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辟句子 > 精选哲学来源哪里?80句文案

精选哲学来源哪里?80句文案

哲学来源于哪里

1、哲学来源于什么

(1)、事实远非如此,哲学问题起源于我们所有人自然而然的惊异,至少是我们进行反思时的惊异。

(2)、他当时介绍了一个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来研究情绪如何影响人所知觉到的东西。

(3)、如果说劳动将人类与动物从生理上分离,那悲剧精神和超越精神则将人与非人在精神上分离。因此尼采超人的出现是哲学史上的里程碑,他将人与非人分离,把生命摆在极为重要的地位,把活着的和醒着的人分类,无疑是促进了人类的精神状态的提高。

(4)、R--slave--vanilla--args-ifiltered_otu_table.txt-mmap.txt-osourcetracker_out

(5)、思想食堂——在喧嚣的时代,与最好的思想同行

(6)、在课程之外,思想食堂还组织过多次国内和海外人文游学,行程已至曲阜、南通、无锡、台北、香格里拉、拉萨、伊犁、敦煌、天台山、日本京都+奈良、美国波士顿、德国波恩+弗莱堡+魏玛等地。

(7)、在西方哲学的近代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笛卡尔本人就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莱布尼茨与牛顿几乎同时发明了微积分;康德也曾经因为用牛顿力学解释太阳系的起源,在科学史上青史留名(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牛顿则把他的代表作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因此,近代哲学对于近代科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伴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哲学作为哲学仍然是自上而下合理地解释宇宙的理论学说,这使得哲学与科学终于分道扬镳;另一方面哲学成为科学的理想则促使它向自然科学的方向发展,于是哲学虽然没有达到自然科学知识所具备的普遍必然性,却成为了像自然科学一样的一个学科。

(8)、最后,我想借题发挥,引申一下模型建构方法论对逻辑教学和逻辑研究的可能启示。在逻辑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老师可能会强调“有些是”推不出“有些不”,“如果……那么”型的条件句只有在“前件真而后件假”的时候才是假的,诸如此类的事情。但这样往往会给学生们造成的很大困扰,因为他们在日常使用“有些”的时候,很可能就同时意味着不是全部,使用“如果……那么”的时候,可能也有很多不同的涵义。为了避免类似的误解,我非常赞同杜国平老师最近的一项建议:“在测试中,不应强制要求被试将自然语言中的词严格理解为逻辑学专业术语所表达的意思。……如要表达二者之中至少择一的选择关系,在测试题中就尽量避免使用‘p或者q’,而代之以‘p、q至少有一个成立’;而要表达二者择一的选择关系,在测试题中尽量避免使用‘要么p,要么q’,而代之以‘p、q恰有一个成立’。”杜老师将他的这个恰当做法总结为“尽量使用自然语言来表达逻辑学专业术语所表达的意思”。我们还可以补充说:“尽量使用能够清晰表达逻辑专业术语意思的自然语言,来取代有可能造成歧义和误解的自然语言”。

(9)、我们很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泰勒斯对女仆说的话。但在两百年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终找到了答案。柏拉图的回答让人非常惊讶,表面上看就像是一句废话。他写道,所有的哲学都始于好奇心。如今看来柏拉图当然是位伟大的哲学家,但他这句话是不是太过极端了呢?当然,哲学是那些亲切的长胡子怪人的领域,他们对普通而实用的事物少有兴趣(或者是缺少这方面的才能),却为那些没有人担心的问题大伤脑筋。哲学难道不是与智慧和智者相关联吗?智者难道不是洞察一切、饱经世故,再也不会对任何事物感到惊讶的人吗?难道他们应该像孩子一样,对每一样微不足道的事物都感到无比惊奇与诧异吗?当然不是。

(10)、诚然,即使这是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类型,然而学生一般还是会被要求选择一个特定专业,以便对其进行所谓专业的特殊的训练。

(11)、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是一种对社会的预测或规范,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不应当先入为主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某种社会制度的代言人。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的方法是一流的,用好了它,则无往而不胜。

(12)、根据古希腊神话,太阳是太阳神赫利俄斯的火力战车,赫利俄斯每天都会驾着它穿过天空,然后在晚上沉入大海进入冥界,让烈马在那里休息,第二天赫利俄斯把马套在车上,再次驾着它横跨天空。人们不会轻信这个故事,所以神话又讲述了赫利俄斯把马借给他的儿子法厄同的故事。法厄同无法控制烈马,烈马受到惊吓,最终车毁人亡。在那之后,赫利俄斯明白,他不能把战车借给其他任何人,这样他才能在第二天准时驾车升空,正如昨天以及几千年来的每一天一样。但是,如果人们冒犯了赫利俄斯,又有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13)、确切地说,其理念是使学生形成超越领域和学科的视野,提供全套有关不同科目和研究方法的理论技能。

