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辟句子 > 精选牡丹亭原文和翻译102句文案

精选牡丹亭原文和翻译102句文案

牡丹亭原文及译文

1、《牡丹亭》译文

(1)、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2)、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人如果不读书、不懂礼义,没有知识,与牛马穿上衣服没有两样。

(3)、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出自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的题记。译文:天下女子的感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

(4)、创作背景:《牡丹亭》因教书先生教授了《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词,杜丽娘萌生伤感之情,在与丫鬟一起游览了自家的后花园之后更生伤春之情,回来后竟然梦中与一手持折柳的公子在花园内有了一番云雨之情,在梦醒之后独自入后花园寻找梦里多情郎。

(5)、译文: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写成大白话就是:关关鸣叫的雎鸠啊,栖息在碧波环绕的河洲。美丽善良的好姑娘啊,你是贵族男子爱慕的佳偶。你看这英译文可不也是大白话么?不过这样翻的好处是——易懂。

(7)、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求我庶士”,不妨读为“我求庶士”。暮春,梅子黄熟,纷纷坠落。一位姑娘见此情景,敏锐地感到时光无情,抛人而去,而自己青春流逝,却嫁娶无期,便不禁以梅子兴比,情意急迫地唱出了这首怜惜青春、渴求爱情的诗歌。

(8)、(前腔)(72)〔贴持酒台,随旦上〕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73)!〔见介〕爹娘万福〔外〕孩儿,后面捧着酒肴,是何主意?〔旦跪介〕今日春光明媚,爹娘宽坐后堂,女孩儿敢进三爵之觞少效千春之祝。〔外笑介〕生受你

(9)、 LI(at once amused and angered):What’s this, crackbrain?

(10)、译论|刘甜:翻译学的批判和批判性的翻译研究——读《当代译学批判》

(11)、(真珠帘)〔生(20)上〕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鹧鸪天〕(26)“刮尽鲸鳌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凭依造化(29)三分福,绍接诗书一脉香。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必须砍得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小生姓柳,名梦梅,表字春卿。原系唐朝柳州司马柳宗元之后留家岭南。父亲朝散之职母亲县君之封〔叹介〕所恨俺自小孤单,生事微渺喜的是今日成人长大,二十过头,志慧聪明,三场得手只恨未遭时势不免饥寒。赖有始祖柳州公,带下郭橐驼柳州衙舍,栽接花果。橐驼遗下一个驼孙,也跟随俺广州种树,相依过活。虽然如此,不是男儿结果之场。每日情思昏昏忽然半月之前,做下一梦。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说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42)之期。”因此改名梦梅,春卿为字。正是:“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12)、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别人发现头发白了生气,我见了却十分高兴(乐观精神)。

(13)、上面的文章是几个月前写的,根据最新的资料,有关上海昆剧团排演全本《牡丹亭》的情况需作如下补充:

(14)、明王朝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定程朱理学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家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在“情”与“理”的关系上,把二者对立起来,把“理”说成纯善的,而把“情”说成“恶”,是人欲,强调以理制情,直至灭情,提倡“存天理,灭人欲”。

(15)、译论|许钧:试论中国文学外译研究的理论思考与探索路径——兼评《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

(16)、(5)里西尔·白之.白之比较文学论文集[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17)、第四章以《牡丹亭》英译为例的译者文化翻译风格研究

(18)、〔丑〕世间荣乐本逡巡(134),(李商隐)〔末〕谁睬髭须白似银?(曹唐)

(19)、Here I am, and here are the arrows I’ve just fletched.

(20)、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的寿命不会过百岁,却常常为了千年的事情忧虑。

2、牡丹亭原文和翻译

(1)、关键词:《牡丹亭》英译;共词可视化;研究现状;热点分析

(2)、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因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因为情而生。

(3)、丽娘怎会在梦中与一素昧平生的人幽会呢?原来一直受封建礼教禁铜的丽娘,没有人与她说过知心话。与她最亲近的母亲,看她睡个午觉,也要说不符家教,看她绣对鸳鸯,也不以为然。

(4)、·“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出自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题记。

(5)、只是一味强调(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的事)从理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6)、剧作家的语言,至少是中国剧作家的语言,常常使人望而生畏。比喻的妙用,为了美观或是音韵而打乱的句式等等,美感之外却带来不小的障碍。特别是当作者的语言已经和当今使用的语言相去甚远时,这种障碍更加清楚地体现出来。汤显祖的作品也不例外,语言文雅细腻,用典良多,也不乏滑稽俗语,趣味盎然。汤显祖生活在16世纪,他的方言应该是江西本地方言,而官话大概是通用于南方的南京方言。

