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其二【文案121句】

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其二【文案121句】

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其二

1、

(1)、zuóyèjiāngbiānchūnshuǐshēng,méngchōngjùjiànyīmáoqīng。

(2)、一千六百多年后,他的最有影响的继承者、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发扬者、唯一非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的南宋学者朱熹,便是一个集智者和仁者一身的典范。

(3)、观书有感其二全诗译文: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4)、曹雪芹在《红楼梦》的《临江仙·柳絮》中写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可以看出,一旦时机成熟,人们便可以借助其他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

(5)、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6)、朱熹是继孔子之后,最著名的中国传统主流学术思想的代表。他是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书法家和诗人。

(7)、《观书有感》其一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8)、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9)、《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学者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景喻理,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事说理,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10)、观书有感其二全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1)、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的意思注释

(12)、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顺漂。

(13)、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14)、第二首诗也是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艨艟”也写作“蒙冲”。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15)、zuó yè jiāng biān chūn shuǐ shēng ,méng chōng jù jiàn yī máo qīng 。

(16)、其意指读书领悟道理的过程。当读了大量的书籍中的思想与观点的积累后,就好像是艘大船停泊在浅滩中,有了一场大雨的机缘,江水大涨,在水力的辅助下船就能轻松移动。思想和观点,有了名师的指点或指导,开悟也就轻松许多。顿悟,有时来自于机缘的巧合。这也说明,事物从量变至质变,需要积累,也需要在特定时间和背景机遇下完成。

(17)、诗中的方塘,指的是在福建尤溪城南郑安道的住所。郑安道,是朱熹父亲的朋友,曾拜金紫光禄大夫。而“鉴”在古代则指的是镜子。

(18)、而且,我们木头马的这本书还配有免费的有声伴读,一文一码,专业配音员深情朗读,给你身临其境般的听觉盛宴!

(19)、而我们今天要谈的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经典之作《观书有感二首》。

(20)、平时如在浅水中行船,需要众人费力推动,一不小心就会搁浅。但昨夜大雨滂沱,春潮涌动,艨艟巨舰如同羽毛一般轻易浮了起来,自由自在地在中流飘行。泛溢的春水是基础,是动力;而巨舰是思想,是行为。

2、

(1)、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2)、xiàngláiwǎngfèituīyílì,cǐrìzhōngliúzìzàixíng。

(3)、这是一首借助形象喻理的诗。这首诗用水上行舟做比喻,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之力,到后来探得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这首诗讲的是读书的方法,但无怎样读书的影子。用一种比喻的方法,通俗的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

(4)、cǐ rì zhōng liú zì zài xíng

(5)、如在思考或创作的过程中,一夜春雨便是过往的积累,忽生的春水如同勃发的灵感,从需要费力推移到自由行驶的大船象征着苦苦追寻后豁然开朗、一气呵成的成果。这简直就是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中国古代升级版本嘛,涵义更广泛,道理更深刻,表达手法更艺术,而且早了八百年呢。

(6)、朱熹流传下来的诗词不多,大约只有不到40首,但其中与水相关的占了一半左右,尽显他智者的灵动之气。这两首《观书有感》既是写景,更是借形象来说理,让人在生动的比喻中恍然而悟,体味朱子的读书和治学思想。

(7)、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这是组诗的第二首。

(8)、观书有感其一全诗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9)、即使是朱子,毕竟也年轻过吧。比如他诗中的“半亩方塘”,便是真实存在的风景。朱熹出生于福建南剑州尤溪县城南公山之麓,即父亲好友郑义斋的馆舍中,并在此居住到七八岁时。

(10)、实际上,这首诗告诉我一个道理,那便是时机的重要性。

(11)、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蒙冲一作:艨艟)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2)、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朱文公文集》。

(13)、朱熹逝世后,当地县令在他的出生地建起祠堂,祭祀他和他的父亲。后来宋理宗亲自赐额,在此建立“南溪书院”,明清时又屡有修缮扩建。半亩塘亦经疏浚,并筑“活水亭”于其上,向来往的人们昭示着朱子的思想境界。

