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辟句子 > 精选席勒的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一样吗108句文案

精选席勒的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一样吗108句文案

席勒的美学思想

1、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闫翠静

(1)、要成为活的形象,就需要他的形象是生活,他的生活是形象。在我们仅仅思考他的形象时,他的形象没有生活,是纯粹的抽象。(77)

(2)、在席勒看来,封建的国家制度是造成人性分裂的重要因素,封建制度的愚昧和残暴使人逐步丧失意志和道德,造成自身双重人格的分裂。基于这样的现象,席勒从人的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两种相反的自然天性出发提出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对于感性冲动,席勒认为,“它来自人的肉体存在或他的感性本性,它努力要把人放在时间的限制之中,使人成为质料,而不是把质料给予人,因为把质料给予人毕竟是属于人格的自由活动,人格接受质料,并把质料与它本身,即与保持恒定的东西区别开来”。席勒认为感性是人的一种自然法则下的感受性,是人的自然天性,“感受性越是得到多方面的培养,越是灵活,它给各种现象提供的表现面越多,就越多地把握世界,就越多地在他自身之内发展天赋”。感性冲动可以唤醒人的自然天赋,刺激感官的感受力和思维力,意识到自身源于本性的尊严与自由,这种对于自由的追求与渴望成为反对封建专制最直接的形式,从而改变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人性分裂状态,实现人的本性解放与自由解放。所以感性冲动是通往席勒描绘的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并且与理性冲动一起发挥作用以实现人性的完整。

(3)、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是其美学思想的中心,这与席勒的游戏冲动说相比,虽然都是对人自由本质的追求,但与游戏冲动说所主张的感性与理性统一不同的是,爱欲解放论主张释放人的爱欲本能是实现人自由本质的重要前提和必经之路。马尔库塞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基础之上提出,“爱欲的目标是要维持作为快乐主—客体的整个身体,这就要求不断完善有机体……这个目标还产生了爱欲自身的实现计划:消除苦役,改造环境,政府疾病和衰老,建立安逸的生活。所有这些活动都直接源于快乐原则,同时,它们也是把个体联合成更大统一体的努力”。马尔库塞提出的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相似,但马尔库塞的出发点是提倡爱欲的全面解放而不只是劳动的公平。由此,马尔库塞提出解放人性异化下爱欲的途径就是消遣,“消遣的基本特征是,它是自在地起满足作用的,除了本能满足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消遣功能的产生和运作是人性异化的解脱方式,消遣作为一种心理满足手段使人感到极大的放松与愉悦,实现爱欲解放。

(4)、那么,在席勒对形式冲动的描述中,其文字就充满了来自“无时间性”领域的词汇——“这个要求保持人格性的冲动,除了它必然永远要求的东西以外另无其它要求;它现在的决断就是永远的决断,现在的命令就是永恒的命令。因此,这种冲动包括了时间的全过程,就是说,它扬弃了时间,扬弃了变化;它要现实的事物是必然的和永恒的,它要永恒的和必然的事物是现实的,换句话说,它要求真理和合理性”在此,席勒一方面如论及感性冲动时所说,人的行为或者主观心理活动作为一个时间性的存在状态是前后相续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之间的消长相连正是如此,另一方面,席勒着重指出了理性冲动或者形式冲动在发作、涌现之时,“现在”就是“永远”“永恒”。当然,席勒在这里并没有对形式冲动作为一种行为的“时间性”与在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的“无时间性”做出清晰的区分,但是就其整体论述来看,其思想的核心正是在于强调“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或者“法则”本身是没有时间性的。

(5)、在时间性的视域中,在时间性语汇弥漫性地呈现的描述中,游戏冲动的主要特性如下:

(6)、《席勒美学引论》除延续了上述特点外,还呈现出了一些崭新的风格。

(7)、18世纪末19世纪初,席勒以其秉持的人本主义理念积极介入社会,生成其独特的“诗性政治”——以艺术化、想象性的方式对现实政治问题进行干涉、评判和解决。对现实问题进行诗性的解决进而缓解焦虑是人类行为的重要表现与特征。席勒的审美教育理论是席勒诗性政治中最具实践性的部分,席勒是“政治美学”名副其实的开启者。审美教育能够充分而全面地渗入个人、社会、国家,并对以上诸元都产生影响且取得一定的效果。

(8)、席勒就如一个医师,力图以调和为手段来消除人的腐朽与粗野,但是调和仍然只是席勒对人的完美设计的初始阶段,而将人塑造为他所想象和设计的理想状态才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一理想状态可以有多重命名,席勒曾经称之为“审美的人”“道德的人”“自由的人”,等等,一言以蔽之,可以称为“完善”。这种完善意味着线性时间的终结,意味着普遍运动的停滞,意味着顶峰和不能再超越的至境。这是席勒对于人类的最重要的期许和努力,具有一目了然的虚幻性和理想性。

(9)、席勒和马尔库塞都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批判,并且据此提出用审美解决现代文明对人自然本性的侵犯。人性问题之所以能引起他们的重视是因为自由作为美学思想的目标不仅能解决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人性异化问题,更是人性教育不可避免的话题。无论是席勒的游戏冲动说还是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其本质都是人自由本质的显现,自由的实现在人性解放中始终具有根本意义。

(10)、在这段文字中,席勒是从充分发达的、教化程度较高的感性冲动、形式冲动的角度,来谈论两者之间关系的,感性冲动的放松不是感觉迟钝,形式冲动的放松不是使人堕落的意志与思维的衰微,而是一个“自我”在行动流之中的积极主动的选择,他以人格的活动来节制感性的强度,以感觉的丰富性作为人格的源泉,也就是说——由对方的积极活动来限制与放松双方合理的领域。这正是游戏冲动最典型的特征。

(11)、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我们探讨了这么长时间的美,要么就附着于天主的荣光之上,要么就被绑在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要么就是对现实的全盘否认,但从席勒开始,人们才意识到,美是多么主观而又独立的事情。

(12)、席勒是在《审美教育书简》的第十二封信之中最直接地提出时间性问题的,或者说系统地从哲学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何以提出时间性问题,其具体的体现就是——以此厘清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在存在状态上的不同体现,而且这一依据或者标准并不是来自于两种冲动之外的第三者,而是作为两种冲动固有的、内在的属性,自然而然地、如其所是的那样存在的。这为在第十二封信之后详细论述感性冲动、理性冲动与游戏冲动之中的时间性问题的渊源、状态及其构成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这既是席勒美育思想之中最为精彩的所在,也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或者基本枢机。