(7)、(6)引自因特网http://Lincolncenter.org/peony/index.htm。

(8)、(2)手画形容:指亲手为自己画像。见该剧第十四出《写真》。

(9)、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1)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 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等方面。在中国文学典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目标和策略选择,也体现在中外译者植根于不同母语的不同文化意识和其对译作与原作互文关系的理解。

(10)、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长久在人家里住就会被人家嫌弃;人如果穷了亲戚也会疏远你。

(11)、《牡丹亭》英译研究起步较晚,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包括《牡丹亭》在内的典籍翻译和研究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文献有明显增加。综合以上统计和分析结果,我们发现《牡丹亭》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大类:综述性研究、译本鉴赏及对比研究、翻译策略、文化翻译研究。当然,这种分类也有不尽之处,后三类研究在实际操作中会有杂糅现象,毕竟,研究译本绕不开对其中文化词、翻译策略的分析,而翻译策略和文化翻译研究也必定要以译本作参考。笔者通过细读文献,依据其最主要探索的范畴,做出此初步分类。下面笔者将对一些重要文章加以介绍和分析。

(12)、游园时,有感而发,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位折柳的书生。梦醒后陷入情伤。在相思弥留之际,留了一幅自己的自画像,死后葬在后花园,梅花道院。

(13)、三年后,书生柳梦梅途经此处,与丽娘的魂魄相爱,唤醒杜丽娘的魂魄,起死回生。

(14)、(玉山颓)〔旦进酒介〕爹娘万福,女孩儿无限欢娱。坐黄堂百岁春光,进美酒一家天禄祝萱花椿树虽则是子生迟暮,守得见这蟠桃熟〔合〕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凤凰雏〔外〕春香,酌小姐一杯。

(15)、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16)、taketenstepstowalkalong,

(17)、(1)引自黄鸣奋著《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253—254页,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18)、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里的烦恼;不了解我的人只能说出我表面的需求。

(19)、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20)、52000—2017年《牡丹亭》英译研究主题分布

3、牡丹亭原文及译文朗读

(1)、恰好在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乎?”丽娘没有答话,只是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生一笑,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便牵丽娘衣袖,转过芍药栏前湖山石边说话去了。

(2)、还是以第十出“惊梦”的一段著名唱词为例:“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张光前先生的译文是:

(3)、汤显祖的《牡丹亭》足以成为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的世界名剧。在所有的翻译和研究之中,翻译工作者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先驱,其功绩是不容抹煞的。

(4)、Ifyouareworthyofherlove,

(5)、译文:〔小旦(女主角杜丽娘)〕青山上到处开遍了红杜鹃,荼花外柳色如烟飘忽让人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也不能开在春归之前。〔贴(丫鬟)〕莺莺燕燕都成双成对了啊。〔合〕悠闲地凝眸,燕子清脆的叫声明快如剪,黄莺流啭的歌声明媚润圆。

(6)、Withacurvedfront,ahumpedback, 

(7)、黄金无假,阿魏无真。黄金没有(不容易)造假,阿魏无真(容易造假)。

(8)、坐在玉茗堂前,从早写到晚,日复一日,幸得天赐人愿,终于完成了这部情定三生的爱情传奇《牡丹亭》。但愿天下有情人都相爱相守,深情不被辜负,如同这牡丹亭中生生死死,感天动地的爱情一样。

(9)、(5)引自1998年4月9日《文汇报》第七版,《环球时报》1998年7月19日第一版。

(10)、译论|黄勤刘晓黎: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肥皂》中绍兴方言英译策略对比分析

(11)、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12)、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力气太小的人无法承担太大的重量,说话不被人重视,就不要再去劝解别人。

(13)、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

(14)、原文:〔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15)、在汤显祖的《牡丹亭》原著问世400周年的时候,1998年上海昆剧团排演了55出全本《牡丹亭》,由美籍华人、现任美国纽约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陈士争执导。全剧需演将近22个小时,每集演出时间约为三个半小时,用三个下午和三"个晚上演完。六集的标题分别为“惊梦”(“ThedreamInterrupted”)、“寻梦”(“ThePursuitoftheDream”)、“幽媾”(“MakingLovewiththeGhost”)、“回生“(Resurrection”)、“折寇”(“WarAgainsttheMongols”)和“圆驾”(“Reunion”),并以内部演出的形式于6月9日至11日在上海首次亮相。该剧原定1998年7月7日至19日在美国纽约的林肯艺术中心上演两场,演出时所用的英文字幕是在白之和张光前先生这两个译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编。同时还将在纽约举办一天的研讨会,后来演出因故未能如期进行,研讨会是如期进行了。〔5〕