(14)、蒙冲: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15)、第二首诗同样也是借景象说理,但其景更虚,其理更著。“艨艟”亦作“蒙冲”,是外蒙牛皮的古代战船,当时可谓“巨舰”了。

(16)、《观书有感》其二原文: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7)、艨 艟 巨 舰 一 毛 轻

(18)、(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顺漂。

(19)、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20)、本书收录有112首古诗词、15篇文言文,以及1首毛泽东的现代诗。

3、

(1)、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

(2)、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扩展资料观书有感其二是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艨艟”也写作“蒙冲”。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3)、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4)、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5)、院中有池塘,其父朱松亦有词写道:“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这个澄澈如鉴、照映着天光云影的方塘,应当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许朱熹幼时读书之暇,池边便是最好的休憩、游戏之所。这个池塘在他的诗中确立了永恒的地位,象征着有源头活水的清明之境。朱熹的学术生涯也由此出发,伴着大江春水,浩浩荡荡,奔腾前行,最终作为一条主脉注入中国思想史的海洋。

(6)、méng chōng jù jiàn yī máo qīng

(7)、正是由于河水的上涨,庞大的战船才能在水上,如同一根一毛一样轻飘。要是在以往,即便人们花费很多力气也是徒劳,巨大的战船根本是无法移动的,而今天却能在水中自由地移动。

(8)、人虽然渺小,但是如果充分发挥并恰当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便可以取得斐然的成就。《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巧借东风便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9)、在工作中,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而是需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和创新思维。

(10)、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11)、朱熹是宋代大儒,程朱理学的积大成者。理学从宋代开始,就成为官方的主流政治哲学。朱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理学也成为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流派。朱熹的这两首诗都挺有名,特别是第一首,常常被人引用。用来比喻做学问,学知识要不断的更新,不能囿于成见,固步自封,要不断的吸守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才能使得学问更加精湛,与时俱进。如果没有新的源头活水的注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一旦凝固,就会走向死亡。

(12)、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13)、观书有感其一全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第一首诗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15)、这两首叫做《观书有感》,可见,诗中的形象,未必是作者见到的形象,而是作者在读书时心中想到的景象。我觉得,写第一首诗的时候,作者大约在读二程的书。比如《伊川先生文集》《经说》《周易传》等。

(16)、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17)、“清”和“活”之间,是结果和原因的关系,不仅在读书治学方面,在社会、文化等层面也有指导意义。如从理学角度,还可看作是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从艺术角度的诠释。

(18)、这两首叫做《观书有感》,可见,诗中的形象,未必是作者见到的形象,而是作者在读书时心中想到的景象。我觉得,写第一首诗的时候,作者大约在读二程的书。比如《伊川先生文集》《经说》《周易传》等。

(19)、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20)、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4、

(1)、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hántuōzhòu)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2)、在学习中,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完善自己;

(3)、理学后来成为儒学的主流,在封建制度灭亡之后,理学成了民族落后挨打的替罪羊。朱熹也因此在一千年后被骂成灰头土脸。可是,后代学者真的做到在做学问时引进源头活水了吗?理学在朱熹手上成形,后来原封不动的用了一千年。出了问题还把板子打在他的身上。恐怕不是与时俱进的态度。

(4)、第二首写的形象是,水边的大船在枯水期的时候,多少人推拉,都很难使它快速行进。可是在丰水期到了的时候,它就可以在江中轻松前行。这首诗讲的是做事之时要顺势而为。人的行为与大势相符的时候,不用费力就可达成目标。当逆势而为的时候,虽然费了不少的力气。最终还是达不成目标。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着者昌,逆之者亡。