(13)、审美和艺术就是发泄过剩精力的游戏活动,具有明显的追求快感的目的。

(14)、在席勒和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中,无论是自由王国还是非压抑社会都是自由的审美国度,自由是其审美乌托邦的最终目标,在那里,人都是保持自我精神完整性的真正的自由人。

(15)、席勒认为,所谓观照的崇高,就是这样的对象,它是一种远远优越于我们的自然威力,但同时我们是否应该运用到我们的物理状态或道德人格来对抗它,这完全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这就是观照的崇高。

(16)、根据席勒对人的理解,人的构成分为两个部分,“可在人身上分辨出持久不变的和经常变化的两种状态,持久不变的,称为人的人格;变动不居的,称为人的状态”。这种二元观念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灵—肉”二元观念,不难看出席勒对“状态—人格”的区分也是这一古老思想之树所结出的果实。

(17)、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极力提倡再探人之本性的文化运动,而且其最终的目的是尝试恢复古代的理想人性。所谓古代的「理想人性」,是指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06-公元前43)和塞内卡(Seneca,约公元前4-公元65)所建立的有关「人之典型」的观念(Ideaofhumanideal);此观念规范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意义——亦即「人格性」(Personality)一词的内涵:人应通过自身之精神性(即理性思考)和物质性(即身体感受)的统合运作而去实现福德一致的圆满生命。这种理想人性的观念曾于中世纪长时间隐没在以信仰为本的基督教神学-哲学的权威之下,直至文艺复兴时期(TheRenaissance),在人欲超越神权控制、建立自身之存在尊严的企图下,它才通过古代哲学的复兴而重新受到重视,从此不仅成为该时代之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更影响到整个近代之哲学人学(PhilosophyofMan)的发展——其中包含了启蒙时期的文化运动。

(18)、艺术史是有关美术发展过程的,理论的东西比较少,主要是历史常识,比如不同时代的风格、流派、艺术家等等。

(19)、(8)最崇高的人道即必然与自由以及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20)、要改变当下中国社会物化的人性状态,人们必须追求自身及群体之间的和谐生活,注重自我与社会的并头发展,追求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在自我和谐中以本能和谐最为典型,本能和谐是人和谐发展的基础与核心。由于尊严、智慧和自由是人自然天性的代表,是人作为自我完整存在必须坚守的人生原则,人的自然本性应该为其自身实现人性的完满和自由服务。人的自我和谐所追求的是按照快乐原则使其本能需求得到满足,其最大特点就是非功利性,是抛除客观外部世界的限制之后最为原本的自我需求呈现。面对已然分裂的人性,审美之维自然成为现代人实现人性自我救赎的重要思维方式,审美的非功利性与人性本我的内在本质得以融合,从而化解人性欲望与文明的冲撞,超越自我的自私状态,在理性原则的指引下实现感性和理性、状态和人格的统一。另一方面,在达到自我本能和谐的同时,人高尚的精神品格和审美情趣得以释放,每个人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全面发展,此时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便逐步超越其自身的功利性,实现自我和谐系统及社会群体系统的双重发展。由于审美的本质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审美可以弥补社会文明发展中出现的裂隙,揉合文明链条中社会发展与人性相悖的反向因素,并且激发人性审美情趣和个人生活趣味,提高人性本能的内在品质,在个体自我本能的释放之下逐步实现人与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在审美思维的指引下,人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找到自我存在价值,超越物质需求和现实利益对人的束缚,使之生活在一种审美化的文明方式中,实现中国社会和谐化发展。

2、席勒的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一样吗

(1)、本章专业术语比较多,如果看不懂,请多看几遍。配图为十八世纪的德国巴洛克建筑无忧宫,被称为“德国的凡尔赛宫”,我很喜欢。

(2)、他总结道:美对于人类的确是一个对象,因为我们要反思才能得到一种感受。但美也是一种状态,我们通过感受才能得到一种知觉。美同时是这两者,所以就证明了被动并不排斥主动,材料并不排斥形式,有限并不排斥无限。在人的情感对美的作用中,主体心灵完成了从感性到异化到克服的完整过程。

(3)、爱情有一种是旨在追求快乐的天生的欲望,另一种是旨在追求至善的后天获得的判断力。当我们在判断力的理性指导下追求至善时,我们有了一种指导,称作节制;但当欲望拉着我们不合理地趋向快乐并统治我们时,这种统治的名称就是奢侈。

(4)、马尔库塞对于感性活动的理解和席勒不同,他从人爱欲本能的角度出发,竭力张扬被理性压抑的感性,提出新感性思想。“于是,一种崭新的现实原则就诞生了,在这个原则下,一种崭新的感性将同一种反升华的科学理智,在以‘美的尺度’的造物中,结合在一起。”马尔库塞认为,新感性是一种在理性压抑状态下的“活”的感性,是马尔库塞在技术理性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下实现本能解放的新的手段和工具,他将新感性定义为:“新感性,表现着生命本能对攻击性和罪恶的超升,它将在社会的范围内,孕育出充满生命的需求,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难。”它唤醒人对原始本能和自由的重生欲望,使之从技术异化造成的人性异化中逃离。这种新感性包含着人对自由和新生的渴望,表达了长期遭受工业机器束缚的人的自我突破,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新感性的解放状态下,艺术革命和审美方式超越现实原则对人爱欲本能的束缚,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5)、生活在18世纪的席勒和20世纪中期的马尔库塞都是具有人本主义倾向的美学家,二者都以实现人性解放和人性复归为中心对所处时代的人性异化现象展开深刻批判,并提出在审美中实现人性自由的思想。在审美乌托邦的建构中,二者均以人性问题为建构基础、以审美道路为建构途径、以自由解放为建构目标。然而在人性问题的具体实现活动上,尤其是在感性解放、审美活动和自由王国的认识中,二者思想又存在很大不同。比较席勒和马尔库塞审美乌托邦可以看出,二者的美学思想对于解决现代社会遭遇的人性问题,包括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和谐化发展、重塑民族精神和民族理性、在审美中追求美好生活等,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6)、席勒这一时期的创作是古典主义风格的,早年的浪漫激情已经几近消失。席勒和歌德合作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

(7)、(Husserl,Edmund.OnthePhenomenologyoftheConsciousnessofInternalTime.Trans.Ni,Liangkang.Beijing:CommercialPress,200)