(16)、"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17)、下文是这么译的,柳梦梅对杜宝说:“你以为你很清白吗?错了,你对你的女儿犯下了三宗罪:第一宗罪是你在她活着的时候却让她与世隔离。第二宗罪是她死后你并未回过家,只是找人将她埋葬并建了一个尼姑庵。第三宗罪是当我告诉你我是你的女婿时,你抓我打我,就因为你觉得我很穷。”瞧瞧,句句都是掷地有声的话剧台词。

(18)、一直以来,中国文学典籍英译研究者争论的中心之一就是“由谁译”,即翻译主体的问题。关于汉译英的工作应该由译入语为母语的译者完成的观点在汉学家中间十分普遍,其中原因显而易见。正如英国汉学家格雷厄姆在他的《晚唐诗选》的长序《论中国诗的翻译》中所说:“在翻译上我们几乎不能放手给中国人,因为按照一般规律,翻译都是从外语译成母语,而不是从母语译成外语,这一规律很少例外。”(2)与此观点针锋相对的是很大一部分中国学者的态度,华东师范大学潘文国教授专门著文对格雷厄姆主张进行批评,文章呼吁中国译者应在加强英语语言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理直气壮地从事汉籍的外译工作,这与汪榕培、许渊冲等老一辈为中国文学典籍外译做出不朽贡献的翻译家们的观点基本一致。鉴于此现状,通过对《牡丹亭》不同译本的双关语翻译的译者主体性探析,或可对我们未来戏曲典籍英译提供借鉴方向。

(19)、今天的中国读者可以接触到多个注释版的《牡丹亭》,其中自1963年起就不断修订与再版的徐朔方版本是注解最详尽的一版。但是早年的译本都没能参考徐朔方的成果,包括几个日文版、俄文版和1937年的一个德文版。而近期出版的两个英译本对徐朔方的研究都有所参考。除此之外,在一些文选集中也有《牡丹亭》的部分章节的译文,不值得在此处赘述。

(20)、三是白译本为英语国家媒体的主动译介成果,图书生产、发行、推广模式符合自由市场下以读者为目标的图书推介模式。具体体现在译介作品选择极具中国特色的代表作品,由本土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推介则跟随目标语国家主流媒体,并由国外知名的汉学家、学者撰写书评、发文推介、评论。这给我们的传统文学对外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出路:期待大量西方读者来阅读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是不现实的想法(8),因此,首先在译介之前必须进行精心选择作品,挑选情节吸引人、故事打动人,语言优美流畅的作品,避免包含过多中国式说教和情愫、描绘封建社会非人性非正义场面的作品。之后,在译介过程中更多依托图书出版发行的“本土化”,大胆使用目标语国家本土力量,把选题、策划、印刷和发行放在对象国家和地区,充分与本土学术机构、新闻媒体合作,最大限度地拓展和传播中国文学的影响力。这其中不止包括译者主体的身份问题,还有出版发行问题,以及出版物的合作推广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将陷入自己翻,自己买,自己读,自己研究的死循环,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在戏曲文学这一领域就成了一纸空谈。

4、牡丹亭的原文

(1)、(7)晋武都守李仲文:《搜神后记》卷四:“武都太守李仲文丧女,暂葬郡城之北。其后任张世之之男子常,梦女来就,遂共枕席。后发棺视之,女尸已生肉,颜姿如故。但因被发棺,未能复生。”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冯孝将为广州太守时,他的儿子梦见一女子说:“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来今已四年,为鬼所枉杀。……应为君妻。”后来在本命年的生日,掘棺开视,女子体貌如故,遂为夫妇。事见《搜神后记》卷又见《异苑》及《幽明录》等。

(2)、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喝酒时不乱说话是好样的,钱财上清楚才是有作为的人。