(14)、古希腊拥有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发达的奴隶制,贵族因此享有充分的闲暇。而绝大部分的希腊哲学家,都是贵族出身,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粹思辨的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才把“闲暇”看做是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比如,古希腊的那位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他本出身于伊奥尼亚地区爱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本来要继承王位的,但是他却将王位让给了弟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专门从事哲学思辨。德谟克利特也说,发现了自然界的一个因果联系,比做波斯国的国王还要高兴。

(15)、一些领域所强调的仅仅是对被表述和被呈现之过往事件的学习,而另一些领域所突出的是独立思考,提炼新知,并且以新的或独创的观点洞悉世界。

(16)、但在很久以前,甚至是在阿那克西曼德之前,就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根本不是确定的。那些认为这是确定无疑的人是愚蠢的。当然,如果路上有块石头,昨天就在那里,无疑明天它还会在那里,除非有人把它捡走。但太阳并不像石头一样不会移动。它在不停地运动,每过一分钟就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它像动物一样,像生物一样在运动。太阳每天早上出现在东方的某个地方,然后升高到天空中(夏天甚至会升得更高),接着又朝地面下降,直到晚上终于落下,无影无踪地消失在地平线下。它是如何在次日早晨再次出现在天空另一边的呢?在此期间它又存在于哪里呢?发生了什么?明天会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吗?总得这样发生吗?如果明天太阳不再升起,那可怎么办?

(17)、只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威廉姆森并没有平铺直叙地介绍现今的哲学家们都在怎样做哲学,而是对“哲学是什么”和“怎么才能把哲学做好”给出了独特的思考,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只是从“分析哲学”的视角来讨论怎么做哲学。而且,哪怕是在分析哲学家的阵营内部,也会有许多哲学家憎恶他所描绘的这幅如何做哲学的图景。比如,那些更早期的分析哲学家的追随者,尤其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信徒,就不一定会赞同威廉姆森所给出的解决哲学问题的目标。再比如,更晚近的分析哲学家们,尤其是那些鼓吹实验哲学的年轻学者,就不一定会认可威廉姆森对思想实验的辩护。又比如,即便有威廉姆森为模型建构的方法论所做的辩护,也不一定能打消主流哲学家们对形式哲学方法论的疑虑。对中国哲学界的情形而言,我们又还有丰富得多的哲学版图: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现象学、伦理学和宗教哲学,等等。这些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很可能都有独特的哲学目标和哲学方法。我们不仅希望他们也能够为普通读者写作,出版更多优秀的哲学普及读物,告诉读者他们所做的“哲学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做哲学”;更加希望他们能写出严肃的学术论文,论证自己的哲学目标和哲学方法比威廉姆森的更好。

(18)、孔子作《春秋》,他的想法便是要将政治、历史的法则勾勒出来,让后人清楚地看到天道在人世间的运作;解释《春秋》的《左传》里,便记载了许多预言故事,这些预言其实并非迷信,而是信有可征、考虑人的个性、当下处境,并依循天道运作法则推演出的结果。

(19)、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也不类于众妙具备、受人尊敬的科学,它似乎不能有所创进。因为你起于困惑,而止于疑窦。

(20)、人文教育的核心不在于为某个特定的行业或职业提供培训,事实上,在人文科学中,往往并不提供这种培训。

2、哲学来源哪里?

(1)、变易即是指世上一切人、事、物,无不时时刻刻在变化之中;不易则是说在这些瞬息万变中,自有一永恒不变的“道”蕴含其中,就像苏轼在《赤壁赋》里所说的:“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然而正是希腊人,这个最优秀的民族,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民族却选择了悲剧文明的研究方式。尼采认为古希腊哲学诞生于日神和酒神两种精神的冲突。代表和谐,光明,理性的日神和代表放纵,恣肆,狂欢的酒神,两种精神冲突则导致了哲学的诞生。

