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精选李清照的词风被称为135句文案

精选李清照的词风被称为135句文案

李清照的词风

1、李清照的词风变化

(1)、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2)、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3)、(没事闲来浅酌)别问怎么了,伤春悲秋不行吗?反正就是愁绪绵绵,借酒消愁不用多,浅浅喝已深醉。

(4)、诗词的语言必须具备精炼凝重的特点,在短小的篇幅中蕴含丰富的内容,体现出诗人的感情。例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仅用33个字就细腻地概括了词人热爱自然界美好事物的心理。其中“肥”、“瘦”二字,极其精炼地概括描绘出春末夏初风吹雨打之后,绿叶繁茂、红花凋零的景象。李清照词的语言既经锤炼而又清新自然,不受前人约束。

(5)、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6)、因此……小印甚至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张爱玲是不是李清照转世而来的?!

(7)、张爱玲则处于抗日战争,国共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四处战争不断。生于乱世,两位女性对于家国的关注度却大相径庭。

(8)、比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9)、李清照并没有像古代普通女子一般,忍气吞声,了此残生。她发现了张汝舟的官职是靠行贿得来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妻子告发丈夫是要入狱的。

(10)、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

(11)、李清照当年写这首诗,也是有感而发。靖康二年时,金兵入侵中原,赵宋王朝被迫南逃。不久,李清照的夫君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之职。在一天夜晚,城中爆发叛乱,厮杀惨烈。谁知,身为知府的赵明诚竟然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对于丈夫赵明诚的行径,深感耻辱;路过乌江之时,感叹项羽的悲壮之举,遂写下此诗。

(12)、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13)、渲染柳色的烟雾渐渐地浓郁,笛子还吹奏着《梅花落》的怨曲哀声,究竟谁能知道还有多少春意?正当元宵佳节日暖风和天气,转眼间难道不会有骤降风雨?有人来邀请我参加这般宴会、驾起宝马香车来接,被我谢绝。

(14)、(这梅花开得好,我们喝一杯)冬日正好,寒梅已绽。上天定是对梅花有所偏爱,才让今晚月色如此皎洁,玲珑剔透,为这不与群花比艳的梅花干一杯!

(1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6)、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17)、这是宋朝文坛的普遍观念,所以就形成了诗风和词风上的巨大落差。

(18)、胡兰成是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年长张爱玲15岁,阅历丰富,颇有才华。而且性情别致多趣,能读懂张爱玲的人和文。他们相识后很快坠入爱河。

(19)、(还是想你,独自喝酒)重阳本是和亲人团圆,赏菊吃蟹登高之日,可丈夫不在身边。思念,也只能一个人对酒黄昏,任黄花在风中孤寂,消瘦,其实我更甚之!

(20)、(想家了,喝酒)南方的春天来得早,换上春衫,心情也好,只是日夜思乡。如何不惦记故乡呢,除非醉了,也许会短暂的忘记!

2、李清照的词风被称为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句,李清照在追思曾经的楚霸王项羽。李清照想起项羽的精神气节,对比于宋朝当权者苟安懦弱的做法,为宋朝当权者深感耻辱。很多人说项羽是一介莽夫,其实不然。在李清照看来,项羽是一个伟大的英雄。项羽无愧于男儿七尺之躯,无愧于江东父老所托,最终赴死相报!对于江东,项羽不是不能过,不是不愿过,也不是不想过。李清照以一个“不肯”过的神来之笔,将项羽当时的精神气节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项羽而言,“士可杀不可辱”,死有何惧?

(2)、李清照处于风雨飘摇的北宋末年。经历了家破人亡,丈夫死去,自己又四处漂泊,无依无靠。

(3)、随后开始了14年的隐居生活,在青州的生活是两人最安逸最愉快的时光,他们不在关注政治而是致力于金石文物的收藏继续撰写《金石录》但十几年间,朝廷的政治格局又在逐渐发生变化,蔡京被逐出政治舞台,赵明诚再次重返仕途,先后出任莱州和淄州知府,这期间夫妻二人开始两地分居,饱尝相思之苦。

(4)、心爱之人等候在榻上,自己却不着忙,换上了轻薄的睡衣,冰肌玉峰若隐若现,情趣盎然,令人浮想联翩。一切都很满意后,词人才依偎在夫君身侧,在他耳边缠绵呓语,含情脉脉。

