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征的明言
(1)、译文: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3)、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鲁迅
(4)、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5)、译文: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6)、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势解》
(7)、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勾结突厥寇犯山东。魏徵见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功绩不如李世民,于是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李建成听从魏徵的建议,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8)、太宗对梁公说:“用铜当作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我把这三种镜子当作宝贝,用来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9)、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29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毛泽东主席一生酷爱读史,尤其青睐二十四史,“一篇读罢头飞雪”是他对二十四史的感觉。
(10)、格言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这句话阐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11)、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12)、“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现在也有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意思一样。
(13)、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
(14)、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15)、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6)、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17)、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9)、对于唐太宗李世民,因为玄武门之变的污点,所以十分重视自己的名声,想要塑造明君的形象,这也是其可以虚心纳谏的重要原因。但是,魏征把生前劝谏的材料交给了史官褚遂良,大有揭李世民老底之嫌,万一劝谏的材料有什么负面的东西,显然不利于唐太宗圣明君主形象的塑造。
(20)、格言大意: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2、魏征名人名言的句子
(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收,非不获兽,明年无兽。
(3)、译文: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4)、长孙皇后道:皇上,惟有明主出现,臣子才敢直言不讳。唐太宗一听转怒为喜:如此,吾明主耳!
(5)、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
(6)、(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7)、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魏征传》
(8)、格言大意:尺虽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9)、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10)、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1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
(12)、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窦建德率军来支援王世充。五月,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并将其生擒。魏徵得以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用魏徵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
(13)、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14)、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
(15)、
(16)、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17)、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汉书·食货志》译文: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王昶传》译文: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18)、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19)、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鲁迅
(2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3、魏征的诗句 名言
(1)、格言大意: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懂得“礼”啊。后人常用这句话说明“礼”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
(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李斯)
(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4)、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5)、格言大意:才干因为使用而不断增进;思想因为疏导而不穷竭。这句话是说,人的才干和思想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能得到增强和提高,如果没有实践的激发,才思就会枯竭。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7)、格言大意:大海不嫌弃任何水流,因此能成就它的大;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因此能成就它的高。这两句话说明,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能计较细微小事,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和高山一样的气度。
(8)、具体来说,两件事促使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下令砸掉魏征的墓碑,
(9)、常沉静,则含蓄义理深,而应事有力。故厚重、静定、宽缓,乃进德之基,亦养寿之要。
(10)、●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原来藏着那么多名人素材!
(11)、▍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图文、音视频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12)、译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13)、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14)、译文: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15)、在一代名臣魏征死后,唐太宗悼念他时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盛衰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是一句被后世广为传诵的名言,但这里有不准确的地方,唐太宗其实不是以魏征为镜子,来察看自己的得失,他借鉴的镜子其实是隋炀帝杨广。魏征不过是位目力奇准,又敢于校正太宗过失的好监督而已
(16)、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17)、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
(18)、“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也有人说和“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一样。
(19)、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20)、译文: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4、魏征的警句
(1)、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2)、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3)、格言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这两句诗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勤俭和奢侈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教训,成为警世名言。
(4)、●作文如何得高分?收下这份作文结尾集锦吧!
(5)、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6)、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7)、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8)、格言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这句话从人之常情着眼,来说明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的必要性。
(9)、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1)、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鲁迅
(12)、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13)、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鲁迅
(14)、唐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徵随李密归降李唐。而李密部将李勣尚且占据着李密原来管辖的领土,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 李密投降李唐,李勣自己占据这么大的地方不知何去何从。魏徵毛遂自荐,请求安抚山东,到黎阳,魏徵作书与李勣,劝李勣投降。李勣于是派遣使者至长安,将献城的功劳都归给李密,然后押运粮草到李神通那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juzi/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