(3)、所以说,能够利用闲暇从事哲学思辨,是希腊人的特殊之处。希腊贵族崇尚的高尚活动是战争、游猎和思辨。最后一项风尚造就了一批职业哲学家。从词源学上看,西文的“school”(学校),就是由希腊文“闲暇”派生出来的。学校是柏拉图之后哲学家活动的主要场所,他们在此研究和传授知识。由于哲学在希腊是一门独立而崇高的职业,希腊哲学家不像印度哲学家那样属于僧侣阶层,也不像中国哲学家那样属于官宦阶层,而是属于自由的贵族阶层。

(4)、所以说,若非经以反复推敲,我也对证明知识内在价值束手无策,虽然它对我来说也同样昭然若揭。特别地,对我来说,知识在所有最佳的人类生活形式之构成要素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

(5)、我们应该如何做哲学?这不仅是哲学初学者最关心的话题,也是哲学家们时常反思的题材。牛津大学哲学家威廉姆森教授的《做哲学》(DoingPhilosophy,Oxford,2018)正是讨论此问题的新著。虽然该书主要是作为哲学通识读物而写,但其中许多新颖的观点也为我们反思“应该如何做哲学”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首先概述了全书的主要内容,然后详细探讨了两个具体的问题:一是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研究的关系;二是哲学中的模型建构方法。基本的结论是:只要我们清楚地区分哲学史和思想史,那么哲学史的研究与哲学问题的研究并不冲突;模型建构作为一种哲学研究方法,其方法论优势尤其值得国内哲学界更多重视。

(6)、第七章讨论演绎。演绎也是哲学家们常用的方法,但在简单介绍了演绎论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之后,威廉姆森更多强调演绎论证的局限性。在他看来,演绎的作用更多是从理论推出理论后果,而非由证据推出理论本身。逻辑和数学的第一原则也用溯因(abduction)来辩护。逻辑本身并不是哲学中立的,但经典逻辑可由最佳解释推理来辩护,它是最好的科学理论之一。对经典逻辑的各种修正都不成功,但对经典逻辑的扩张还在系统的争议之中。

(7)、如今,科学已经成为人类活动的一个分支,雇用着数百万人。与任何其他类型的工作一样,人们也可以单纯地将科学视为工作,即谋生的方式之一。但当我们思考泰勒斯与科学家之间的对话时,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对某些科学家来说科学并不仅仅是工作。只有这样的科学家才能理解孩子(或哲学家)们的问题并以一种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去回答。这些科学家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的科学体系内依然保留着产生科学的哲学能力:理解力和好奇心。

(8)、第四章讨论澄清词项。有些哲学争议能够通过澄清语词或概念而消除,但哲学并不等同于语词或概念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方面,模糊性在所难免,不可能让词语完全精确;另一方面,确实存在不包含任何混淆的真正的理论分歧。另外,尽管威廉姆森反对概念真理(仅仅掌握概念就知道其为真)和非概念真理的区分,但他仍然认可清晰性的价值:其不在于提供无可置疑的标准,而在于让推理的错误清晰可见。

(9)、从图中分析结果可得结论:科研实验室样本主要的污染源(来源)为肠道,而土壤来源占比最少;而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样本主要污染源(来源)为皮肤(大胆猜测一下,是否NICU婴儿样本主要来源于母体皮肤呢?),而几乎没有微生物来源于肠道;办公楼区域样本主要污染源(来源)为皮肤,几乎没有微生物来源于肠道。 

(10)、这恰恰是因为问题如此晦涩难懂,而我们无论是口头讨论还是书面陈述这些问题,都要彻底追求一种自我表达的清晰性和有效性。

(11)、这类知识,一旦被我们掌握,即会成为另外一种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基础,一种概念性的基础。

(12)、有人可能会说:“要达到任何其他目的,都必须先准确理解哲学史;而要准确理解,必须‘以中释中’”。但这是可疑的。的确,要评判哲学家的理论是否为真,需要先正确理解哲学家的理论;而要正确理解哲学家的理论,又离不开思想史的背景。威廉姆森自己也讲,哲学史学家既需要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也需要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如果你不知道布鲁诺在1600年被罗马天主教会烧死,那也就不会意识到那次事件对17世纪的哲学家们写什么又不写什么可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便存在思想史和哲学史的区分,思想史的研究对哲学史的研究,尤其对弄清楚哲学家本来的理论是什么也是重要的。

(13)、可是,正如美国人常说的那样,众口难调,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做同样的事。有很多人对哲学深以为恶。那么,为什么要研究哲学?有何意义?

