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辟句子 > 精选荀子的简历139句文案

精选荀子的简历139句文案

荀子简介及生平事迹

1、荀子简介及生平事迹概括

(1)、近年,古天文学家王笑冬先生利用现代天文历法对《春秋》二《传》所载的日期与天象作了全面核实,证明记载孔子生日的《谷梁传》用的是以夏正十二月为正月的鲁旧历,而《公羊传》用的是以夏正十一月为正月的鲁新历,从而有力地证明二《传》所载看似相差一月,实则所指相同,即鲁哀公二十一年鲁旧历十月二十一日,鲁新历十一月二十一日,夏历九月二十一日,换算成公历儒略历则为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孔子的卒日记载见于《左传》与《史记》,皆作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据现代天文历法可知,《左传》记孔子卒日用的是鲁新历,己丑日为十一日,鲁新历四月十一日为夏历二月十一日,换算成公历儒略历则为公元前479年3月9日。

(2)、学习和生活在国际一流的学术环境中,有高手导师点拨,有天才同学切磋,再加上荀子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学术研究自然是事半功倍,几年下来就已经学业有成。作为“天下第一学府”培养出来的高材生,荀子在当时有不少好的去向,离荣华富贵咫尺之遥。但热爱学术、心有大志的荀子,还是选择继续留在了稷下学宫,边深造边研究,学问不断精进,渐渐从一个懵懂少年,达到了相当于现在硕士、博士的水平,俨然满腹经纶的学者,成为稷下学宫青年一代学者中的骨干力量。他深得齐王的器重,几经进阶,当上了稷下先生,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教授。

(3)、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儒效》

(4)、刘向,约生于西汉昭帝元凤四年即公元前77年,卒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即公元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出生于沛郡丰县。刘向的出生地与兰陵相去不远。刘向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是西汉时期中国最著名的学者之有中国目录学之祖雅称。他一生博览群书,贯通诸子百家,对荀子其人其书怀有深厚的感情。由于出生地与兰陵相去不远,因而他对兰陵文化不仅不陌生,应当还相当熟悉,对荀子及兰陵文化在其青年时期就加以留意考察。从其作《孙卿书录》的语气看,他到过兰陵,“长老至今称之曰:‘兰陵人喜字为卿。’盖以法孙卿也。”这里的“长老”肯定是兰陵的长老,而不是长安的长老。刘向生活的时代已到西汉末期,而荀子的流风余韵仍存。兰陵人十分崇敬荀子,喜用“卿”为字,以表示对荀子的纪念与敬重。

(5)、近年来,高专诚重点研究孔子儒学对于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影响,出版了《孔子与山西》等研究成果。在这方面的研究中,他尤其重视孔子弟子子夏在三晋儒学和晋法家发展中的思想影响和历史地位。他认为,子夏在孔子去世后回返晋地,讲学西河,专心于教育和学术,是三晋儒学的创立者。子夏弟子满天下,主要是政治人物,他注重发展经济、倡导法制建设,发出了三晋法家思想的先声。子夏思想在晋地影响广泛,使得百年之后的荀子依然深有感受、热切遵从。先秦晋法家的理论基础由子夏提出,晋法家的政治实践则由子夏弟子李悝率先落实。荀子思想对子夏思想有明显的传承关系,荀子思想主张儒、法兼容,有力推动了晋法家的发展,并由荀子弟子韩非子推至高峰。

(6)、“兰陵多善为学”,形成了庞大经群,造就了兰陵文化辉煌,这种局面的形成与荀子有着直接关联,也是荀子治兰陵十八年给兰陵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西汉初期的经学家或者是荀子的直传学生,或者是他的再传弟子。就《鲁诗》言,“自荀卿传浮丘伯,浮丘伯传申公,是为《诗》家正派,两汉儒者世守之。”兰陵王臧受《诗》于申公,是为荀子三传弟子,而兰陵缪生则是申公另一位高足,曾出任长沙内史。《鲁诗》大多是荀卿的后人。

(7)、高专诚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传统文化这块厚重大地上跋涉30余年,著述丰硕。主要著作有《孔子·孔子弟子》《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专制之父韩非子》《子夏与三晋儒学》《御注老子》《论语通说》《孟子通说》《三晋烽烟》《三晋纵横家》《老子通说》《孔子与山西》《先师孔子》《凡人孔子》《大丈夫孟子》《荀子传》等30余部,译著有《儒家伦理与企业精神》《孔子与中国之道》《荀悦与中古儒学》,主要论文有《创新与守旧对三晋儒学命运的影响》《晋文化的思想特征》《甲骨文、金文所见殷周之际道德观念的嬗变》《从迁都新田看春秋后期晋国形势》《子夏的思想成就及历史地位》《儒学命运的历史观察和现实瞻视》《“稷下学派”考疑》《“赵氏孤儿”衍变真相》《秦汉时期晋文化研究》《荀子的文学成就和影响》《〈韩非子〉中的孔子》《〈史记〉所见“韩非之死”辨析》等50余篇。

(8)、这一段文字几乎都在使用譬喻,或正或反或并列,变化多端,生动巧妙地说明了学习要不断积累、用心专一的道理。

(9)、世俗之为说者曰:“尧、舜擅让。”是不然。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夫有谁与让矣!道德纯备,智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同焉者是也,异者焉非也,夫有恶擅天下矣?