(8)、在席勒看来,形式冲动能够“在状态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保持住人的人格”在此,“状态”所指的是宗教、科学、伦理、法律等作为主客不分的实践活动在不同的主体之上会有不同的呈现状态,而且这些活动自身也是一种时间性过程,但是其中所存在的宗教信条、伦理原则、科学原理、法律条文等等都是绝对主观或者绝对客观的,比如科学家的科研活动自身虽然充满了科学家本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或主观体验,但是科研活动作为一种绵延的行为或者内时间意识之中的科学原理、概念等等都是绝对客观而中立的,否则科学活动便无法进行下去。

(9)、(1)《歌德谈话录》,1928年12月16日。

(10)、席勒说这个道理当另作专文讨论,却没有实践这个诺言;揣测他的意思,大概是说无论是反映现实还是表现理想,都是从人道主义的原则出发,亦即从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出发,这个较高的概念就可以作为两种创作方法统一的基础。

(11)、(6)审美要根据主体的情感(被动因素),所以美也标志“主体的一种情况”和“作为”。

(12)、因而,席勒认为,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之间的“从属且并别”的关系就体现在——“尽管感觉在理性的领域不可能做出任何决断是必然的,理性不敢在感觉的领域妄自决断什么,这同样也是必然的。人们在为这两种冲动中的每一种规定一个领域的时候,同时也就把另外的领域排除在外,给每一个领域划定了界限,逾越这个界限对两者都只能带来害处”正是因为两者之间并不是一种必然对立的关系,那么,两者之间的对立就来自于文明自身的问题,所以,席勒说:“监视这两种冲动,确定它们各自的界限,这是文明的任务。文明给这两者同样的合理性,它不仅面对感性冲动维护理性冲动,而且也面对理性冲动维护感性冲动”这正是文明作为一种教育问题的源出之处,席勒认为:“它的职责是双重的:第防备感性受自由的干涉;第面对感觉的支配确保人格性。要实现第一项职责,就要培养感觉功能,要实现第二项职责,就要培养理性功能”

(13)、第游戏冲动以非物质对象为游戏目标,因而摆脱了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的双重强迫,其根本特质是轻松的、愉悦的、自由的。

(14)、席勒的美学思想中认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终极目的为建立起完整人性,否定理性或效益对人本身的完整存在的代替,突出并强化了审美活动的非功利性和自由独立性。

(15)、席勒认为,两种冲动之所以看起来是对立的,是由于“它们各自误解了自己,扰乱了它们各自的范围,因而违背了天性才出现这种情况的”(66-67)。也就是说,这两种冲动之间并不是一种本原的、必然的对抗关系,否则的话,席勒说:“除了使感性冲动从属于理性冲动以外,自然就再没有别的办法了”顺势推导下去,席勒认为,由此只能产生单调,而不是和谐,人就仍然是永远继续分裂。席勒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见解是——“这种从属关系是必要的,但是是相互的;因为虽然限制不可能建立绝对,就是说,自由绝不可能依赖于时间。但这一点也是确定无疑的,绝对也绝不可能通过它自身建立限制,时间中的状态不可能依赖于自由。所以,这两个原则彼此间既是从属关系又是并别关系,就是说,它们是处在相互作用之中:没有形式就没有物质,没有物质就没有内容”“从属且并列”——这就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的关系。

(16)、康德曾说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席勒接受了康德的影响,并有进一步发展。席勒认为审美活动最先出现于精力过剩的游戏中,而艺术正起源于游戏。在审美的游戏中,人摆脱了实用的束缚,看出了自己的“巧妙智慧”,方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时,一切都是自由的,因而也是平等的。政治革命不能取得的自由和平等,就这样在审美教育中实现了。

(17)、从尘世纷纭之中逃去,遁入自己心中寂静的圣所。

(18)、因此,自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关系而言,教育与教化活动所要做的就是要在感觉与理性两个功能上进行并行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根基与源泉当然集中地体现于时间,席勒说:

(19)、因此,席勒也是在这种假定中展开了对游戏冲动的思考,他说:

(20)、席勒终生对自由孜孜以求,把自由作为自己文学创作与美学思考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所谓自由问题,本身就是历史巨变中的政治问题。对席勒而言,无论是其话语实践还是其社会实践,都必须放置于“前现代—现代”的历史转型中才能考察出其意义与价值。他对暴君统治的尖锐批判,对个人、公民权利的极度褒扬,既是时代对他提出的要求,也是他对时代提出的渴望。而席勒对过渡时代的个人命运的深入思考、对巨大外力驱纵之下的渺小个体的描绘、对与彼时现实相对立的理想世界的想象、对达成这一乌托邦的路径的探索等,其个人话语无不与时代话语时刻共鸣。

3、席勒的美学思想包括

(1)、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生。

(2)、马尔库塞作为西方社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样特别关注人性问题。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出现的新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逐步摆脱贫困状态,给人们带了来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然而,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却被无限膨胀的欲望所掌控,技术理性控制下的社会为人们营造了一种潜在的异化环境,不断腐蚀着人的内心世界,使人们一步步堕落为技术的侍从,思想出现严重的偏颇。人们追求快乐原则的本能也随之被个人欲望所代替,只顾眼前看似繁华的物质利益,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却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资本家也开始转变对公民的剥削方式,在一片看似祥和的社会背景下对人进行肆意操作和控制。由此,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所带来的社会引起马尔库塞的关注,他深刻批判了现代发达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弊病,指出工业文明和技术理性主导的社会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病态的社会”,这种病态社会使所谓的现代文明束缚了人的本性,人变成机器的奴隶,原来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完整的人变成了只追求无止境物质利益的“单向度的人”,人们追求精神自由与发展的爱欲本能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和压抑。在这种情况下,马尔库塞在吸取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并且指出科技理性主导的社会用现实原则替代了快乐原则,人们在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蒙蔽下逐渐丧失纯真本性,人性开始出现全面异化。

(3)、席勒认为,无论社会的上层还是下层,无一例外都需要教化来使其达到理想状态。他指出,“希腊人”和“希腊”是这一理想状态的目的和终极——“他们既有丰富的形式,又长于形象创造,既温柔,又刚毅,他们把想象的青春和理性的成年结合在一个完美的人性里”。尤其在他的诗歌《希腊的群神》中,这种完整性更是得到了诗意的描绘:“那时,万物都注满充沛的生气/从来没有感觉的,也有了感觉/人们把自然拥抱在爱的怀中/给自然赋予一种高贵的意义/万物在方家们的慧眼之中/都显示出神的痕迹。”而“希腊国家的这种水螅性如今已被一架精巧的钟表所代替,在那里无限众多但都没有生命的部分拼凑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机械生活的整体”。由此,席勒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建立起对“近代”的基本描述,在这一描述之中,“近代—古代”,“近代人—希腊人”之间的矛盾与张力构成了他理论叙述和解决方案的基础。