(14)、当然,有些知识是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到的——可能是特定的自然法则,或者独特的发现,或者是重要的历史事件,我们在接下来的生活中用到这些知识。

(15)、中国哲学认为哲学的源头,或者说是文化的根源,阴阳,儒释道、十二生肖、真善美、精气神等也是一个复杂系统。

(16)、但通常的情况是,我们今天在大学里学到的无比精详的内容,将很快被新发现、新发明、新方法和新技术超越。

(17)、使用SourceTracker软件的分析步骤如下

(18)、但是,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如今我们对星星、地球和太阳了解更多,那些详尽的知识会使泰勒斯感到非常惊讶。即使那些在学校里毫不关心天文学的人也知道,我们有好多关于天文学的一整本一整本的书,并有人将其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去认识、测量和观察太阳。我们称这些人为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也许可以向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解释为什么太阳会每天升起,甚至能对太阳出现的时间精准地预测到秒。科学家能够告诉他们太阳的寿命、能量来源、年龄等一大堆不可思议但却或多或少有用的信息。

(19)、使我为之沉思的是这样一个想法,即仅仅通过让人们告诉自己诸如“我不理解”之类的话,就能使他们心情变坏。而我所思忖的是:在目前从事的工作中,我们发现自己正时时遭遇如此情形,这意味着什么呢?

(20)、第十一章是结论。威廉姆森再次强调哲学的独立地位。尽管哲学一直面临变成其他东西(比如,生活方式建议或政治辩论,道德宣教或语法课程,无神的宗教或不可读的文学,通俗物理学或通俗生物学,通俗心理学或通俗神经科学,计算或民意测验)的压力,但他对哲学未来的进步还是充满期许。在他看来,哲学源于人们在清晰表达好奇心的同时想要追问到底的自然驱动力,以及使用最合适的方法回答自己的追问而不接受任何替代品的决心。无论如何,这种自然驱动力和决心不会轻易消失。

3、哲学源于哪里?

(1)、但我的意思是,有一些知识显然不太重要,至少就它对人类的最优质生活而言是这样的。

(2)、例如,物理基本定律、生物学或者心理学等知识,我认为具备这类知识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价值。

(3)、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看作相当长的并充满革命搏斗和国内战争的时期,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在这个时期内采取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和组织上的种种必要措施,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社会、没有阶级的社会、没有国家的社会,来代替资本主义的旧社会。列宁是完完全全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基本原理为根据的。

(4)、说到哲学的起源,很多人会想到古希腊,因为那时期出现了许多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名流千古的古希腊哲学家。不过在希腊哲学家不断涌现的年代,中国、印度也有着自己的哲学,所以哲学有三大起源: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

(5)、哲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

(6)、第十章讨论哲学中的模型建构。尽管哲学家倾向于追求普遍的规律,但哲学家也不时建构模型(比如,我们在学习三段论推理时遇到的文恩图就是一种模型)。模型是对现实的简化,常常包含许多理想化的假定,但仍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实的情形。模型的好处在于不会被反例挫败,取代旧模型的只能是更好的模型。有些哲学领域更适合模型建构,有些领域可能需要多种方法并用。对哲学中模型建构方法论的潜力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其范围和局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7)、如果一个人要承担艰难的事情和担负重要的任务,而他几乎只能取得有限的、不完全的成功,那么他这么做是否有价值?

(8)、那么,大学教育的关键在哪里?我希望我的学生在耶鲁大学有何收获?有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高等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办学宗旨”,它们试图以此来阐述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很多人也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公众发表关于教育目标和意义的观点。

(9)、我们不是不再理解它们,而是对它们不再感兴趣。我们不是认为旧问题是错误的,而是认为它们不再是我们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时期,神话首先出现,后来又产生了哲学,跟着哲学又转向了科学。正是在这样的时期,我们找到了今天的自己。我们不知道自己注定要走向何方。那些不知所属的地球人正是煽动者容易下手的猎物,煽动者会用各种各样的“答案”来诱惑他们,驱使他们从事最可怕的活动。我们在20世纪一再看到这种现象。而事情之所以会如此的部分原因就是,人们不停地奔波以过上一种舒适的生活,但却没有时间去思考。

(10)、马克思主义最大的存在意义就是告诉我们,观察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从实践开始,实事求是,不怕一切思想束缚,哪怕是曾经认为是正确的,后来被证明是行不通或不合时宜的,都要改正,只要我们的目标不变,采取何种形式都不重要。