(5)、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6)、向 来 枉 费 推 移 力

(7)、我个人的理解,朱熹所谓的源头活水,指的是他自己在对二程学说继承的基础上,终于把理学发扬光大。使得理学成为完整学术体系。假如我们把这首诗的意象坐实一下。大约可以这样理解,半亩方塘”,可以理解为理学,也可以说是朱子之学。他以半亩方塘做比,是有自谦之意的。方塘中的水清澈如境,而且天光云影”映照其间,说的是,这一方水塘虽小,却容得下天地。这正如自己的学问。

(8)、观书有感其一的意思和原文《观书有感》其一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9)、《观书有感》其二原文: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译文: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10)、“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艨艟”也写作“蒙冲”。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11)、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12)、此 日 中 流 自 在 行

(13)、理学后来成为儒学的主流,在封建制度灭亡之后,理学成了民族落后挨打的替罪羊。朱熹也因此在一千年后被骂成灰头土脸。可是,后代学者真的做到在做学问时引进源头活水了吗?理学在朱熹手上成形,后来原封不动的用了一千年。出了问题还把板子打在他的身上。恐怕不是与时俱进的态度。

(14)、第一首诗的景是写实的,从花园中的小池塘铺陈开意境。“半亩方塘”,平正玲珑,“一鉴开”仿佛让人看到水面的清澈明亮,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天光云影”。脚下眼前的小小方塘与瞬息万变的高天流云融合为一体,明丽生动。

(15)、此诗形象地说明了外部条件的重要性。巨舰在水,水浅则易搁浅,航行困难。水深浮力大,水大好行船。“江边春水生”与“中流自在行”互为因果,形象鲜明生动。

(16)、“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从诗句看,诗人对春雨未着一字,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一夜春雨,条条支流汇入大江,才使大江春水猛涨。

(17)、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朱文公文集》。

(18)、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19)、昨 夜 江 边 春 水 生

(20)、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是一个代词,相当于“它”,“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5、

(1)、第二首写的形象是,水边的大船在枯水期的时候,多少人推拉,都很难使它快速行进。可是在丰水期到了的时候,它就可以在江中轻松前行。这首诗讲的是做事之时要顺势而为。人的行为与大势相符的时候,不用费力就可达成目标。当逆势而为的时候,虽然费了不少的力气。最终还是达不成目标。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着者昌,逆之者亡。

(2)、“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移动。

(3)、诗中首句点明了昨天夜里河水突然上涨,河水的上涨是由于春风化物,气温升高,冰雪消融,这一自然现象也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力量与生机。

(4)、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5)、wèn qú nǎ dé qīng rú xǔ ?wè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uǐ lái 。

(6)、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7)、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

(8)、“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

(9)、实际上,这个道理适用于一个团队甚至一个国家。

(10)、译文: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观书有感》创作背景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这是组诗的第二首。朱熹简介朱熹(115—1200.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11)、xiàng lái wǎng fèi tuī yí lì ,cǐ rì zhōng liú zì zài xíng 。

(12)、北宋大文豪苏轼写的宋诗《题西林壁》,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让我们形象地理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13)、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14)、 若您觉得有用,点个(在看)或分享(朋友圈)吧!

(15)、这一句可以说是经典名句,也是诗中的点睛之笔,它告诉了我们一个既普遍而又深刻的道理。而且适用于我们每个人。

(16)、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大船就像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1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源头活水在那里呢?就是从二程到杨时,再罗从彦,到李侗,再到朱熹的儒家学术传承。所以,在朱子之学中,既有儒家学术的一代代继承,也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发扬。所以,在这首诗中,看似写景,其实最后说的是做学问中,在继承前辈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上发扬光大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问与时俱进。不会因脱离时代而死亡。

(18)、(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19)、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20)、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1)、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

(2)、诗中开篇便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好而澄明的画面,半亩大的方形池塘中,水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清澈而明净,天上的光和云的影子在水面上交相辉映。随着一阵微风吹来,水中泛起一丝丝涟漪,水中的画面也随之跟着波动起来。