(3)、不过汤显祖的《牡丹亭》属于另一个剧种,即南曲,通常也称为“传奇”。这一术语也指8世纪左右盛行的一种短篇小说,而且这并不能说是巧合,因为这些以写爱情故事著称的短篇小说也往往给后来的南曲创作提供蓝本。与四折杂剧不同的是,南曲是由几十“出”构成的。曾经有人就将杂剧比作短篇小说,而将传奇比为长河小说。中国人更喜欢说的是“听戏”而非“看戏”,事实上南曲与北曲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就体现在“听”的方面。尽管有人认为《牡丹亭》最初是按照汤显祖故乡江西当地的曲调写成,但似乎《牡丹亭》一直都在以昆曲的形式演出。昆曲发源于16世纪中叶左右的江苏昆山一带,靠近当时人口密集与文化活跃的苏州,由魏良辅等天才作曲家继承并发展而成。昆曲以昆山腔为基础,融合了其他三种相近的腔调,这其中就包括江西的弋阳腔。而昆山腔则来源于一种十分接近当今上海话的地方方言。“昆曲”的意思就是“昆”地即“昆山”之“曲”。这些创造了昆曲的音乐家并不属于文人雅士之列,因而关于他们的具体情况留下来的也只有只言片语。

(4)、墙有逢,壁有耳。墙壁透风,隔墙有耳,要时时提防。

(5)、传杜太守事者,彷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6)、——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汤显祖诗文集》

(7)、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寺院里经常有仙客出入,宰相之才的人都出自书斋之中。

(8)、综合上述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国内《牡丹亭》英译研究明显升温,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综述性研究、译本鉴赏及对比研究、翻译策略、文化翻译研究四个方面。这些研究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虽然文献统计《牡丹亭》译本有23种之多,但由于有些译本年代久远,且受众面窄,出版社不再再版,因而在流通市场成为绝版。笔者也尝试在图书馆、网上书店、网上引擎搜索《牡丹亭》英译本,最后只勉强获得汪榕培、Birch、许渊冲和张光前的四种译本。这一客观事实使得《牡丹亭》英译研究对象略显单多为汪榕培、Birch、许渊冲和张光前的四个译本,忽略了对其他译本的探究。

(9)、(1)开展译本流传程度调研。调查内容包括译本流传的时间、地域、出版发行次数、译本在国内外馆藏情况等。这对研究者搜集译本信息,展开译本研究大有益处,解决了研究译本略显单一的问题。

(10)、(蝶恋花)〔末(2)上〕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施行(16)正苦,报中状元郎。杜丽娘梦写丹青记陈教授说下梨花枪。(18)柳秀才偷载回生女。杜平章刁打状元郎。(19)

(11)、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宁可别人对不起我,不要我对不起别人。

(12)、总之,这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十六岁少女的奇异故事,她因为不能与梦中爱人共欢云雨之事而亡,三年之后又还魂再生,这个故事是对那些禁锢思想又忽视情欲力量的理学家的一种批判与惩罚。沈德符(1578—1642)曾记载,《牡丹亭》一面世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使《西厢记》也黯然失色。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从相遇到受阻再到团聚的情节设计是两部戏剧的共通点,而社会礼教的束缚与追求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只是隐约地体现于字里行间。相比于原型故事,《西厢记》已经剔除了违反礼教的内容。而《牡丹亭》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幻梦剧,把反礼教反理性的精神发挥到更高层次,甚至可以与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相媲美。作为中国古典戏剧最优秀的剧目之《牡丹亭》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当然和它富有诗意的抒情色彩有关,但更不能忽略了它字里行间洋溢出的对青春活力的赞美,以及作者不遗余力精心设计的故事结构,使得浪漫情怀之外更添诙谐幽默。

(13)、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凡事要有节制,适可而止,这样一辈子也不会遭到耻辱了。

(14)、韩娟首先从翻译的方向性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争议入手,介绍了翻译方向性的命名,并通过引用谢天振、许钧、吕世生、Pym、Snell-Hornby等中外学者的观点,回顾了学界对于翻译方向性是否会影响翻译质量这一问题的讨论。接着,韩娟指出,目前国内外对于翻译方向性的研究均或多或少忽视了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与形成问题,这也是该研究的出发点。

(15)、原文节选: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16)、(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萃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7)、汤显祖的曾祖父以他的四万余册藏书而闻名于世。书香门第出身,汤显祖自幼便显露出文学天赋,他于1575年出版的诗集里就包括了一首他十一岁时的诗作。青少年时代的汤显祖曾师从罗汝芳(1515—1588),后者对他一生的思想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罗汝芳所属的儒家学派主张儒释调和论,其核心理念是个人良知为唯一的精神道德准则。1569年,罗汝芳受到当时刚刚担任首辅的张居正(1525—1582)的召见,罗对后者的厌恶使得这次会面十分不愉快。而汤显祖也同老师罗汝芳一样,拒绝张居正的笼络,这也是为什么汤显祖直到张居正去世的次年(1583年)方才考中进士。