(11)、人类自懂事以来就意识到自己终将死去,这种理性的远视性如果不以感性的近视来调节就很容易陷入悲观主义的泥潭之中,要么悲观厌世,无所作为。要么声色犬马,浪费生命。思考死亡是一种有意义的徒劳,不思考则活的轻浮没有沉重感。而思考死亡则活得沉重而抑郁。如果人对死亡问题足够认真,他便活不下去,如果他对自己的死亡都不认真,那他又活得毫无意义。而哲学为他们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

(12)、当认识到哲学家所讨论的哲学问题的深奥,并仔细彻底地考量他们所提出的论证之优劣时,你会由衷地尊敬他们。

(13)、这就是中国古人认识自然的方式,且永远将这些认识拿来作为指导人生处世的原理、原则。

(14)、我想补充说明的是,哲学史研究之所以也是哲学研究,更是因为其现实关切,需要应对当代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为我们提出的理论挑战。比如,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关心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表达的正义观,关心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对好的生活的讨论?因为正义的社会和好的生活,仍然是我们今天的理想和追求。我以前曾听到过“回到古代来研究古代”,或者“回到西方研究西方”,或者“以中释中”(即按中国传统学问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中国传统思想)的说法,很是迷惑不解。如果他们只是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或许是对的;比如,要准确理解中国历史上的哲学家,我们当然需要“以中释中”。但如果从哲学史的角度而言,那就很难理解了。毕竟,无论我们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都不会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先前的哲学家。

(15)、哲学危机的表现之一是轴心时代的没落。17世纪以来,文明传统观念逐渐弱化了现实的影响力,一改西方人“言必称希腊”的状况。不同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向后看齐”,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指向未来,颠覆了传统,激发了社会变革。正如托克维尔指出“过去已经不能再为未来提供借鉴,精神正在步入黑暗的深渊”,轴心时代正走向没落。

(16)、2)研究微生物的移植情况,通过SourceTracker分析探寻微生物来源;

(17)、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一切事情会演变到弒父、弒君,都不会是忽然之间一个念头造成的,而是由错误的行为、思想日积月累,这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只是在这些思想、行为开始萌芽时,没有人可以看出来罢了。我们踏到秋霜,便可以预期冬天将至、水要凝结成冰了;那么看到一个人眼下的偏差言行,又何尝不能预知他未来将造成的祸患?

(18)、内容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

(19)、以笛卡尔为开创者的近代哲学虽然在近代科学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恰恰是因为原本不具有实用性的古代哲学(科学)与经验相结合促进了技术的发展,使技术插上了科学的翅膀,从而使科学具有了实用性,哲学与科学开始了分化。套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术语,古代哲学或古代科学具有价值理性的功能而不具备工具理性的作用,近代科学技术则是一种工具理性。尽管哲学仍然坚持自上而下合理地解释宇宙的理论工作,但是当哲学试图为自然科学奠定基础的时候,它自身便自然科学化了,而且成为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对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于是,作为价值理性的哲学似乎“迷失于”作为工具理性的科学技术之伟大成就中而不能自拔。

(20)、但是,正确理解哲学家的理论,决不等同于将哲学家的理论理解成真的。威廉姆森特别强调如下两者的区别:某个哲学家的理论是什么,以及那种理论是否为真。好的哲学史学家通常清楚这个区别,他们只问这个哲学家的理论是什么,而不问那种理论是否为真。但如果混淆了两者,那写出来的就既不是好的历史,也不是好的哲学。

4、哲学来源于哪里?

(1)、(3)创造力和原创力。时至今日,我都确信这是公允的说法,正如我那时告诉学生的,耶鲁的大部分课程确实是试图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上述三个方面的能力。

(2)、尽管我们往往意图达到更高的理解目标,但结果总是显得较为碎片化、有局限、暂时性和鲜为人知。甚至,我们只是在难得一见的特定场合才能大胆地宣称取得了某些成果。因此,我们仍需追问:为什么要学哲学?或更准确地说,哲学何以值得我们学习?

(3)、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4)、亚里士多德说哲学源于惊异,但需明白的重要一点是,亚里士多德内心的疑问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生活中的种种时刻自然而然地发生。因此,我们最后会告诉学生,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你将有机会回到你所感兴趣的问题,你可以重返那个对一切都感到惊异的自我。

(5)、又到年末,岁月飞逝,我的原则是不和时间赛跑

(6)、好了铺(zhuang)垫(bility)完毕,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微生物(微生物多样性/宏基因组)是如何解答哲学终极三问。简单来说,我是什么微生物,我来源于(Source)哪儿,我会花落(Sink)谁家? 