(5)、(1)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永昼:漫长的白天。

(6)、(喝酒会迷路)春日游玩,甚是开心,喝点小酒,兴尽醉归,迷失方向,活脱脱的调皮少女在藕塘里作乱。

(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8)、到如今形象容貌十分憔悴,乱发像风吹雾散也懒得梳理,也懒得夜间出去看灯了。倒不如偷偷地守在帘儿底下,听听外面别人家的欢声笑语。

(9)、18岁时,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赵家更是显赫,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后官至宰相,这一切都让李清照早年置身于“养尊处优”的环境里,所以就更显娇贵。

(10)、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1)、九百多年前的李清照在遇到渣男后,宁愿坐牢,也不继续纠缠下去

(12)、纵观李清照词作,从朝代背景、创作题材、生活体验、思想情感、写作手法、艺术风格上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与后期。前期作品,多为反映闺中生活与思想感情,题材多为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感情真挚、丰富、含蓄、细腻,语言简洁、清新、优美,有一种不假修饰雕琢而又不失华丽的"芙蓉出水″的自然和谐生动之美。实属难能可贵。后期作品,转而以写伤时念旧、怀乡悼亡为主,自靖康之后,战乱动荡、家庭变故、生活孤独无助,在作品中表达了忧郁、感叹、哀愁、寂寞、惆怅、悲伤的思想情绪,也是她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13)、早年的她“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在在池边嬉戏的画面。

(14)、后期词的风格特点-以对比的手法抒写故国之思和流亡之痛:

(15)、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百家讲坛》、《故事中国》

(16)、公元1084年3月13日,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她的名字取自王维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表达了他父亲留下清明照千秋的美好愿景,在渊博家学的熏陶下,李清照自幼博览群书,琴棋书画无不通晓,再加上她天资聪颖,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大弟子晁补之很欣赏这个小姑娘的诗词,又是一个年少成名的“别人家的孩子”啊!

(17)、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18)、译文:落日的余晖像熔化了的金子,傍晚的云彩像围合着的明月,如今这一个劫后余生的人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

(19)、晚年悲惨孤独时:“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0)、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所谓“别是一家”,是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它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意即它不仅要像诗那样分平仄,而且要讲究音律。

3、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1)、在传统的环境中,不得不说家世显赫对女子的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更加让李清照感到悲痛的是,同一年秋天赵明诚染病,不幸离世,留下李清照一个人在乱世中颠沛流离。所以李清照的晚景非常凄凉,幸好她足够坚强,一改少女时代“大小姐”的乖张任性,开始关心天下,屡有诗作讽刺现实。

(3)、一位书评家评价张爱玲:“假令她沉潜光耀于当时,……或者辗转内地,吃上几年辛苦,给生命加强一点受过折腾的活力,……或许将成为一代奇迹也未可知。然而,虚名,躁进,葬送了她的才华……”

(4)、《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李清照词意国画李清照词不以辞采取胜,而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意。”通俗中见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艺术风格,达到朴素之美的境界。例如《声声慢》开头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具有独创性,做到了自然朴素,不见凿痕。尤其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心理刻画,全用白描手法,正是李清照词语的生命力之所在,是李清照词被后人吟咏不哀的主要原因。

(7)、悠然的时光总是短暂,两人成婚不到一年,李父和赵父便因为政坛的新旧d之争成了死对头,李父被革职被提拔发配到广西,这样一来李清照在赵家的处境就有些艰难了,婆家的人都不怎么待见他好在赵明诚一心一意敬她爱她。

(8)、李清照和赵明诚才子佳人的故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么凄苦的词很多人都以为是李清照思念赵明诚。而事实上,这首词是写于她与第二任丈夫离婚之际。

(9)、这两首《如梦令》应该是她最无牵无碍的少女时光,没有忧愁,都是快乐!

(10)、其实这是时代文风所决定的。这种对诗和词不同功能、不同气质的认识不仅仅是李清照如此,在那个时代实则是主流。欧阳修的诗,和他的词也是完全不同,对比同样鲜明。

(11)、“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是那样缓慢。一个人若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担心白天总也过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畅。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12)、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13)、(3)李昌燕. 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张爱玲与李清照之比较(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v.No.20306:147-1

(14)、“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变革……”

(15)、从李清照遗存下来的小像可以看出,她确实是有几分姿色的,但并非“人比黄花瘦”,甚至有些丰腴。

(16)、此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17)、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18)、李清照的词风也由原先的洒脱飘逸变成了幽怨凄苦许多离愁佳作,也是这一时期有感而发并这个是奠定了她婉约派词宗的地位,比如《一剪梅》‘才上眉头,却上心头’可见她当时愁苦的心情,再后来赵明诚把李清照带在身边,夫妻二人终于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19)、在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和李清照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她们有着同样令人羡慕的才华,但可惜的是同时也在感情上屡不顺利。虽然相差了800多年,但两人的共同之处又实在太多。