(4)、在席勒之前,几乎没有人把审美的作用提高到拯救世道人心、建立理想世界的地步。更没有人尝试以审美为途径来整合人类的思想资源,并确立审美的中心地位,席勒的这种努力无疑是开创性的。在席勒之前,人们要么将理想世界归功于宗教,以“世俗之城”的反面来想象“上帝之城”,通过对“人国”的否定来设计人的完美世界,同时极度排斥人类的世俗生活和欲望,这一逻辑的内在谬误显而易见。要么就将人类的福祉寄托于“理性”,相信凭借于对万事万物客观性法则的认知和人类的认知能力,就可以建构起完美世界,而忽视了人的自然需要和审美需要。无论是“上帝之城”,还是“理性之城”,这两种想象和努力都诉诸人类自身以外的某些要素,试图以外在于人类的法则与秩序奠定起人类的乌托邦。而席勒则不然,“为了从感性规定向意志的伦理规定过渡,康德提出以宗教为支援,而席勒却提出艺术”,他诉诸人类的内在世界,让人类的内在法则为人类社会立法,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5)、人性既受来自“感性冲动”,即来自自然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物质性的限制,也受来自“理性冲动(形式冲动)”,即来自精神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意志性的限制。从而造成了人性的分裂。要使分裂的人性得以复归,“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能达到自由”。

(6)、正如席勒所言,“怎么才能是美”——是理性与经验无法教导我们的,这正道出了游戏冲动的主体性或者作为一种意义与价值的特殊性,其与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不仅仅是相并列的关系,而且是完满人性的体现。

(7)、巫术说,代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

(8)、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9)、(1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七三至七五页。

(10)、本书用书信体的形式,对美的本质特征及审美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哲学探讨。前10封信对审美教育等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详尽的论述。席勒首次把审美教育看作是实现社会改革和获得人性自由的唯一途径。他主张将美的问题作为自由问题的前提,通过审美教育来完善被现代社会肢解和腐化了的人性。

(11)、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1—1152/I  

(1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王庆杰、陈嘉映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13)、这就是说,人类在童年时代是与自然一体的。近代社会情况使人类与自然分裂对立。失去了童年。自然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喜爱,一方面是由于它表现我们失去的童年,失去的那种纯洁天真的自然状态,那种“完整性”和“无限的潜能”,因此喜爱之中不免夹杂“伤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表现我们的理想,即通过“文化教养”(审美教育),又回到自然,恢复已经遭到近代文化割裂和摧残的人性的完整和自由,因此喜爱之中带有“一种崇高的情绪”。在这段话里席勒指出了感伤诗人的产生原因和心理特征

(14)、谈到《审美教育书简》之创作动因时,人们大多会谈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比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康德的《判断力的批钊》对他的启发,但是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欧洲政局的转变以及它在知识界所引起的反响。那是正紧接着法国资产阶极大革命之后,当时一般要求改革封建制度来保障个人自由和民族独立统一的德国知识界起初对法国革命都表示欢迎,等到他们看到雅各宾d人的暴力专政以后都被吓倒了,转过来对革命失望甚至仇祝。”。而席勒自己也在第五封信中谈到“已有物质的可能性,可以建立理想的国家,但是还缺少道德的可能性。”“在为数众多的下层阶级中,我们看到的是粗野的、无法无天的冲动,在市民秩序的约束解除之后这些冲突解除了羁绊,以无法控制的狂暴急于得到兽性的满足。”“文明阶级则显出一幅懒散和性格败坏的令人作呕的景象,这些毛病处于文明本身,这就更加令人厌恨。”“在最精于世故的社交中心,利己主义筑起它的体系,我们受到社会的一切疾病和一切疾苦,却没有同时产生一颗向着社会的心。”。 

(15)、表现说,代表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等。

(16)、2016年辽宁省社科基金资助、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大研究方向立项项目“唯物史观三重实践基础的文本梳理与解读”的阶段性成果。

(17)、(11)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二五六页。

(18)、在席勒的审美教育乃至整个哲学、美学思考中,“人”都是其思考的重心所在,曾有论者称席勒的美学是“人本主义美学”,这是很有道理的。席勒赋予了人极高的价值,“人成其为人,正是因为他没有停滞在纯自然造成他的那种样子,他具有这样的能力,可以通过理性回头再走先前自然带他走过的路,可以把强制的产物改造成为他自由选择的产物,可以把物质的必然升华成道德的必然”。席勒对审美问题的一切发掘探索,终归都是为“人”而服务的,这也是整个启蒙运动的主要出发点。

(19)、因此,席勒有时把素朴诗与感伤诗的对立看作“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对立,例如他说:

(20)、美学,一般而言是指有关美术的哲学,包括艺术的发生论、接受论以及各个哲学家或美学家的关于艺术的学说,比如鲍姆加登、康德、席勒等等.美学一般会从古代开始写,一直写到近现代,所以也算是美学史.有时候美学也指某位哲学家的专门性著作,比如黑格尔的《美学》,席勒的《审美书简》,还有马克思主义美学,等等。

4、席勒的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能提的问题

(1)、但是席勒显然不满足于在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二元世界中探讨人的解放问题,因为在他包括无数以前的哲人看来仅仅仰赖于“灵、理性、精神……”或“肉、感性、物质……”都无法让人进入更加完善的境界。因此,摆在席勒面前的路径有要么在人身上发掘二元以外的“第三元”;要么寻求二元的融合再生。对此,应该说席勒所选择的是一条兼容折中的路,为了解决这个古老的问题,他创造了“游戏冲动”(Spieltrieb)这一概念,他认为当“人同时有这双重经验,即他既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同时又感觉到他的生存,他既感到自己是物质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且绝对地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就会完全地观照到他的人性,而且那个引起他观照的对象,对他来说就会成为他那种已经实现的规定的一个象征,因而……也就成为无限的一种表现”。可以看出,在席勒的描述里,游戏冲动的出现取决于一种“双重的经验”,用席勒的说法就是既意识到自由又感觉到生存,既感到自己是物质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这样人就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统一状态。而游戏冲动既与感性冲动、理性冲动相悖,但又是两者结合的产物。经过一系列辩证的推论,席勒创造出的“游戏冲动”成为他建筑审美教育大厦的基础。