(10)、     钟克万先生在《荀子行厉考》中说:“从《孟轲荀卿列传》中荀子着书数万言的记载来看,春申君死后荀子还活了数年,应不下两年。”(8)他的推断亦是两年。

(11)、现在看来,东汉人应劭大胆否定司马迁的说法,将年五十改为年完全是为了附和刘向的宣王、威王之说。即便按照威王末年计算,荀子也要活到一百三十四岁。他不得不将年五十改成年十五。但这个修改是不够严谨的,再说,年十五是难有游学资格的。

(12)、     《盐铁论·毁学》有这样一段记载:

(13)、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荀子不可能是在公元前238年去世的,有司马迁的“著书万言而卒,因葬兰陵”这句话,他至少又活了数年。

(14)、荀子是战国时代的最后一位大儒,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作为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他是在批判总结先秦诸子的基础上,力图超越百家,归宗仲尼、子弓之学,重回“道术”,从而为兰陵文化在两汉魏晋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大意是“在学习中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意义。

(16)、(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科研部副部长杨亚琳撰稿)

(17)、第四讲中,了解老子及庄子的简介,理解老子庄子的主要思想,对老子的“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并理解“上善若水,大道无形”的含义。对庄子的《逍遥游》的学习,对“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的鲲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的名句孩子们表示了极大的诧异……

(18)、公元前279年,田单收复失地,齐襄王复国,荀子返回稷下学宫,时年五十四岁。

(19)、清代学者崔述说:“以为二十二年者,《史记》误尔。《史记》未尝言十月庚子也。以《谷梁》为不可信乎?则十月庚子之文不必采矣。以《谷梁》为可信乎?则固谓二十一年也。何得又从《世家》改为二十二年乎?”不少学者发现,《史记·孔子世家》关于年代的记载讹误很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清代大儒刘止唐先生的孙子,近代有天才学者之称的刘咸炘先生曾写过《孔子生年月日决辨》一文,以令人信服的考据力主应从《谷梁传》。

(20)、荀子应楚相春申君之邀任兰陵令,其过程极其曲折、复杂。荀子第一次来兰陵可能是主动的,“齐人或馋荀卿,乃适楚。”在齐国荀子受到排斥,于是另寻出路,来到了与齐接壤的楚国。楚相春申君十分清楚荀子在齐处境,就将靠近齐国的兰陵交给他治理。这时的兰陵面积很大,方圆有百余里,楚人对荀子治兰陵很不放心,认为会给楚国构成威胁,春申君免去荀子县令。荀子回到自己家乡的赵国。对于荀子离开楚国,楚国人更加不安,认为像荀子这样世之大贤离开楚国会对楚国带来严重的伤害。楚相春申君力邀荀子再回兰陵,荀子再次出任兰陵令。据考荀子于楚考烈王八年出任兰陵令,而李园于楚考烈王二十五杀春申君,春申君死而荀子废居兰陵。荀子任兰陵令首尾相接共十八年。兰陵成为荀子实践自己政治理想与抱负的试验田,在他治理下,兰陵地区呈现出安定、祥和的局面。

2、荀子的简历

(1)、      李斯所谓“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应该是从任廷尉算起的。

(2)、    如果廖名春的考察贴近事实的话,荀子孙庄教书的歌谣不是凭空而来的,兰陵附近的孙姓应该是荀子的后人。

(3)、知识,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让平凡变得不再平凡,让愚昧变得不再愚昧。而“学”是连接“知识”与“财富”的桥梁,吸收知识精华,转化为自身技能,然后创造精神或物质上的财富。

(4)、兰陵文化之形成得力于荀子,无荀子,就没有兰陵文化在汉初至魏晋南北朝的繁荣,甚至可说没有兰陵文化这一概念。

(5)、荀子,战国时代的卓越思想家,赵人,约生于公元前四世纪末,早年也曾游学齐国,在齐颇受推崇,有一段时期,荀子也被人称为,孙卿子。荀子言,从道不从君,人生不能无群,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6)、      李斯的升迁过程是这样的。因建议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因离间各国君臣之计,“秦王拜斯为客卿。”因上书解除逐客令,“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5)

(7)、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子于五十岁(有学者认为传抄时误将十五改为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8)、《诗经》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诗经·子衿》《诗经·木瓜》《诗经·采薇》《国风·硕鼠》

(9)、   在文献资料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理清荀子的生平无疑是困难的。本文拟从不同文献资料的侧面,寻找出荀子生活的蛛丝马迹,还原一个真实的荀子。

(10)、要想在稷下学宫当一名老师,需要什么条件呢?在那个时代,当然不需要考“教师资格证”,也不需要名校毕业,但是起码要获得齐王的首肯。

(11)、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儒效》

(12)、第一题:“峻岭崇山任去来,雄视天涯混沌开。不意一声长啸后,飞禽走兽列班排。”

(13)、《兰陵荀子墓》图片,诚意侯的博客,2014-11-19

(14)、尽管“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备之不立。”而我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5)、主暗于上,臣诈于下,灭亡无日。——《君道》

(16)、在《荀子》一书中,荀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形成了“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观。荀况指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变化。他认为,天与人、自然与社会有不同的职能。同时,荀况又强调,人虽然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强加于自然界,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他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与其崇拜天、歌颂天,不如像畜养万物那样将天驯服;与其顺从天、歌颂天,不如掌握自然规律而使之为人类造福。

(17)、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议兵》

(18)、孙卿,赵人,名况。方齐宣王、威王之时,居天下贤士于稷下,尊宠之。若邹衍、田骈、淳於髡之属甚众,号曰列大夫,皆世所称,咸作书刺世。是时孙卿有秀才,年始来游学,诸子之事,皆以为非先王之法也。(11)

(19)、在第一讲时,重点掌握孔子的基本信息,熟悉孔子身世家事及前半生。

(20)、可以断定,“始皇任之,人臣无二”发生的时间,应是荀卿被废的公元前238年。

3、荀子简介及故事

(1)、《儒家“后圣”——荀子》,马章安,大众日报海外版(北美地区),2016-06-27

(2)、考烈王八年,即公元前255年,也是齐王建3年,荀子适楚,来到春申君的封地兰陵做了县令,这一年,荀子七十八岁。

(3)、“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看来,踮起脚尖虽然能让我们看得远,但终不如站在高处看得更远,“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也正是由于站得“高”才看得远,那深邃的思想光芒才能够远照千秋万代。因此,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有时不仅是一次踮起脚尖就可以的,需要不辞劳苦,甚至不妨尝试辛苦登高,或许更为有用。美好的景色要求我们踮起脚尖。——踮起脚尖

