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食古诗意思译文
(1)、海雪楼前雪一株,岁岁清明醉花底。——杨基《湘阴庙梨花(有序)》
(2)、“轻烟散入五侯家”,五侯,皇帝身边的亲信权贵。蜡烛飘出的轻烟进入了皇帝亲信的家中,这里暗示皇帝的亲信也可以点灯了。
(3)、新坟青嶂叠,寒食白云垂。——齐己《哭郑谷郎中》
(4)、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中。
(5)、寒食清明等闲过,日长翻覆压书眠。——洪咨夔《清明二绝·梨花匼匝不见叶》
(6)、各言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念君又署南荒吏,
(7)、衣裳著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张籍《舞曲歌辞·白纻歌》
(8)、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9)、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10)、诗中常常以哀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景色,便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更有力量。
(11)、“日暮汉宫传蜡烛”,日暮,寒食节最后一天的傍晚。汉宫,唐朝的皇宫。传蜡烛,寒食节的一种习俗。寒食节最后一天的傍晚,皇宫准备点灯了,所以开始传递蜡烛。
(12)、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3)、佻脱 (tiāotuō):轻谩。轻薄而活跃.
(14)、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15)、欲过清明烟雨细。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欧阳修《蝶恋花·欲过清明烟雨细》
(16)、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7)、别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携手在东田。——韩翃《送冷朝阳还上元》
(18)、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19)、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谐和悦耳。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
(20)、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2、寒食古诗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1)、甲戌清明鬓未翁,邦君过我小园中。——方回《追怀甲戌清明宇文信仲知郡大卿同尤张二倅过》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3)、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4)、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5)、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6)、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7)、江树春云野水,梨花暮雨寒食。——张可久《满庭芳·感兴简王公》
(8)、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9)、踏青寒食追游骑,赐火清明忝侍臣。——欧阳修《和较艺将毕》
(10)、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1)、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老来自喜常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12)、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辛弃疾《水调歌头·寒食不小住》
(13)、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颠狂绕树猿离锁,踊跃缘冈马断羁。
(14)、今年又苦于连连阴雨,绵延两个月气候萧瑟一如秋季。
(15)、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16)、寒食:即寒食节,约于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烟火,吃寒食。寒食禁火是古代“改火”习俗的延续,每年春天用新火除旧迎新。
(17)、(解释)南面北面的山上坟墓很多,清明时节三五成群的人都到墓地祭扫。纸灰如同白色的蝴蝶满天飘飞,啼哭之声悲切,那杜鹃花好象被斑斑泪血染红了。日落后,狐狸在坟墓上安眠。儿女们扫墓归来,夜晚依然在灯前笑谈。人生在世有酒就应当畅饮而醉,死后何曾有一滴能流到九泉。作者也正是看到了现实世界人情的淡漠,才发出了及时行乐的感叹。寒食节来历远古时期
(18)、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19)、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20)、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3、寒食古诗朗读带拼音
(1)、 春光明媚的长安城里处处飞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2)、其四两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这说明诗忌刻露过火,贵含蓄耐味。而此诗也正由于命意新颖,构思巧妙,特别是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亦谐亦庄,耐人咀嚼,才使它成为难以数计的寒食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3)、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4)、《寒食》古诗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皇宫里的情形,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特权的腐败现象。
(5)、处处逢花,家家插柳。政寒食、清明时候。——戴复古《锦帐春·处处逢花》
(6)、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7)、清明时候雨初足,白花满山明似玉。——喻良能《三月六日清明节道中》
(8)、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9)、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
(10)、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
(11)、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2)、寒食春深,景物宜人,故诗中前二句先写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dūyì),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13)、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14)、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15)、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16)、夷狄(yídí):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17)、过眼夕阳雨,满襟寒食风。北宋末·周紫芝《驼山寒食二首 其二》
(18)、 蜡烛:寒食节普天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19)、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唐代诗人。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后来皇帝选拔他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当时有两个韩翃,大臣问选谁,皇帝说要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是多么有名。
(20)、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4、寒食古诗原文
(1)、《寒食》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2)、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
(3)、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杨万里《寒食上冢》
(4)、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5)、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6)、春天的长安城无处不飘舞着落花,寒食节的东风吹得宫苑内的杨柳倾斜了。日落时分,皇宫里开始传送着皇帝赏赐的蜡烛,丝丝青烟飘入王侯贵戚的家中。
(7)、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8)、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9)、 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节那天长安城以及皇宫中的景象。
(10)、桃花落尽柳阴成,寒食风光小雨晴。北宋·释德洪《上巳》
(11)、二是用字精妙,准确传神。如“飞”字、“斜”字、“传”字、“散”字,不仅本身不可移换,而且相互照应。徐增《而庵ān说唐诗》对此有细微的评述:“不飞花,飞字窥作者之意。初欲用开字,开字不妙,故用飞字。开字呆,飞字灵,与下句风字有情。东字与春字有情,柳字与花字有情,御字与宫字有情,斜字与飞字有情,蜡烛字与日暮字有情,烟字与风字有情,青(轻)字与柳字有情,五侯字与汉字有情,散字与传字有情,寒食二字又装叠得妙。其用心细密,如一匹蜀锦,无一丝跳梭,真正能手。”
(12)、诗的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13)、让我们一起想象这样的镜头,再进行记忆背诵吧。
(14)、农人们穿着白色衣衫睡在古巷之中,将穿着红绳的锁套搭到大树高处的树枝上。
(15)、中书舍人 (zhōngshūshèrén):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zhào命。
(16)、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干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17)、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18)、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经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生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匹配的应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的写出了“堪悲”。作者是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还暗含少食、无食的意味,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可悲了。
(19)、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20)、注释寒食:《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后来即于清明前一日为寒食。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明朝(zhāo):明天。子推:介子推,春秋时人。他曾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十九年。后重耳回国,作了国君(即晋文公),赏赐功臣,竞忘了他。介子推即与其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文公遍寻他不见,便焚山求索,结果被烧死。后人为纪念他,于寒食节日不举烟火。
5、寒食古诗原文及翻译
(1)、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2)、作者在第三句把时间拉到了傍晚。按照古代的习俗,普通人家是不可以在寒食节时生火、点灯的。但由于皇帝是特权阶层,所以皇宫可以比普通百姓早一天点灯。而皇帝行使自己的特权的同时,还准许一部分皇亲国戚和皇帝的亲信也可以享受这一待遇。
(3)、雨洗清明万象鲜,满城车马簇红筵。——皮日休《登第后寒食杏园有宴,因寄录事宋垂文同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juzi/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