(2)、席勒提出,“游戏冲动”,游戏冲动的对象是美,而美是活的形象。根据这种冲动,人将努力使变化与持恒、接受与创造相结合;自然的强制和精神的强制将互相抵消,感性和理性互相调和。现实中的人存在于两种状态中:紧张状态和松弛状态。美在现实中的作用,根据它作用的对象,即人在经验中的不同状态,对紧张状态具有溶解作用,对松弛状态有振奋作用。提出“自由心境”,在这种心境中通过感性规定和理性规定的对立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种心境中感性和理性同时活动从而彼此抵消,心绪既不受物质的、也不受道德的强制。这种实在的和主动的可规定性状态叫做审美状态。美在心绪中不产生任何具体的个别的结果,只是给人以自由。美的作用就是通过审美生活再把由于人进入感性的或理性的被规定状态而失去的人性重新恢复起来。美是自由观赏或反思的产物。从审美状态可以向任何更高的阶段发展。人摆脱了动物状态进而具有人性的标志,是喜欢假想、爱好装饰与游戏。假象是一切美的艺术的本质。审美游戏到了高级阶段,美本身就成为人追求的对象,这时就建立起美的假象王国,在这里人摆脱了一切(包括物质的与道德的)强制,通过自由给予自由是它的基本法则,平等的思想得到实践。 

(3)、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促进了美育独立理论形态的发展。18世纪末由德国诗人和美学家席勒首先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建立了独立的研究理论。主要的代表人物除了席勒还有黑格尔、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4)、第《席勒美学引论》形成了平易畅达的论说风格。席勒美学本身比较晦涩,“缺少一种哲学和理论表达的准确和明晰的风格”,这对席勒美学研究者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席勒美学引论》的作者长于思辨,具有宏深的哲学素养,加以三十年的席勒美学研究积淀,这使得他能够把比较晦涩的席勒美学思想准确明晰地表达出来。作者在阐释席勒美学思想时总是先提出席勒的相关理论,然后再深入阐释,层层推进,脉络十分清晰。而且,作者多使用平实直白的语言,使席勒深奥的美学思想变得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从而形成一种平易畅达的论说风格。例如,作者论述素朴诗人与感伤诗人时先指出席勒把诗人区分为素朴诗人与感伤诗人,然后从素朴诗人与感伤诗人的区别、素朴诗人的特点、素朴诗人在现代的不合时宜、感伤诗人及其特点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深入浅出,简单明了。这样平易近人的文风相信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阅读本书,从而对席勒的美学思想起到更好的传播作用。

(5)、在席勒在第十五封信对游戏冲动的陈述中,大部分笔墨都用在了对游戏冲动自身特性及其意义、价值的强调上,也可以说,它的自身特性正是意义与价值的独特之处。席勒意图通过这种笔墨恣肆的强调,来突出游戏冲动的必要性、冲动性;就其必要性而言,游戏冲动是实现完满人性的具体呈现与路径;就其冲动性而言,其意义或者价值作为一种冲力、冲动始终要求体现出来,实现于某一具体的、生动的审美活动,其实也就是体现为时间性的视野或者视域之内。

(6)、因为游戏冲动是人之本性中的感性和理性能力于平衡的关系下自发的表现,所以它表征了人性的自由;但是这种游戏的自由并不是任意放肆的行动,相反地,它以合理性的谐调平衡为目的,因此它亦表征了人性的自律。席勒认为,在游戏冲动中,人透过本性上的自由和自律,一方面扬弃感性和理性两种单一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结合它们而创造出一种人之存在的新形象——亦即「活生生的形象」(lebendeGestalt)。因为这种活生生的形象表征出一种和谐平衡的、令人愉悦的美,所以游戏冲动其实是人从本性中自发运作的一个美的创造过程;此外,因为这种美的形象表现的是人性之感性和理性谐调平冲的统一状态,所以美亦成为理想人性——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福德一致的完善生命——的表征。

(7)、席勒的美育思想有其因应时代背景的反省和时代文化的需求。若问我们这些与十八世纪欧洲文明相距遥远的现代人是否有必要去重读《美育书简》、去理解席勒的人文主义之美学思想?在回答此问之前,或许我们应该先仔细思考:现代人的人性具有那些本质内涵?我们是否仍期待一种理想人格性的实现?实现理想人性的可能方法又是什么?而若我们在众多思想理论中仍对这些问题的回应毫无头绪,那么席勒于《美育书简》中所陈构的美育思想也许可以带给我们些许启发!

(8)、第游戏冲动或者审美活动的冲动是一种完全独立的意义寻求与实现行为。

(9)、席勒用游戏冲动去消解人之本性二元论的难题,用美去表征理想的人格性;这些思想都展现在《美育书简》之中。但是,席勒书写《美育书简》一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去提供一个建构理想人性的理论而已,亦同时去呼应启蒙一词的时代意义——人应通过理性自觉而进行自我教育与成长,而这才是他倡导美学教育的初衷。对席勒而言,美学教育并不是单一个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事件,而是国家应该介入和统筹的政策;因为个体的理想人格必须在政治自由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10)、在马尔库塞看来,要实现爱欲本能解放就要使异化的人性尊崇消遣特征,消除现实原则对快乐原则的束缚,实现非压抑文明,创造非压抑社会。在他看来,非压抑社会是一个超越了人现实需求的自由社会,是人实现人性解放和自由解放的重要存在环境,“在这个新的社会环境中,人类所拥有的非攻击性的、爱欲的和感受的潜能,与自由的意识和谐共处,致力于自然与人类的和平共处”。这个社会快乐原则指导着爱欲本能的实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操作原则,克服人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的相互脱节状态,在爱欲本能的指引下,使自身消除人性异化的被动性,恢复有血有肉的感知力,成为自己本性的主人。马尔库塞认为,要实现这样一种非压抑性社会,一要消除物质欲望对人的压迫,使之摆脱自身带来的压抑得到自然解脱,二要通过审美形式和艺术革命来突破人性异化的压抑状态,艺术和审美作为新感性的根本体现表现原则尊崇人的本能价值。“艺术的审美形式,通过赞美普遍的人性,反映着孤独的资产阶级个体的苦难;通过高扬灵魂的美,反映着肉体上的被剥夺;通过抬高内在自由的价值,反映着外在的奴役。”艺术使审美基于新感性的原则出发更好地培养人的审美灵感和审美自由,而审美作为非压抑文明的必要原则更好的实现艺术在人性中的革命,塑造具有新的本能意识的自由人。

(11)、席勒在美学和文艺理论上的最大功绩在于首次指出现实主义的素朴诗与浪漫主义的感伤诗的分别在于前者反映现实而后者表现理想(“更高的现实”),前者重客观而后者重主观,并且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应该统一而且可能统尽管他对如何统一还没有看得很清楚。他首次在文学领域里确定了“现实主义”的涵义,而且指出它与自然主义不同:自然主义所处理的是“庸俗的自然”,现实主义所处理的是显出“内在必然性”的“真实的自然”。他对自然主义斥责不遗余力。他的文艺观点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12)、(3)朱光潜:《席勒的美学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1963年.