(4)、“道德”二字连用成为一个概念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荀子·劝学篇》中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至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不仅将“道德”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来使用,而且赋予它比较明确的定义,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套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品质、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5)、兰陵萧氏非常重视文学研究与创作。南齐萧颐当国之时,出现了清新典丽的新体诗“永明体”,梁简文帝时,又出现了所谓的“宫体诗”,中国的“近体诗”即滥觞于兰陵萧氏当政时期人。更值得一提的是《昭明太子文选》。昭明太子是对梁武帝长子萧统的称谓,《昭明太子文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萧统爱好文学,他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卷,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入选标准,编成《文选》三十卷,后人称《昭明太子文选》,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足见《文选》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6)、正如第一节所说,考证荀子的年龄从确定他去世的时间开始,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7)、(2)荀子,战国末期人,⑴思想主张:①“仁义”、“王道”、“以德服人”;②提出“君舟民水”民本思想;③提出“性恶论”伦理观;④主张进行法治.⑵荀子贡献:他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荀发展后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8)、对于不甚引人注目的晋地在两汉时期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高专诚也进行具有创见性的深入研究。秦汉三国时期,晋地思想文化发展多姿多彩,以往的研究往往对此不加重视。高专诚从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晋地文化发展的实际入手,总结了这一时期晋地历史文化的特征,突出了这一时期晋地重要历史人物的贡献,有力推动了晋地地域文化的研究。在具体研究中,他从文化现象入手,力图找寻能够反映这一时期历史文化特点的人物及其思想和政治表现。这些人物中,既有晋地人氏,也有非晋地人氏;既有政治人物,也有军事人物、思想文化人物;既注重人物的现实政治成就,也注意其他思想和文化成就。在对上述方面的综合分析和思考中,得出了对于这一时期晋地思想文化特色的思考和初步结论。

(9)、当儒学成为独立于道学、佛学等之外的一门学问时,它已是一种衰落的结果。我们常说“孔孟之道”,这种道体现在个人的学问上可称之为“圣学”,这也是先儒们常用的一个名词,但受西方学术文化的影响后,大家几乎众口一词地用儒学,而不再用圣学。由于学人只用西方的学术方法来研究儒家的文化思想,就渐渐丢弃了儒学学问的根本,将学问做到与自己身心无关,与日用伦常无关,与家国天下无关的纯理论钻研上,这就是我们现在大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

(10)、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

(11)、所谓圣人,即是尽性之人,也就是完全开发了自己至善之心的人,一言一行无不合理,起心动念绝无私意。孟子又说圣人是人伦之至,也就是彻底尽孝之人,对任何人都怀有爱敬之心。人生的一切问题无不在培养爱敬之心中逐渐得到解决,因此成圣成贤的过程即是成仁的过程。仁者,人也。仁爱之心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特征,失去了仁,即是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因此,成仁便是做人。所谓圣学,就是成圣的学问,也即是做人的学问。这也是人人不得不做的学问,这种学问如做不好,人生就苦,如做得好就能得到幸福快乐。

(12)、荀子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在他治理下,兰陵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成为一块文化高地。正是由于他来到兰陵,甚至定居兰陵,著述、讲学于兰陵,一大批青年才俊慕名而来,有些人后来成为左右中国历史命运的人物。刘向《孙卿别录》谓:“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及韩非号韩子,又浮丘伯,皆受业为名儒。”胡元仪《荀卿别传》说:“韩非、李斯、陈嚣、毛亨、浮丘伯、张苍而已。当时其盛也。”韩非、李斯、陈嚣、毛亨、浮丘伯、张苍等等,都是当世之杰,他们不远千里,前来兰陵求教,兰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

(13)、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王制》

(14)、教育培养最理想目标就是大儒,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已知推未知,自如应对新事物、治理好国家。

(15)、我们知道,现代会计核算中,有倒逼成本核算法,这与本文考察荀子的卒年有相似之处。因为在减法中,减数确定之后,影响差的因素就是被减数。下面,我们开始寻找被减数。

(16)、确定了荀子的生卒年之后,计算出荀子的年龄是九十七岁。(公元前333—公元前236)

(17)、现在东西方交往日益频繁,东西文化不断交融,客观上为大道文化重返人间、扎根于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东西方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重新认识孔子的伟大,宣传儒家文化思想的书籍也日益增多。如何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正确解读孔子的思想,重塑还原一个真实的、鲜活的孔子形象恐怕是当务之急。而目前像通过故事、绘画等方式来宣传孔子言行思想的书并不多见。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一学明代的做法。

(18)、“劝学”:劝各位好好学习。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用心——积少成多,锲而不舍,方能持久。“好”,好学,培养兴趣,是学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让自己有心思,感兴趣,再者用心好好钻研。当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能学,当然要持之以恒,一朝一夕,方有所用,仅专攻一时,成效也就不高了。

(19)、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荣辱》

(20)、     从我们兰陵镇桥头村去我的姥娘家孙庄,必然经过“坟子青”,也就是荀子墓,我在《寂寞荀子》这篇文章里曾经有过介绍。有关荀子的政绩,在兰陵民间传说甚多,他最大的功绩是在兰陵教学。至今,荀子“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在兰陵妇孺皆知,说明荀子对兰陵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一生中,曾经有过三为祭酒的辉煌,也有到处碰壁,不为人赏识的黯淡。而在兰陵的晚年时光,他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所幻想的“一天下,财万民,长养人民,兼利天下”的和谐愿景,曾在兰陵大地初见曙光。

4、荀子简介及代表作品

(1)、荀子曾做《性恶》来辩驳孟子的性善论,《劝学》是作为《性恶》篇的副产品出现的,然而今天读来,《劝学》却成为妙绝千古、孺子可诵的名篇。《荀子》书中的文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论述缜密,风格质朴;并且能够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事例作为论据,巧妙运用比喻,反复论证;用词简练,善于运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整齐流畅,读来朗朗上口。