(20)、暮晚起风,天空下起了雨,洗尽了白日的暑热,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弹完笙簧,又对着镜子梳理了容妆。

4、李清照的词风前后变化

(1)、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2)、后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使瘦弱的李清照遭受着身心的双重摧残和折磨,这样的后半生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时她主要表达国破家亡的凄楚心境以及对丈夫赵明诚的深深悼念。后期作品风格凄苦哀婉,深沉忧愤。  

(3)、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新婚时期的甜蜜幸福,逃亡时期的正气凛然,中年时期的孤独愁苦,晚年时期仿佛看淡世事。

(4)、而且,她成名太早,确实有许多“为赋新词强说愁”之作,直到“靖康之变”之后,李清照的词风才逐渐变得深沉、浑厚。

(5)、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6)、当十八岁成为新婚少妇后,“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她那女儿家的娇羞印入我们眼帘中。

(7)、《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8)、李清照的词越读越爱,李清照这人越了解越崇拜。

(9)、显赫的家世,童年的不幸,父母对她截然不同的影响和教育,使得张爱玲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10)、(3)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这是个古老的节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11)、无独有偶,民国才女张爱玲这也这样的一位人物。可以说是在现代著名作家中,她是唯一真正具有贵族血统者的人。

(12)、而政治不敏感的张爱玲却在乱世之中始终追求着个人的安稳。她与“汉奸”胡兰成成婚,并在婚书上写下“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相比起李清照的气节,张爱玲更像是始终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追求着那一份“但求个人现世安稳”“苟全性命于乱世”。

(13)、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14)、可让李清照没想到的是,一年后赵明诚因扛不住压力,弃守江宁独自逃跑了,置一城百姓于不顾,这让李清照很伤心,所以乘船路过乌江时,李清照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15)、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后师承苏轼,也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而她的母亲王氏,《宋史》中说她“善属文”,且王氏家族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大氏族。

(16)、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7)、之后赵明诚被任命为湖州知府赴任路上感染疟疾不久后便离世了并留下遗言让李清照保护好这些文物并完成《金石录》的撰写,46岁的李清照再次踏上了颠沛流离的逃荒之路,一路上她孤苦无依唯一支撑她的就是这些文物和对丈夫的思念。

(18)、所以李清照从小就饱读诗书,精通古文,曾受到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大力称赞。

(19)、此首词作表达的是少女伤春的情怀。惜花伤春常成为历代作家的一种思想寄托,也总是孕育着作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整首词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清晨起床后的一个生活片段。前两句是回忆昨夜发生的事情――风声雨声,因为牵挂风雨中花儿的命运,无心睡眠,只好喝酒解愁。一夜都在担忧此事,所以早早起来,尽管残酒还未消,就急忙问屋外的海棠花如何了,丫鬟说“海棠依旧”,原来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关心花儿命运,其实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的情怀。  

(20)、.这首词是在国亡、夫丧、孀居的背景下创作的。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苦,在作者笔下如开闸之水,翻滚、奔流、咆哮!词的起句连用七组叠词,打造空前绝后的词式、格调、字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心中愁苦、悲伤、寂寞、煎熬!一十四字重叠,一十四字诉泣,一十四字是泪,一十四字滴血!启下"最难将息″,直接"晚来风急″,再续"正伤心″、"憔悴损″、"有谁堪折″?往下"独自怎生得黑″,"梧桐细雨″"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句句表达,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层层强化,言为心声,字字句句声声泪,愁恨交织,血泪模糊,苦断九回肠!这是李清照后期词作的杰出代表作。既是她的也是宋词的绝作,足以称为不朽之作!