(13)、    希腊人在人道中还没有丧失掉自然,所以在人道以外遇见自然,并不使他们惊奇,他们也没有迫切的需要,要去寻找足以见出自然的对象。他们还没有自己与自己分裂(即内部分裂——引者注),因而自觉为人是快乐的,所以他们必然坚守人道为他们的大原则,努力使一切其它都接近这个原则。

(14)、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在身体、思想等方面是自由的。现代人则远没有了那种自由的幸福。他提出了“让美走在自由之前”,我们经由美,从而达到思想上的自由。

(15)、刘彦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美学、美育理论及现象学美学中的时间性问题研究。

(16)、在第一种情况下,人将不是他自己,在第二种情况下,人将不是其他;正因如此,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不是非我就是非他,所以说他等于零。(68)

(17)、其次,《席勒美学引论》凸显了席勒美学体系的“人性”特色。对一个理论家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时,能否抓住其思想特性十分重要。席勒美学思想的特性是什么?有学者把席勒美学归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比如门罗·C.比尔兹利。但这显然不能凸显席勒美学的特色,因为客观唯心主义作为西方重要的美学思潮不仅包括席勒美学,谢林、黑格尔等也都在此列。我国的学者大多把席勒美学体系概括为人道主义美学体系,比如朱光潜先生就指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以及其它论文里建立了浪漫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理想:理想的人是全面得到和谐自由发展的‘完整的人’”。张玉能也曾把席勒美学体系称为“人道主义美学体系”。早在1987年,张玉能在《席勒的人道主义美学体系》一文中就对席勒美学作出了概括。此后的《审美王国探秘》(1995)、《席勒美学论稿》(2009)延续了这一思想。然而,《席勒美学引论》的导言却旗帜鲜明地把席勒美学概括为人性美学体系。作者在导言中明确指出“席勒的美学思想体系就是属于18世纪启蒙主义时代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之内”“只是指明了席勒的美学思想体系的大范围,却没有指明它的具体特点”。作者根据席勒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人性”,将他的美学体系概括为“人性美学体系”。事实上,张玉能在《席勒的人道主义美学体系》一文中就已经认识到了席勒美学体系的“人性”特点。他说:“席勒人道主义美学体系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使‘人性完整’达到自由这一人道主义中心议题:他的出发点是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破坏‘人性’完整的愤怒谴责;他的方法是从康德哲学借来的对人性进行先验抽象的分析;他赋予美和艺术以及艺术家的崇高使命就是要使‘人性完整’……”张玉能在《席勒美学引论》中指出席勒美学的出发点与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人性完整”,他的理论依据又是建立在人性分析之上,“一句话,席勒美学体系就是一个人性美学体系”。理解了这一点,就把握住了席勒美学的精髓。

(18)、席勒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席勒的一生之中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多数是文学作品,席勒也发表了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论述了他的美学思想。

(19)、    他所用来处理题材的那种冰冷的真实简直近于无情,他专心致志地对着他的对象。……他隐藏在他的作品后面,他自己就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就是他自己。一个读者对于他的作品或是没有本领去了解,或者已感到厌倦,才会追问到他本人如何。

(20)、高度发达的科技虽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但是这种“进步”不再强调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反而成为人性异化的工具,人的肉体、精神和思想出现全面异化。马尔库塞倡导的审美之维的革命就是以实现人性自由的复归为根本目标消除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压抑,建立一个自由的非压抑社会,使人按照美的规律生存,“在这个新的社会中,由于贫困和劳苦的消除,一个新的天地诞生了,感性、娱乐、安宁和美,在这个天地中成为生存的诸种形式,因而也成为社会本身的形式”。非压抑社会的实现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在非压抑社会中以人性的自由解放为目标,人的爱欲在快乐原则下得到真正的解放,人在恢复本能后得到真正的自由,克服物质利益的无限度需求以改变单向度的人性状态,使现代文明与自然本性实现真正融合。

5、席勒的美学思想概述

(1)、在当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人的物质欲望日益膨胀,许多人道德价值沦丧,人的自然本性不断遭受感性和理性的相互分离而发生改变。产生这些后果的关键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人们心中丢失了原有的精神支撑,导致道德的沦丧最终造成人性自由的缺失,人在自我束缚与技术束缚下成为毫无血肉生命的人。由此可知,要真正实现人性的和谐完整必须找到自我价值判断的引领方向,即找寻精神的力量,这是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因素。民族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引导,是国人的精神寄托,也是一个人的思想根基,民族精神在个人选择道路上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重塑民族精神的关键就要重建自我价值观,从而在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中作出正确的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所以,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保持人性自由始终是重塑民族精神的首要原则。席勒和马尔库塞的审美思想对于重塑民族精神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二者的核心都是找寻丢失的自由之魂,唤醒内心的信仰,对破碎的人格进行重新整合。审美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性完整,民族精神的本质在于作为人自我心中的精神的支撑而存在,二者在核心发展中实现相互融合,从而消除人性异化、回归本真状态,在审美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有信仰有道德的有血有肉的自然人,实现自身的完整发展。

(2)、秉承以美育人理念,发扬艺术精神,倡导人文关怀

(3)、席勒认为,在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都使人受到一种强迫(压力)。感性冲动使人受到自然要求的压力,理性冲动使人受到理性要求的压力。在这两种冲动的面前,人都是不自由的。于是席勒又提出第三者冲动,即游戏冲动。他认为,这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可以消除这两个方面的压力,“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回复自由。”席勒认为,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广义的美),而美就是“活的形象”。所以席勒又把游戏冲动称之为“审美的创造形象的冲动”。

(4)、席勒首先论证了经由审美路径解放人的可能性,在他的描述中,人首先有其历史使命与历史目的,“每个个人按其天禀和规定在自己心中都有一个纯粹的、理想的人,他生活的伟大任务,就是在他各种各样的变换之中同这个理想的人的永不改变的一体性保持一致。这个在任何一个主体中都能或明或暗地看到的纯粹的人,是由国家所代表,而国家竭力以客观的、可以说是标准的形式把各个主体的多样性统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使时代的人与观念的人相遇合,因而国家在众多的个体中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也有两种方式:若不是纯粹的人制服经验的人,国家消除个体,就是个体变成国家,时代的人净化成观念的人”。也就是说人先天就应该完成“纯粹的、理想的人”这一终极目标。这种具有目的论色彩的判定为席勒以下的论述提供了不证自明的基础。