(7)、无独有偶,此类事情也发生在其他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上,例如,有人认为“快乐”具有内在价值,我也深信其通常是对的,但若有人问我如何证明,我就只能支吾以对,除非我经过深思熟虑。

(8)、生物和医药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增强身体机能和延年益寿;农业知识能帮助我们生产更多更健康的食品;经济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配货物和提供服务。

(9)、今天的我们只把赫利俄斯和法厄同的故事看作是神话,一个或多或少有点有趣的儿童故事,而不会傻到真的去相信。跟泰勒斯的女仆一样,我们并不关心明天太阳是否会再次升起。当孩子们问起我们这个问题时,我们会有一个很不同的解释。这个解释不如故事有趣,也更难理解,它涉及很多抽象概念和词语,如“重力”“动量”“行星系统”。我们只得向他们解释实际上是地球而不是太阳在运动,虽然看起来并不是这样。听到这种解释,女仆一定会大笑而去,就像我们对法厄同的故事一笑了之。

(10)、当然,我们对学生也如法炮制,屡见不鲜。这是一个关乎哲学的、显而易见而无可争辩的事实,也是由于有限知性而导致的一种哲学研究的典型状况。

(11)、今天,我想知识作为工具性的价值已经体现在方方面面了,例如,化学和工程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造更好的桥梁、轿车和提高制造工艺等;

(12)、哲学介于科学、艺术和神话之间。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期,虽不存在哲学,人们也照样度日。也有平静的时期,世界没有大的变化,人们靠着从祖辈那里传承下来的智慧过活。在这段时期里,人们可以愉快地走过庭院,致力于经营农场,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不要掉进井里。然而,历史上还有其他时期,那时一切似乎都在变化,突然之间,孩子们不再理解他们的父母,父母也不再明白他们的孩子。在这种时候,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是去用心思考,寻找新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新答案,因为原有的答案已不适用。

(13)、我们思考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基本类型,这些类型如何工作,以及是否能胜任职责。

(14)、我们就像一个烟鬼,偏偏在周日晚上商店都关门时抽完了仅剩的最后一根,这种感觉就像是戒断症状,既焦虑,又无聊,所以我们会不停地去咬手指甲,或者是用手指去敲桌子。我们会非常想消磨时间,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要是已经是星期一就好了。

(15)、它们不仅是人们屡屡提出的明确共识,也似乎是以树人育才为己任的教育工作者视为重中之重的部分。以我观之,有三个方面:

(16)、作为哲学家,我们的目的就是表达和深化我们对人类及其在宇宙中地位的认识。

(17)、正如威廉姆森所言,理想的科学进步是发现普遍的自然规律;但很多时候,科学家所面对的对象过于复杂,很难从中找出普遍的规律来。这时,科学家们往往就采取退而求其次策略,先建构一些简化的模型,再逐步寻求更丰富的模型。有时为了现实的应用,他们还会建立一些具体的模型,比如用于展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用于测试的各种工程类的模型。但更多时候,模型是一种更加抽象的东西。比如,现实中没有任何东西是质点,但物理学家在研究运动定律时却往往将运动的物体抽象成质点。瑞典逻辑学家克里斯特·塞格尔布(KristerSegerberg)曾把模型比作地图。在我看来,这个类比非常贴切。我们在建立模型的时候,往往有需要关注的要素,而忽略掉其他方面的差异。比如,我们通常所用的交通路线图,往往不会展示出地形的差别。但如果是为了别的目的,比如交通路线的设计,我们可能就需要带有更多细节的地形分布图。模型和地图一样,是我们建构出来的。但这并不等于说,研究模型得不出任何新的东西。一幅好的地形分布图,会帮助我们设计出好的交通路线,但这并不等于说好的交通路线会自动出现在那幅地形分布图上。曾经有一个学生问我:“数学是人发明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答案的数学问题呢?”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数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不是人发明的,这还得另说。哪怕数学和象棋一样,是人类发明的游戏,我们也没有预先指定这个游戏的全部内容。我们所做的不过是给出了一些基本的规则,但具体的玩法还有待游戏玩家的进一步探索。”

(18)、当我们追寻真善美的本质,当我们遭遇此问,哲学家并不是要讲一个普通人未思未想的全新问题体系,而只是在问,以某种更体系化、精细化的方式,提出那些普遍存在、反复出现而人们又没有足够时间思考解决的问题。

(1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人类根据世界观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方法。

(20)、以我之见,这是许多人强烈厌弃哲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