5、李清照的词风以什么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1)、这是她寓居金华的一首写景诗,写景大气开阔,气吞山河,悲江山难守,留予后人去忧愁。这种江山之愁,世事之忧,并非粉饰,而是李清照本人的性格底色。

(2)、.再从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醉花阴》、《如梦令》、《一剪梅》中,鉴赏其不同的艺术风格。

(3)、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4)、李清照的早期生活比较无忧无虑,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5)、在此期间,李清照因思念赵明诚写下了很多诗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一剪梅》:

(6)、(4)杨小梅. 李清照与张爱玲后期创作之比较(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No.8103:29-

(7)、她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为后“苏门学子”,官至礼部员外郎。

(8)、而另一位却仍旧囿于自己的小天地,难以在文学上有更大的突破

(9)、她用柔和的话语抓住最本质深入的点,触动我们最心底的那根弦。

(10)、(1)简书:人物/李清照与张爱玲:跨越时空的惊世才女

(11)、绛红薄绡的透明睡衣朦朦胧胧,香酥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有阵阵香气涌出;偎在夫君身边轻声耳语,浅笑朱唇:今晚的竹席可真凉快啊!

(12)、说起古代的才女,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李清照的名字也不奇怪了。

(13)、1155年,李清照与世长辞终年71岁,佳人已逝,光芒却如繁星永存,前半生幸福明媚,后半生颠沛流离,她是千古才女,是怼人高手,是爱酒赌神,也是避不开乱世流离的可怜人,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词自然清新不拘一格,胡适评价她是宋代女文豪,容肇祖说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天才的女子而她身上闪耀的独立女性光辉,也正随着时代,不断被人关注,提起李清照,你最先想到的是哪句词呢?

(14)、在李清照看来,做人要顶天立地,面对死亡亦要坦荡无惧。

(15)、直到1140年,宋金和议,生活才安稳下来,她在杭州定居,为了帮赵明诚完成《金石录》她四处奔走将其中的疑问一一核实订正,《金石录》完成出版后享誉盛名成为研究中国金石必读之作。最后的心愿已经完成她就开始借酒消愁,写下那首《声声慢》人生的最后岁月里孤苦无依的心情又有几人能懂呢?

(16)、但是到了1127年,靖康之变以后,李清照的命运便开始急转直下。同一年赵明诚丧母,去往江宁奔丧,因金人大举南侵,他临危受命,负责镇守江宁。

(17)、《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8)、难以忘怀在汴京繁盛的那段日子,闺门中的妇女多有闲暇游戏,记得特别偏爱正月十五那天,头上戴插着翠鸟羽毛的帽子,还有用美丽的金线撵成的雪柳,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

(19)、当时的普遍认知诗是文学的正统,是用来反映宏大主题的,诗风必须是雄健的。而词则是娱乐为主,表现个人小情怀、小情感的,必须是阴柔的。苏轼打破了这种界线,他的词里有一部分反映较大主题,也比较豪放。但即便是苏轼,他的诗和词,也体现了这种认识,他不用诗来反映小情感,而他的词更多的是反映小情感的,只有少数几篇写得有“诗”的风格。

(20)、易安体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用浅俗语,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

(1)、李清照最快乐的时光,当是赵明诚被罢官后,幽居在青州的那10几年,夫妻二人效仿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2)、《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3)、两位在当时时代里掀起风波的才女,以自己独特的笔调与才情在后世与当世拥有了一批坚定地“粉丝儿”。

(4)、等到结婚后,两个人都发现自己受骗了。张汝舟发现李清照没有自己想想的富有,而李清照也发现张汝舟只是为了骗取自己的钱财,所以两人关系日渐冷淡,最后到了拳脚相加的地步。

(5)、李清照的词风虽然在初期婉约清丽,但在后期,她的愁绪不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在经历了奔波、流亡之苦后,更多了一份乡关之思,身世之苦。

(6)、(清冷孤寂,何不沉醉)久居南岸,如今只有自己孤单一人,思乡更甚,思人更甚,秋深霜冷,连阳光都萧瑟凄凉,团茶苦也比不得思念之苦,不如醉去。

(7)、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8)、胡兰成当时政治上投靠汪伪政府,在私生活上也是一位花心男人。在与张爱玲的相爱之前,已有两次失败的婚姻,而且他与舞女、寡妇、护士等都有暧昧关系

(9)、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10)、本词抒写了作者在一个秋日黄昏的独特感受。开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的使用哀怨缠绵,极力渲染词人的凄切寂寞的心境。继而词人选用特定意象来抒情:“过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作者的愁情与这样的残秋之景达到了完美交融,最后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天抢地,浓重的“愁绪”铺天盖地而来。整首词的风格是深沉哀婉,将作者晚年饱受国破家亡的离乱之苦和寂寞、凄苦的哀愁准确而深刻地表达出来了,堪称李清照晚期代表作。  