(5)、感性冲动要求变化,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形式冲动要废弃时间,不要求变化。因此,这两个冲动在其中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的那个冲动,即游戏冲动(请允许我姑且称它为游戏冲动,随后我再论证这一命名)所指向的目标就是,在时间中扬弃时间,使演变与绝对存在,使变与不变合而为一。(73)

(6)、席勒认为,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积极活动之时,既为对方的活动奠定了基础,立下了界限,同时,每一个冲动也都因此显露出其价值与意义的最高程度。而且,席勒进而分析了两种冲动之间的不相容——只能呈现为时间性维度上的前后相续,在此,他设想了能够同时具有以上两种冲动性质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很显然,既然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的主要差异与对立体现在时间性之上,那么,游戏冲动的时间性也就随之自然呈显出来。

(7)、在席勒看来,游戏冲动之所以在时间性的呈显状态上与感性冲动、形式冲动有着本质的、显著的区别,最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对象的特殊性,他说:“感性冲动的对象,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明,就是最广义的生活,这个概念指一切物质存在以及一切直接呈现于感官的东西。形式冲动的对象,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明,就是本义的和转义的形象,这个概念包括事物的一切形式特性以及事物对思维力的一切关系。游戏冲动的对象,用一种普通的说法来表示,可以叫作活的形象,这个概念用以表示现象的一切审美特性,一言以蔽之,用以表示最广义的美”(76-77)。具体分析这一段文字,并与三种冲动之间在时间性上差异相连接,就可以知道——感性冲动的对象是最为广义的生活或者直接呈现于感官的物质,因此,这些对象的根本特性就是变化无常的,因此,感性冲动就会去急迫地追逐这些对象,造成在时间性呈现上的迫切、急切、促逼、短急,其实也就是感性欲望自身的迫切、急切、促逼、短急;而形式冲动的对象则是只能使用抽象思维力才能把握的普遍性的形式,其在时间性上的体现自然就是无时间性的;而游戏冲动的对象则是“活的形象”,在这里,“活的”所指的绝不仅仅是对象自身,而是指一个纯粹的、完全的、生动的审美体验或者审美活动,或者说,这一对象是“活的”——是审美主体感受到的,且“活着的形象”的意味在于兴发着的、涌现着的、绽出性的并以艺术作品作为欣赏对象,在这种前提之下,才会把这一审美活动之中的对象描述为——“活的”。

(8)、刘彦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美学、美育理论及现象学美学中的时间性问题研究。

(9)、在谈到古希腊时,席勒认为希腊人的性格把一切艺术的魅力和一切智慧的尊严结合在一起,“我们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同时既有丰满的形式又有丰满的内容,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造形象,既温柔又有力量,想像力的青春和理性的成熟结合在一种完美的人性里。”

(10)、在席勒看来,游戏冲动是消除人性中两元对立诸因素的对立并形成全新的统一体的、使人性趋向完满的活动。这一活动虽然跟形式冲动之中的理性以及感性冲动之中的经验都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席勒说:“怎么才能是美,人性怎么才能存在,这不管是理性还是经验都无法教给我们”其根源就在于——在“理性”与“经验”之中,都必定会产生“限制”,而完满人性的实现却要突破任何“限制”,他认为,自“理性”而言,审美的状况是——“理性根据先验的理由提出要求:应在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之间有一个集合体,这就是游戏冲动,因为只有实在与形式的统偶然与必然的统受动与自由的统才会使人性的概念完满实现。理性必然会提出上述的要求,因为它就是理性——因为按其本质它极力要求‘完满实现’,要求排除一切限制;但是,这一个或那一个冲动的任何排它性的活动都不允许人的天性完满实现,都要在人的天性中建立一种限制。只要理性据此做出断言:应该有人性存在,那么它因此也就提出了这样的法则:应该有美”(77-78)。而自“经验”而言,审美的状况就是——“是不是美,经验可以回答我们,而且只要经验给我们以教导,我们也会知道,人性是否存在”

(11)、席勒认为,人之本性的确是一种二元分裂的结构,兼具着感性和理性两种特性;前者是由物质性、有限的身体所引起的盲目冲动(Trieb),促使人投身于流变的物质生活中,后者则是源自于绝对且无限的精神力,是形式冲动(Formtrieb)的表征,为人形构一种理想的人格。表面上看来,感性和理性——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是彼此对立的,但是根本上,此二者之间具有一种相互从属和相互奠基的关系。席勒解释:因为人于盲目的物质生命中,意识到其感性冲动必须被理性规范,而在建构理想人格时,意识到其形式冲动必须被肉身化成为现实个体——真实的人——才具意义,所以感性和理性二者皆在各自运作的当下发现对另一方的需求,而且基于这种需求,产生了与对方结合的冲动——席勒称此冲动为「游戏冲动」(Spieltrieb)。

(12)、所以,这是席勒思想上的一种不明晰性,或者说,他颠倒了思维的顺序。在根本上,他还是没有把游戏冲动首先作为一种独立的、完整的行为或意向行为来看待。不过就席勒思想的工艺来看,他还是意欲从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的分裂与不可调和入手,来自然而然地把游戏冲动引入视野,从而能够凸显游戏冲动的意义与价值之自然与重大。

(13)、席勒认为,在表面上看来,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是对立的,而且“业已概括尽人的全部概念”在这里所说的“概括尽”并不仅仅是在思维之中进行的,而是指的是在一个人的自我作为一个绵绵不绝的时间性进程之中,这两种冲动已经占据了全部,此起彼伏,这使得试图调解这两种冲动的第三种冲动几乎不可能。

(1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1—1152/I  

(15)、因为世界是在时间及变化中延伸的,因而那个使人与外界相连的功能如是完善的,它就必然有最大可能的变化性和外延性。因为人格是在变化中固定不变的,因而那个抵挡变化的功能如是完善的,它就必然有最大可能的独立性和内向性。(67-68)

(16)、1983张玉能论美书简武汉大学出版社刘纲纪主编《美学述林》第1辑收录。

(17)、但是,席勒从抽象的“人性”出发,不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人性分裂和人性复归的过程,把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文化、教育,这完全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历史唯心论。