(2)、对人性问题的讨论,也是《荀子》一书的重要内容。荀子从“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出发,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伪”之分,就是把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品质区分开来。他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等本能的物质需要,并不具有仁、义、礼、智的萌芽。因此,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礼义规范是格格不入的。如果顺从人的自然本性,任其发展,必然引起人们对有限的物质生活资料的争夺,导致强者害弱,众者暴寡,天下大乱。总之,人性恶而非善。孟轲讲人性善,是不对的。荀况又认为,必须对人的恶的自然属性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符合礼义规范的善的社会品质。这种善的社会品质是怎样形成的呢?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谓“伪”,是人为的意思,指人的社会品质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由于文化环境影响,经过长期教化和学习而形成的。荀况十分重视教育学习对于改造“性”的作用,他指出:“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不同民族的人,在初生之时声音一样,没有区别,但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同的教化,长大以后便具有不同的教养和习俗。可见教育学习对人性的改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当然,他也不主张将儒学变为儒教。如果儒学变为宗教,它就做不到像传统儒学那样,虽然没有自己的制度或组织,却能以一切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托身之所,因而对社会的影响可以是全方位的,无所不在的。儒学在现代面临如此大的困境,连这位钱穆先生的弟子,曾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的具有高深学养与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学人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发出诘问:

(4)、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儒效》

(5)、荀子的生卒年大约为公元前313年至公元前238年,其时正是天下大乱的春秋战国时代,齐、楚、燕、赵、秦、韩、魏七雄争霸昏天黑地血流成河尸堆如山。在实力相对较强的齐国,统治者为了扩大政治上的影响,笼络知识分子,从而达到实现霸业的目的,在都城临淄专门创设了稷下学宫,聘请了诸多名士学者汇集在稷下学宫讲学,其中包括了当时富有盛名的孟子及慎到、邹衍等大师。稷下学宫相当于一个百家争鸣的论坛,因此而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少年时期的荀子也曾慕名来到稷下学宫游学,在这里,荀子听取了各家各派学者们的讲学和争辩,接受了来自不同学派的思想熏陶和影响。

(6)、“现代儒学究竟将何以自处?”“如果儒学不甘仅为‘游魂’而仍想‘借尸还魂’,那么何处去找这个‘尸’?以‘家’为‘尸’吗?今天是小家庭制度,孝悌将如何安顿?更如何应付愈来愈显著的个人主义的趋势?以‘国’为‘尸’吗?今天中国人所追求的是‘民主’,这恰恰不是儒学最见精彩之所在。”我们在此真切地看到了一位眼光敏锐而又富于良知的现代文化人的忧患意识。仅仅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足以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了。

(7)、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这一点大概可以说是公认的了。但是圣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凭什么认为孔子是圣人?圣人与人、与神有什么异同?为什么在历史上对孔子极度推崇的不乏其人,对之竭力贬斥的也大有人在?尤其是越到近代似乎反孔的人越多?这些都不是能轻易解答的问题。

(8)、兰陵人多善为学,通过《汉书·儒林传》聊聊数语,我们可知大概。“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也。父号孟卿,善为《礼》、《春秋》,授后苍、疏广。世所传《后氏礼》、《疏氏春秋》,皆出孟卿。孟卿以《礼经》多、《春秋》烦杂,及使喜从田王孙受《易》。”(《汉书·儒林传》)聊聊数语,道尽汉代兰陵文化之盛。孟喜是汉代非常著名的易学家,而其父亲孟卿则是以研究《春秋》、《礼》而闻名的经学大师。孟卿授后苍与疏广。孟卿、孟喜、后苍、疏广都是兰陵人。东汉时,以经学闻名者,兰陵有王良,魏晋时,有与兰陵为邻,近在咫尺的郯人王朗、王肃。王朗少习儒经,“高才博雅”,为“一时之俊伟”,后被封为兰陵侯。其子王肃少承家学,曾从著名经学大师宋忠学习,读扬雄《太玄》。他采会异同,融今、古文经各家学说以解读儒学经典,创立有别于郑玄的“郑学”的“王学”,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9)、《劝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正如陶渊明所说:“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拥有渊博的学识。《劝学》还让我懂得了学习对我们的重要性,也如颜真卿所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总之,《劝学》让我明白了许多关于荀子的独到的教育理念,使我受益匪浅。

(10)、      对此,廖名春先生有着同样的推断。他在《荀子新探》中说:“我们假设荀子在春申君死后又活了两年,即公元前236年才辞世,那么,在这两年里,他既见到了李斯相秦,也在兰陵写下了《成相》等著作。”荀子被废两年后去世的推断,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11)、    荀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荀子借鉴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成分,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思想,成为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今天,当我们捧读博大精深的《荀子》一书时,除了怀有一腔敬畏之心,同时对其生平履历,也多了一份 疑惑和好奇。

(12)、对前二句,聪明的孩子们一听就猜出来,一女孩说是:百兽之王虎也。

(13)、“劝学”:劝各位惜时!学要成为我们的兴趣,节约时间就是节约生命,学习是挤出时间的,不能仅靠别人安排时间。人各有学习方法,利用时间方式也各异,必须用最实际有效的方法让自己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学到有用、较多的知识。

(14)、没想到运气坏得很,春申君有位门客进谗言,春申君考虑之下,终于辞退荀子。他经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此时秦昭王正和范雎设计“远交近攻”的阴谋攻伐天下,对荀子讲的大道理提不起一点兴趣,荀子只好回到赵国。  

(15)、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16)、    历史文献中没有荀子的生平记载,司马迁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兰陵废……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1)《史记》没有提供更详细的资料,仅介绍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著数万言而卒,至于生于何年,活了多大岁数,皆不得而知,这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疑惑。

(17)、荀子在齐国待了几年,很受齐王尊敬,被封为“列大夫”,当了齐国的顾问。因为他年纪比较大,学问又好,因此他在五十三岁到七八十岁间,曾三度被众人推选为“祭酒”。