(11)、然而她刚离开不久,归来堂就毁于兵乱,余下的文物也不知所终,逃亡路上李清照流离失所,跌跌撞撞又遇上叛军四处劫掠,差点丧命。曾经安逸的生活一去不回,如今国破家亡,只能错认他乡是故乡,即便胸中激起了满腔的爱国热忱,身为一介女子也无能为力,只能写下《临江仙》,春天应是万物生长但李清照却凋零憔悴,漫天的飞雪,除了感到寒冷,再也没了踏雪寻梅的心情。

(12)、但可惜的是,总是遇不到一个正直而高尚的男性。

(13)、“没伞的挨着有伞的人走,靠得再近也躲不过雨,反淋得更湿。倒不如躲得远远的,就是无伞也有雨过天晴的时候。即使不靠近,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阳光天地。”

(14)、所以从诗作方面来讲,李清照的男性气质表露无遗,但为何词作却“凄凄惨惨戚戚”,女性化的细腻婉约跃然纸上?难道是她的性格分裂?

(15)、她的父亲张志沂也很有才华,不过并没有太大的志向,是浪荡富家少爷的形象。

(16)、但张爱玲对胡兰成百般体贴,一往情深。胡兰成亡命天涯时她不离不弃、誓死追随,但胡兰成依然不知悔改,同时和很多女人一起交往。

(17)、这首花间词是李清照笔下极少数的“纵情”之作,大多数时候李清照都比较多愁善感,这也源于她婚后与赵明诚聚少离多,结婚后的第三年,李清照因被父亲的案子牵连,不得不回到明水故里,此后他们异地整整三年。

(18)、“靖康之变”后,赵构继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宋开始。次年三月赵明诚南下奔丧,后又在去湖州上任的途中突患病离世。建炎四年春,李清照独自一人辗转流徙到浙东一带,后到达衢州,后又至越(今浙江绍兴),借住时段,书画悉数被盗,最后抵达杭州。漂泊无依的生活使李清照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绝境,无奈绝望之中再嫁,后又离婚。在怀着对去世亲人的无尽痛苦思念和对故国家园难归的无限绝望中,在极度的凄苦悲凉中,离开了人世,享年73岁。  

(19)、这就是一代才女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之间的全部故事,结局实在令人唏嘘。

(20)、(喝酒也清醒)昨日狂风暴雨,游玩出不去,打牌没搭子,喝酒吧,有点多,睡一宿酒劲还没过,但不耽误我纠正你的错误,记住,那是绿肥红瘦。

(1)、李清照经历了北宋和南宋政权的更迭,经历了南渡的流亡生活,反映在她的词作上,往往把北宋昔日的繁华和南宋今日的苟安放在一起,表达深切的故国之思和流亡之痛。

(2)、12月的时候,青州发生了兵变,李清照在无奈之下,只得前往江宁去投奔丈夫。她收拾家当装满了15辆马车,适逢乱世,要走1000多里才能到达,途中多遇险情,甚至被围困镇江。

(3)、这首“香艳”之词,就是李清照新婚之夜所作,词风露骨,情意绵绵。

(4)、张爱玲之所以与李清照的差别如此之大,或许正因为那句众所周知的话:“啊,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了,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5)、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6)、在她16岁时,就写出了后世广为传颂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诗不仅写出了对海棠花的怜惜,更写出了她细腻敏锐的诗意与才华,当时文人“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怀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语,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8)、18岁的李清照和21岁的赵明诚在汴京成婚,门当户对的两个文艺青年志趣相投都喜欢读书写词收集金石字画,在一起可谓是灵魂伴侣。但赵明诚在写此方面远远比不上李清照,那年重阳节赵明诚在太学读书不能回家,李清照就写了首《醉花阴》送给他,以表思念,赵明诚读后闭门三天填了五十首词再把这首《醉花阴》参进去一起送给朋友鉴赏,朋友读后说,只三句绝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李清照的那三句,赵明诚感慨作词还是他老婆更厉害。

(9)、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她将国运与个人命运结合,后期所作的诗词也更加开阔。行至乌江,忆及国破流亡,想到自己的丈夫竟然临场当了逃兵,她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而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早年出国留洋,学习西方的油画艺术,朋友中不乏徐悲鸿、蒋碧薇等名人,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新派女性。

(12)、其实在李清照真正表现爱情的词作中,主要是写与丈夫的感情。因为和丈夫两地分居,不少作品表现了对丈夫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丈夫的不舍相思。这些爱情的表白,在那个封建时代,是勇敢冲破封建礼教的爱情宣言。  

(13)、一位在自我,家庭之中走到了自我之外,关注更大的外界

(1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5)、《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