(18)、席勒相信文明的发达导致了近代人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只能任由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获得最大幅度的甚至是超过界限的运用,使人本身不得不服从于这种片面应用所带来的“好处”。“在德国,工匠把劳动看成一种价值,劳动和工作变成了德意志城市中的一种公共道德、公共精神。这样一种工匠的工作观和马丁·路德宗教性的工作观都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形成德意志的工作拜物教。过分地注重工作技能,必然导致人的能力发展不平衡,成为危害人的发展的因素之一。这也就是席勒、赫尔德林强调‘bildung’(文化、教育、文化教养、修养)的原因之一。”而所谓审美教育,就其运动轨迹而言是审美教育的对象向着主体无限靠拢、合而为一的过程,也是碎裂得到弥合、偏颇得到修正和闭塞得到缓解的过程。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人从原本逼仄、狭隘的空间中得到扩展进而得到解放,而扩展的路径则是审美。

(19)、┈┈┈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

(20)、人性的完满何以成为可能?这是典型的席勒式问题,也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会面对的问题,它揭示了每个时代所显露出的社会弊病,成为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席勒所处的时代是德国动荡不安的时代,18世纪的德国现实社会出现了种种弊端,“社会经济体制的僵化和落后,统治集团内部的尔虞我诈,宫廷生活的腐化堕落,以及下层民众的极度贫困”。这样一种独裁专制背后潜藏的是德国封建专制带给民众的人格压抑,恩格斯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来描述18世纪的德国:“这是一堆正在腐朽和解体的讨厌的东西,没有一个人感到舒服……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简直没有一丝好转的希望,因为这个民族连消除已经死亡了的制度的腐烂尸骸的力量都没有。”这是当时席勒所处的18世纪的德国最真实的写照。可以看出,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渗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时环境的逼迫之下,人性出现严重扭曲。席勒将这些人性问题归结为人性的分裂,他认为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之所以没有走向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性的堕落,人们也试图寻找各种途径改变国家的现状。席勒和当时德国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他们力图找到一条中庸的改良道路,那就是通过艺术和审美教育来改变社会,从人性、人的心灵的改变来实现对社会的改变”。

(1)、“自席勒的时候起,现代的头脑即已意识到,关于世界中有神的存在的观念已经丧失”,席勒所处的时代,恰恰是一般所说的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动时期,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与改造。具体来说,前现代社会在政治结构上是以皇权、神权为核心的,其意识形态的重要部分是对皇权、神权,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差序社会的神秘化与神圣化。而现代社会的政治结构上则是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对皇权、神权的颠覆和消解,对个人权利的肯定和伸张就成为各类思想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方面,前现代社会的经济往往是脆弱和小规模的农奴经济、小农经济、家庭手工业,这些都不足以催生出更加强大的利益集团从而对神权、皇权、贵族权力提出挑战,由于规模狭小也不足以形成广泛而复杂的交往行为从而构成文化上的冲击。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当资本主义成为一种普遍的事实,就必然因政治力量的重新洗牌和文化上的巨大冲击而构成“交往—选择”问题。在文化方面,前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其整一性与封闭性,只要不是以多元的政治力量为后盾,就难以形成百家争鸣式的文化竞争、文化博弈关系,传播上的诸多限制与低效率必然导致文化的不发达,同时文化所遭受的政治压迫也相对巨大。而在现代社会,文化上的多元主义已经成为普遍承认的原则,更关键的是,对文化、信仰的个人选择的至上性也获得了广泛的承认,这就使得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促成了文化的发达。

(2)、在这篇论文里,席勒从分析人对自然的爱出发。他所理解的自然是广义的,包括外在自然(现实)和内在自然(人的本性)。人对着自然风景以及还在自然状态的人性(例如儿童和原始民族)都感到一种喜爱。这种喜爱不是由于对象本身,而是由于“它们所表现的一种观念”,“我们在它们身上爱那种寂静的在发展过程中的生命。……那种按照自己特有规律的生活,那种内在的必然性和永远和自己一致(15)的统一。”这些特性为什么使我们爱自然的对象呢?席勒回答说:

(3)、席勒认为,在这种感性冲动支配下的人就只能是“有限的”“不可能达到完善的程度”,因而感性冲动的“形式感”是不发达的,也是无须发达的,但是正如席勒所说——“因为一切形式只在一种物质上显现,一切绝对只是通过局限作媒介才表现出来,因而人的全部表现最后当然只会固定在这种感性冲动上”这意味着——不管是人的内时间意识,还是作为一种持存过程的实践行为,要么是感性冲动的绵延与持续,要么是理性冲动或者形式冲动的绵延与延续,而且感性冲动一旦泛滥,就势必会影响形式冲动,比如感性冲动的延续一旦延长,那么给予形式冲动的时间就会减少、减弱,其原因就在于如席勒所言,形式冲动并不只是形式自身孤立的冲动,而是外显为一定的行为或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这个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一样,在其构成上是主客不分的,或者说是主体始终指向对象的。

(4)、在席勒和马尔库塞的审美乌托邦中,人性问题是他们美学思想的前提,通过二者美学思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人性异化问题上,审美始终是他们美学思想的核心。但是,席勒和马尔库塞的审美思想是一场精神革命,二人的审美乌托邦虽然有现实状况作为其人性批判的根基,对资本主义制度及现实的批判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二者美学思想的局限性就在于二者的审美思想对人的解放是人内在精神的自由解放,并没有触碰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源,只是强调从意识形态实现人性解放,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压迫,其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空想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席勒和马尔库塞的思想是虚无缥缈的,二人不仅揭示了潜藏在人性中的贪婪懦弱和社会制度的弊端,而且为出现的人性分裂指明了解决方式和前进道路。所以席勒和马尔库塞的审美思想的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尤其对当下中国而言,它指导人们在审美思想的理论指引下不断培养本真意识,在现代文明社会的纷乱中保证内在心性的完整和统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促进现代文明的发展,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5)、因此,它不可能是结合,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冲动或行为同时具有的两种特性。之所以说是“一种”冲动,正是为了突出体现其整体性,或者混融不可分割的特性。即便是在学术理论分析的角度,也要确保其构成上的基本特征——“主客不分”,而且这种“主客不分”不同于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中的“主客不分”,尤其是不同于形式冲动之中的“主客不分”。自游戏冲动与感性冲动的差异而言,因为席勒与康德一样,轻视视听感官之外的其他感官,也就是说——把视听感官之外的其他感官所指向的对象都排除了。自游戏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差异而言,形式冲动虽然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主体也是始终指向对象的,但是主体却要永远与对象之间保持一种冷静、客观、中立的态度。

(6)、说到底,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80)

(7)、在美的观照中,心情处在法则与需要之间的一种恰到好处的中间位置,正因为它分身于二者之间,所以它既脱开了法则的强迫,也脱开了需要的强迫。(78-79)

(8)、1963曹葆华美育书简(选译)《古典文艺理论论丛》第5册简》英译本,并参照《席勒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