(18)、荀子死后,便被埋葬在兰陵——他长期执政和著书的地方。宋徵宗封荀子为兰陵伯,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1117年),曾建祠以祀。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补建荀子墓碑,概述荀子生平。它是御前侍卫王绍奎为首携,众捐资重修荀子墓碑。墓前最西首这块碑额横写“重修荀子墓碑”。正文: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碑阴讲述了荀子生平与捐款人姓名以及捐款数额。光绪三十年(1904年),山东巡抚周馥又立石碑纪念。

(19)、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20)、公元前265年,荀子六十八岁应聘于诸侯,见秦昭王。

5、荀子简介及生平事迹介绍

(1)、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之地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4)

(2)、荀子与刘向相距200多年。刘向明确指出:荀子“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他的思想是对儒、墨、道、法、名等家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对庄周、公孙龙、李悝、尸子等等,“非先王之法”,“皆不循孔子之术”极为不满,“唯孟轲、孙卿为能尊仲尼”,像孟子一样,起而捍卫先王之法,仲尼之道。由于荀子著书兰陵,讲学兰陵,影响兰陵,“兰陵多善为学,盖孙卿也。”“多善为学”是兰陵的文化传统,也是西汉时代兰陵地区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重要特点,刘向将这一文化特点的形成原因归于荀子,是有道理的,也是可信的。

(3)、第二句一男孩说是《西游记》里齐天大圣的猴也。

(4)、有些气量狭小的人不免眼红,到处说荀子的坏话。齐王听信谗言后,渐渐和荀子疏远。荀子决定离开齐国。这时,他已是81岁的老翁了,不知往哪儿去,心情沉重万分。听说楚春申君爱好贤士,决定到楚国去。春申君仰慕荀子美名,决定请他担任“兰陵令”。  

(5)、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临沂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临沂市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河东区作家协会主席,临沂《汤头温泉旅游报》执行主编。日常工作之余潜心创作,在各类报刊发表文学、文史稿件百余万字,主编(副主编)《美德河东》《二十辉煌铸春秋》《凤凰乡音》《凤凰乡韵》《凤凰乡情》《汤头温泉节》六部;个人原创纪实长篇小说《陈毅在沂蒙》(2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生命之歌》(18万字)、长篇文化纪事《河东汤泉》(30万字)、沂蒙文史《沂沭烽火》(20万字)四部。

(6)、但而今,作为我们青少年,更多的是被迫的学习,能自发地去学一些东西那是极其艰苦的,所以我用“劝学”来劝我们自己。

(7)、如上是荀子所作的关于“性恶”论及“礼”的一个论证,以解释道德上的善的起源。这种论证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与墨子的论证很相似。

(8)、是你们给了我继续在少儿教育这条路上探索的决心和信心。

(9)、只有到了清代,刘止唐先生从野云老人处得到上古大学之道的心性之学,经过多年修习,印证了圣人之道的真实不虚,并通过恒解四子五经及培养弟子,才使中断了两千来年的圣学开始在神州大地重新兴起。近年随着《槐轩全书》的出版,国内外已有不少学人开始关注圣学。可以预言,儒学如要走出现代的困境,非返回到圣学不可。而圣学作为一种人道的根本学问,是超越时代、超越民族、超越国界的,它是真正适合于全人类的学问,也是中国文化在二十一世纪能贡献给世界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10)、   另一处是《诗经·郑风·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句,我读“子宁不嗣(yí)音”:而通常的读法为嗣(si),而这个读法也是除了我北大的老师这样读之外,别无他人。我还告诉孩子们,这个“嗣”通“贻”,给、寄的意思。这句诗的译文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给我么?”,你看这不就是嗣(yí)音通“贻”,给、寄才能解释通吗!

(11)、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12)、公元前236年,著书万言而卒,享年九十七岁。

(13)、荀子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比如,在天道(自然)观方面,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提出人定胜天的主张。在治国观方面,与孔子强调仁、孟子强调义不同,荀子隆礼重法,主张以法治强化礼治,明德慎罚。对于荀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主张,后圣殿(位于山东兰陵县兰陵镇东南一公里处,荀子墓庙宇)里的一幅楹联有很好的概括,上联是:观秦政议赵兵志一天下振长策;下联是:领稷学定楚疆特立性恶警俗儒;横匾上书:周孔之绍。

(14)、有趣的是,荀子曾“三为祭酒”,这是因为荀子多次因谗言、排挤离开了稷下学宫。其中有史可考的一次是,公前266年,荀子和齐国国君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双方都不愿妥协,此时荀子已年过花甲,不得志的他再次踏上了奔波之路。他游访入秦,在秦国没有得到重用,又辗转回到自己的母国赵国,但是在赵国仍无用武之地。两年后,齐王建登基,荀子又回到了齐国。齐王建对这位年长的学者很是尊重,继续让他担任稷下学宫祭酒,荀子也对这位新君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齐王建执政不久,他的母亲君王后摄政,齐国出现了“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的局面,一把年纪的荀子不得不彻底离开齐国。此后,他投奔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两度担任兰陵令,并终老于兰陵(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

(15)、     如人君能用孙卿,庶几于王,然世终莫能用,而六国之君残灭,秦国大乱,卒以亡。

(16)、弄清决定性因素的减数,我们首先领会韩非子的一段话:

(17)、荀子离职去赵的时间文献没有交代,应该不会太长,或数月足矣。兰陵县令任上,荀子没有其他信息,我们所能猜测的是,他一边工作,一边著书教学,“道守礼义,行应绳墨,安贫贱。”(14)终老于兰陵。