(18)、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检索的《牡丹亭》翻译为主题的有效文献118篇为研究样本,从发表动态、期刊发文量和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9)、传杜太守事者,彷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20)、biào yǒu méi , qǐng kuāng xì zhī 。 qiú wǒ shù shì , dài qí wèi zhī 。

5、牡丹亭原文及注释

(1)、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人一条命,胜过建一座七层的佛塔。

(2)、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同你(有修养的人)一席话,胜过读了十年书,受益匪浅。

(3)、本研究主要工具为NoteExpress软件、Bibexcel软件和Ucinet186软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利用NoteExpress软件对有效检索的118篇文献进行信息提取,获取文献发表的年份、期刊和关键词。其次,统计分析所需的期刊载文量、年份和高频关键词。然后,选择词频≥200的关键词,运用Bibexcel软件得出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最后利用Ucinet软件中的Netdraw画图工具对《牡丹亭》英译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作共词可视化分析。

(4)、SometimesItripandspiraldownthestreet

(5)、Torolldownthestreetlikeaball.

(6)、陈士争的演出本(全剧6本55出演出时间为19小时)于1999年7月7日至25日在林肯中心艺术节时上演三轮(第一轮为7月7日至10日,第二轮为7月18日至20日,第三轮为7月23日至25日),演出地点是纽约拉瓜底亚中学的多功能音乐厅(LaGuardiaConcertHall)。演出使用的服装、道具和布景是1998年在大陆定制并运去的,21名演员和12名乐师则分别选自大陆和旅美华人。演出的音乐厅共有965个座位,第一天演出时有600多名观众,演出过程中走了几十人,后几天演出时人数有所增加,观众反映也比较强烈。该剧组还将于1999年11月参加巴黎艺术节的演出,并将在澳大利亚等国巡回演出。

(7)、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人情面子象水一样可分高下,世界上的事象天上的云一样变化无常。

(8)、Withcandlesburningbright,

(9)、前言《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

(10)、 LI: Rubbish! I called for Dame Li,

(11)、 摽biào有yǒu梅méi , 其qí实shí七qī兮xī 。 求qiú我wǒ庶shù士shì , 迨dài其qí吉jí兮xī 。

(12)、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该曲牌演唱的。

(13)、“前山低坬后山堆,驼背;牵弓射弩做人儿,把势;一连十个偌来回,漏地;有时跌做绣球儿,滚气。”

(14)、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养儿子不教育就像养了一头蠢驴一样;养女不教育的话就像养了一头猪。

(15)、文献资料来自中国知网总库,检索主题为“《牡丹亭》”并含“翻译”,跨库选择保留了期刊、教育期刊、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四个选项,采取高级检索模式,对2000—2017年间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156篇论文。为保证研究资料的代表性和有效性,人工筛除与《牡丹亭》英译研究相关性不强、无关键词或侧重文化鉴赏等方面论文38篇,最终获得有效检索文献118篇。

(16)、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结交朋友应该找超过自己的人,和自己差不多或不如自己的人不如不交。

(17)、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18)、南安太守杜宝,有个小姐,叫丽娘,喜欢踏青赏春。

(19)、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动口不如动手去干,求人不如自己亲自去办。

(20)、bringbackeveningshowersinthewesternhills.

(1)、译论|袁丽梅:全球史视野下的翻译史研究——关系梳理与参考借鉴

(2)、一是白译文发表的时间较早,占得先机。早在1972 年,白之在 Grove Press 推出的《中国文学集(2)》(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ume 2:From the 14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 ) 在“明朝”这一目录之下,白之将汤显祖《牡丹亭》冠之以“明朝戏剧的杰作”,并选译了《闺塾》《惊梦》《写真》《闹殇》四出。自此,《牡丹亭》出现在美国大中学校师生的视野之中,成为不断阅读、品评的对象。到 1980 年全译本的出现则将《牡丹亭》的译介推向新的高度,白之在全译本的翻译中不仅对之前的译文进行了大量修改和优化,在曲牌名、唱词、用典等方面也调整了翻译策略。其后几十年,英语世界诸多中国文学研究者将白译本《牡丹亭》作为权威英文参考资料。白译本在英语国家逐渐经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