(3)、xiàng lái wǎng fèi tuī yí lì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源头活水在那里呢?就是从二程到杨时,再罗从彦,到李侗,再到朱熹的儒家学术传承。所以,在朱子之学中,既有儒家学术的一代代继承,也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发扬。所以,在这首诗中,看似写景,其实最后说的是做学问中,在继承前辈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上发扬光大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问与时俱进。不会因脱离时代而死亡。

(5)、“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写想起枯水季节,水浅船大,白费了不少气力,推也推不动。而今,船在江心自由自在前进,一点儿也不费力了。这是这首诗的理性升华。

(6)、后二句切入说理。先用设问,问渠(代词,指代方塘)为何如此清澈呢?是因为源头有活水的注入。作者也许并没有看到池塘的泉源,而是从它的明净推测出答案,这既是现实的反映,也是观书的感悟。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学术需要不断提升,思想需要不断发展,这一切是潜在的,如同隐藏在水面下的源头,但只要有活水源源不断地涌入,哪怕是个小小池塘,也会永葆清新,从而对世间万物的认识也可如同镜鉴一般明晰。

(7)、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观书有感·其二》的道理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

(8)、接下来诗人开始发问:池塘中的水为什么会如此清澈呢?是因为源头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来保持水的清澈。

(9)、朱熹是宋代大儒,程朱理学的积大成者。理学从宋代开始,就成为官方的主流政治哲学。朱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理学也成为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流派。朱熹的这两首诗都挺有名,特别是第一首,常常被人引用。用来比喻做学问,学知识要不断的更新,不能囿于成见,固步自封,要不断的吸守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才能使得学问更加精湛,与时俱进。如果没有新的源头活水的注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一旦凝固,就会走向死亡。

(10)、南宋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懂得人此时虽然处于困境中,但光明与希望总会在不经意间到来。

(11)、与唐诗相比,宋诗更好说理,其中优劣取舍,各人自有看法。有人比喻唐诗如荔枝,华美丰腴;宋诗如橄榄,涩瘦味长。

(12)、这句是说,巨大的船只漂浮在水面如同羽毛一样轻飘。从表面看,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水势之大,但从巨舰轻飘如毛,则反衬出江面宽阔,江水浩荡。这两句写诗人的感性认识,也为后两句诗作了铺垫。

(13)、我个人的理解,朱熹所谓的源头活水,指的是他自己在对二程学说继承的基础上,终于把理学发扬光大。使得理学成为完整学术体系。假如我们把这首诗的意象坐实一下。大约可以这样理解,“半亩方塘”,可以理解为理学,也可以说是朱子之学。他以半亩方塘做比,是有自谦之意的。方塘中的水清澈如境,而且“天光云影”映照其间,说的是,这一方水塘虽小,却容得下天地。这正如自己的学问。

(14)、bàn mǔ fāng táng yī jiàn kāi ,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òng pái huái 。

(15)、艨艟(méngchōng):原为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16)、zuó yè jiāng biān chūn shuǐ shēng

(17)、这满江的春水就像人所学到的知识,行进中的大船亦如日常的实践。如果没有充足深厚的知识,日常实践就会浪费很多精力。而一旦打好了深厚的基础,一切将会变得异常轻松,毫不费力。

(18)、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艨艟”也写作“蒙冲”。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19)、在南宋庆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195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庆元d禁。次年,朱熹为了躲避这场灾祸,来到福建新城,在此期间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20)、那么理学大家朱熹的诗,更是如一颗刻意炮制的橄榄了。“理”是其诗的内核与骨架,他以此为出发点,取景拟象,阐述旨趣,即是将诗当作文章做的,如同时代的罗大经所言,为了“借物以明道”(《鹤林玉露》)。所以,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朱熹是个严肃的老夫子,而不是浪漫洒脱的诗人。他的诗少了飞扬的意气,但文辞更整饬,更有哲理性,显示出他作为一个哲学家思维的谨严和思想的通达。如这两首《观书有感》,即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的佳作。

(1)、

上一篇
精选古时战争的古诗105句文案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