(18)、十五岁的荀子游学目的地就是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当时的齐国国君齐宣王执掌大权才刚七年,踌躇满志、一心想恢复齐国霸业的他,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把“人才强国”战略放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于是,齐国在都城临淄的稷门之外盖起了高门大屋,吸引列国的饱学之士来此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探讨富国强兵之道和治国理政之术,为齐国的强盛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史称稷下学宫。齐国君主为稷下的访问学者们开出的待遇极为优厚,从而迅速吸引了来自列国的大批学者。他们号称稷下先生,“皆命曰列大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同时又“受上大夫之禄”,生活十分优裕。稷下先生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没有具体政务的烦劳,不必承担什么风险和责任,可以专心地从事学术活动。齐国君主对稷下学宫的学术活动并不干预,鼓励学者们畅所欲言,所以这里的学风十分自由和平等,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各家各派在这里都发展到了本学派的成熟阶段。一流的硬件条件,优厚的政治、生活待遇,再加上最为宽松的学术环境,稷下学宫很快就成了国际人才“挖掘机”,一时间学者云集,慕名而来者不计其数。因此,齐国及稷下学宫实际已成为战国中后期列国唯一的学术文化中心。

(19)、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指出:“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飆骇。方是时也,韩魏力政,燕赵任权;五蠹六虱,严于秦令;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齐开庄衢之第,楚广兰台之宫,孟轲宾馆,荀卿宰邑,故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刘勰认为,战国时代,中国有两个文化高地:一个是齐国稷下,一个是楚国兰陵。两文化高地有两大领军人物:孟轲宾馆于齐;荀卿宰邑于楚。当然,荀子在战国开期的稷下,三为祭酒,最为老师,似乎可以忽略不计,其真正的文化意义是打造了兰陵这一文化高地。

(20)、刘向的这句话,说明荀子卒于六国统一之前。我们知道,韩国是公元前230年第一个被秦国所灭的国家,是荀子逝去六年之后发生的事,这与以上的时间节点是吻合的。荀子被废之后,在担忧、恐惧中,度过了两年的时光,从民间流传到文献资料的记载,都是一致的。

(1)、   荀子十五岁稷下游学,到齐襄王时成为“最为老师”,在稷下学宫中“三为祭酒”,长期担任学术领袖,对活跃在稷下的各种学说最为熟悉,因而他最有条件对百家之学进行系统的总结、整合和提高。治县政务之余,荀子闭门研读,把各个学派的思想理论精华都吸收过来,纳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融会贯通,推出了升级版的儒家学派,成了儒家文化“集大成者”。

(2)、《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3)、孟子认为,读书明理的人,虽然生活不安定,但也不至于丧失良心。据说孟子曾拜子思(孔子之孙)的学生为师,接受儒家教育,后来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所提创的都是基于,仁政,的王道政治,在和其它学派的思想议论中,强调儒家的学派。

(4)、说到大语文,除了包括了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写作能力外,传统文化知识和对传统文化阅读理解占很重要部分。古诗词,文言文知识掌握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语文水平、语文素养的程度。所以古诗词,文言文知识的学习是很多人学习语文的硬伤。我的课程理念主要围绕“博古通今、知人论世、融会中西”的教学理念,设计三大块:古代文化、外国文化、写作。其中,古代文化是基础。为此,今夏我的课程主要进行古代文化讲解。通过历史典籍、名人生平、时代背景、作品品鉴等方面为我的学生们(一群即将进入中学、从未进行过系统文言文学习的少年)提供了粗浅的、较系统的教学实践。  主要如下内容的讲解:

(5)、孙卿卒不用於世,老于兰陵,疾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乎巫祝,信讥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葬兰陵。而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异同之辨,处子之言。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楚有尸子、长庐子、芋子,皆著书,然非先王之法也,皆不循孔氏之术,唯孟轲、孙卿为能尊仲尼,兰陵多善为学,盖以孙卿也。长老至今称之曰:“兰陵人喜字为卿。”盖以法孙卿也。

(6)、       《史记》是最具权威的历史文献,假如没有司马迁,我们可能至今还在混沌中活着。而就是这位叫人仰慕的司马迁,却在荀子身上有惜字如金的嫌疑。洋洋五十多万字的《史记》,真正用在荀子身上的,只有区区一百九十二个字,确有厚此薄彼的情形。想来,司马迁也并非不想把荀子写得更详尽一些,也并非不想直言相告,他毕竟晚荀子近二百年,一些细枝末节或许掌握不多,也只能如此轻描淡写了。

(7)、中国孟子研究院秘书长孟子研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8)、本书以北京民社本《圣迹图》为蓝本,并参照明正统木刻本《圣迹图》与明万历石刻本《圣迹之图》整理而成。《圣迹图》以编年为顺序,选取孔子生平事迹最具有历史意义、最能体现孔子的思想与人格的片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这位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圣师风采。这些故事片段散见于《论语》《孟子》《孔丛子》《孔子家语》《说苑》《韩诗外传》《礼记》《荀子》等书。

(9)、鲍照、鲍令晖兄妹在诗坛久享盛名,而颜延之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延之为当时诗坛领袖。颜延之、谢灵运、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三大家中,颜延之与鲍照去兰陵不远,都属于兰陵文化范围。徐陵、徐悱及刘令娴夫妇等在南朝诗坛也负盛名。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最博学、最有见识的学者,其《颜氏家训》一书为中国家训之鼻祖。兰陵人的后代在南北朝时期所创造的文化辉煌代表了当时中国文学、经学、天文学、数学等最高成就,将兰陵文化推向了鼎盛!隋唐两代,兰陵文化还延续着南北朝时的辉煌,但无论是作为“一叶九相”的兰陵萧氏,还是流芳千古琅邪颜氏,与兰陵这一特定的区域似乎渐行渐远。故乡,兰陵饱经患难,久无大儒定居、讲学著述其间,已不见“多善为学”的文化气象了。兰陵文化隋唐以下影响力呈现出递减的趋向。兰陵文化经五代之乱,历宋、元两代,进入了衰退期,已由文化中心逐步边缘化了。历宋元时期人,兰陵文化虽然有所发展,但亦无法与南北朝时相提并论。在中国文化版图中兰陵的地位明显下降,走向式微。

(10)、因此,孔孟代表的实际上是上古圣圣相传的大中至正之道,不应将孔子看作狭义的儒家创始人,因为孔子传承的不仅有周公的治世之道,也有老子的治身之道,而实际上对于证悟大道的圣人来说,不应将治世与治身截然分开。因为治世是建立在治身的基础上的。治世是治身的扩大与外用,不能治身何以治世?会治世的圣人怎么会不知治身?

