人伎俩,但人们还是很容易上这种当。)

(12)、公孙仪语重心长地告诫弟子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才明确拒绝别人送鱼。假如接受别人的鱼,难免就会仰承别人的脸色。

(13)、第三段为主要内容包括故事和点评,若干故事有多个版本。

(14)、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很公平,对待顾客十分小心恭敬,酿制的酒也很好喝,卖酒的标帜挂得很高很显眼,然而酒就是卖不出去。

(15)、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韩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

(16)、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17)、(故事)一曰:田鲔教其子田章曰:“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故自恃无恃人。”

(18)、(一个小孩子简单去实践一下就能得出的真相,何必智者苦坐冥想还不一定对,实践是更容易而更可靠的。)

(19)、(故事)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孔子出,子圉入,请问客。太宰曰:“吾已见孔子,则视子犹蚤虱之细者也。吾今见之于君。”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因谓太宰曰:“君已见孔子,亦将视子犹蚤虱也。”太宰因弗复见也。

(20)、卫女听信了父亲的话,便私下积聚钱财。她的婆母毕竟更为老练,很快就掌握了卫女私下聚敛钱财的证据。虽然婆母也知道这类事情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觉得卫女积的太多了,因而把她赶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