(11)、高专诚的学术研究活动起始于对先秦儒家特别是孔子和孔子弟子的研究。在大学时代,他就开始研读《论语》,注意到孔子弟子的人物多样性和复杂性。参加工作之后,他开始系统研究孔子思想,研究孔子与孔子弟子的关系,重点研究孔子弟子的思想成就和历史地位,把孔子弟子分成若干思想流派并加以疏理。1989年出版的《孔子·孔子弟子》(1992年出版增补版),填补了系统而全面地研究孔子弟子的学术空白,至今仍有广泛影响。后来出版的《先师孔子》则努力把孔子和孔子弟子融为一体,强调孔门群体对于先秦儒家学术和思想的贡献。

(12)、     之所以说它是一条重要信息,是因为在字里行间,司马迁给我们提供了荀子的死亡时间。从“因家兰陵”、“嫉浊世之政”、“推儒墨道德”、“序列数万言”等字眼,我们推断荀子不可能与春申君同年而卒。

(13)、有人喜欢征服人,有人也就喜欢被人所征服,那么这两种人之间当然没有麻烦,可以十分和谐地一起生活;或是人人所欲之物极其充足,像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一样,当然也不会有麻烦;又或者人们可以孤立生活,各不相干,问题也会简单得多。可是世界并不是如此理想。人们必须一起生活,为了在一起生活而无争,各人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方面必须接受一定的限制。“礼”的功能就是确定这种限制。

(14)、《荀子与稷下诸子》,作者:白奚,《光明日报》,2019-12-28日?11版

(15)、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劝学》

(16)、  我这样解释以后,孩子们释然了,毫无疑问的全盘接受了,第二遍在读再背诵是都照此读音读了。王力先生泉下有知一定十分欣慰……薪火相传也!

(17)、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18)、为纠汉唐儒者之偏,有宋儒崛起,他们标榜道统,深探义理,更得佛家禅法之助,遂使经学传承呈一新态。只是他们天资虽高,用功亦勤,惜未得圣师传承,故朱陆于圣人的中庸之道一执尊德性,一执道问学,相持不下,难以调和,遂使内外兼修、动静交养、本末并进、知行合一的圣学功夫或偏于空疏,或陷于密实,也难以真正光大圣学。

(19)、公元前255年,楚考烈王8年,荀子七十八岁,任兰陵令。

(20)、故事的题目基本上沿用北京民社本所拟的标题,只是删去或合并了原本某些故事,而从《孔丛子》和《孔子家语》等书中选译增添了《创设私学》《赞鲁男子》《在齐闻韶》《诫子修学》《诫予尚理》《论圣受命》《仲弓问刑》《礼待叛臣》《君子无忧》《穷不变节》《止由私济》《忘身为甚》《返本修迩》《七教三至》《敬身为大》《曾子耘瓜》《避赐所问》《三恕三思》《三患五耻》《荐贤为贤》《读诗惕惧》《政在尊贤》《忠言利行》《人有三死》《答问鬼神》《人有五仪》《尊贤取人》《季孙问历》《千古至圣》等二十九个故事。整理本的文字参考了孔祥林主编的《孔子圣迹图》以及《孔丛子》《孔子家语》等书提供的译文。

(1)、“最为老师”里的“老师”是大师的意思,“最为大师”就是大师中的大师。而荀子是个“非典型”的儒学大师,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近乎道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自然观;他说人性本恶,要靠后天学习来约束自己,和前辈孟子针锋相对;他重视制度、强调规则,教出了韩非子、李斯两个法家高手。因此,也就难怪在后世儒生眼里,荀子有些格格不入了。

(2)、但余先生认为上述三次反儒学的思想运动都没有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大格局。而现代儒学所面临的困境则是空前的,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在西方势力冲击下开始了一个长期而全面的解体过程,因为“儒学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从一个人自生至死的整个历程,到家、国、天下的构成,都在儒学的范围之内”。因此,儒学是通过制度化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支配着传统文化。

(3)、高专诚对于战国时期齐国“稷下之学”作了深入学术思考,促进了学术界对“稷下学派”的更全面更客观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他对“稷下学宫”“稷下先生”等所谓“稷下之学”的各个重要方面的确实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稷下之学”和“稷下学派”的论断不乏夸大甚至虚构之处。他认为,对稷下的学术定位肇始于司马迁《史记》,而在《史记》之前,任何典籍,特别是先秦时代的典籍,都没有提到过稷下之学。哪怕是司马迁以来,直到当代学者认定的重要的稷下人物,其中最重要的所谓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的荀子,在其他长达十几万字的著作中也没有提及“稷下”二字。至于其他二三流的所谓稷下学者,更没有对稷下学派的存在提出任何形式的直接证据。同时,对于“稷下”“祭酒”等关键词,他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目前,他正在进行更全面的材料和思想准备,拟以学术专著的形式对“稷下”研究作出更有说服力的研究和结论。

(4)、在先秦诸子研究方面,高专诚既有对先秦诸子原著的研究,也有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他对于《老子》思想的研究,对于韩非子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在《老子》思想研究方面,既注重各种考古新版本的研究,也注重从哲学层面阐释《老子》思想。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系统研究韩非子思想,出版《韩非子传》,提出韩非子是中国古代专制政治思想之父,最新成果是对于《史记》所见关于“韩非之死”的全面考证和研究,引起学界注意。他对于先秦道家、法家和纵横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这方面的研究,与他对晋文化的研究相对应。在战国中后期,晋地法家和纵横家人才辈出、思想活跃,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丰富晋地思想史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所著《三晋烽烟》以科普版的形式总结了晋地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反思了三晋国家走向式微的原因和过程,后被台湾一家出版社通过原出版社买断海外版权,在台湾以《风起云涌话战国》的书名出版。

(5)、这些故事片断散见于《论语》《孟子》《孔丛子》《孔子家语》《史记》《左传》《说苑》《韩诗外传》《礼记》《荀子》等书。尤其是孔子九世孙孔鲋所撰的《孔丛子》与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编辑的《孔子家语》,对孔子的生平事迹与思想言行有极其丰富而又生动的记载,《圣迹图》从这两本书中选取的故事也特别多。曹魏时经学大家王肃从自己学生孔子后人孔猛那里得到了这两本书,大喜过望。他专门为《孔子家语》写序作注,以广流传。

(6)、“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学习中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听道、看到都强调感官参与的重要性,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

(7)、高专诚也很关注汉学研究中的孔子研究和儒学研究成果,他对三部有影响力的汉学著作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对于国内孔子研究、先秦和汉代儒学研究、当代新儒家研究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孔子与中国之道》的多次再版与重印,对于国内学界的孔子研究,有颇多促进。这本书是美国学者顾立雅所著汉学名著,高专诚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将其翻译出版。更重要的是,作为译者,他以增加大量注释的方式,把自己对孔子和孔子弟子的研究所得,悉数反映在译本中,并在许多问题上,对原书作者的观点提出商榷意见,明显增加了译本的学术厚度。所译《荀悦与中古儒学》是美国著名学者陈启云的重要代表作,书中对两汉三国魏晋时期的儒学研究,尤其是对东汉、三国之际重要学者荀悦思想发展历程的研究,不仅填补了这一时期儒学研究的空白,也是这一时期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著作。所译《新加坡的挑战——儒家伦理与精神》是当代著名新儒学大家杜维明的重要著作,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儒家在大陆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8)、还讲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讲了一个屠夫与两只狼争斗的故事。两只狼非常贪婪,吃完屠户扔给它们的骨头后还想吃了屠夫,竟然也会使诈:当屠夫退到草堆时,虎视眈眈的两只狼分散行动,一只在屠夫前面假装睡觉,麻痹屠夫;一只假装走开,其实是绕到草堆后面打洞,企图前后夹击。最终被屠夫识破诡计,顷刻之间杀死了两只狼。作者在文末感慨:“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礼记·曲礼上》也有言:“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飞禽走兽再灵异,终归一直不如人,因为不知道读书的缘故。请注意两处停顿,并用喟叹的语气读:“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9)、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人物,他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不管在何时,所发表的任何言论,到了后世都成为了让人所学习的榜样。

(10)、淳于髡,齐国著名外交家,拥有“诸弟子三千人”,一点不逊孔子,他和齐威王一起创造了“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的历史典故。

(11)、    著名荀学专家刘志轩先生对荀子的年龄也做过考证,他在《荀子籍贯考辨》中说道:

(12)、毫无疑问,荀子的思想高度就是战国后期中国思想的高度,荀子的文化宽度就是战国后期中国文化的宽度。荀子既是春秋战国时代最后一位大儒,也是百家争鸣的总结性人物,是战国晚期中国思想界最伟大的学者、思想家、中国文化的传人。他的思想以儒为主,兼综名、墨、道、法,尤善《书》、《礼》、《易》、《春秋》,融合诸子而超越诸子,汇通百家而超越百家,直追孔子,这是荀子,这也正是荀子赋予兰陵文化的特点。

(13)、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荣辱》

(14)、《荀子》的思想相当丰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荀子在中国学术、思想界的地位不可忽视。正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所说:“荀子在中国历史之地位如亚里士多德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笃实似之。”

(15)、《荀子》三十二篇,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荀子思想影响后人几千年。时至今日,学术界一般认为,荀子集先秦学术思想之大成,他的思想是先秦时期哲学思想发展的最高峰。但是,荀子的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最高峰?他为什么能够集大成?又是如何集大成的?这些问题只有结合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特别是他在稷下学宫的学术活动,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荀子的思想同稷下学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他通过对稷下诸子思想的批判吸取而把先秦学术思想发展到最高峰,离开稷下诸子的思想创造和学术积累就没有荀子的集大成,也可以说,没有荀子“三为祭酒”的理论及学术的历练和升华,就没有与“至圣”孔子、“亚圣”孟子齐名的“后圣”荀子。

(16)、以上结合余英时先生的观点,从内外两方面谈了儒学在中国为什么会越来越衰,圣人的形象在国人心目中为什么会含糊不清,或美丑并存。

(17)、荀子对稷下诸子百家的总结和整合主要是通过批评和吸取两种方式进行的,主要反映在《荀子》一书的《非十二子》《解蔽》《天论》《正论》等篇中。事实上,荀子是对全部先秦学术思想进行总结,他批评和吸取的不只是稷下诸子的思想,还包括稷下之外和稷下之前的思想,而以稷下诸子的思想最为集中。荀子批评了稷下诸子宋钘、慎到、田骈、孟子等人的学术思想,指出了他们思想中的偏蔽之处和不正确的内容。例如,批评宋钘“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批评慎到、田骈“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反(公式)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批评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批评慎到“有见于后,无见于先”,批评宋钘“有见于少,无见于多”,批评慎到“蔽于法而不知贤”,批评宋钘“蔽于欲而不知得”,等等。通过对稷下诸子的批评,荀子吸取了他们的思维教训,克服了他们的片面性。但是荀子在批评稷下诸子的同时,也说他们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对他们思想的合理之处也给予了肯定。

(18)、据《史记,荀卿列传》说:荀子年始来游学于齐。又说齐滔王时,稷下学士风盛,招来天下著名学者来齐国,多至数万人。

(19)、(作者简介:王善鹏,山东兰陵人,东方荀子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枣庄市市中区作协副主席。)

上一篇
精选佛教短句语录127句文案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