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格拉底的审判读后感
(1)、但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既然三位公诉人按照雅典的法律启动了诉讼程序,审判就得进行。人们内心所期盼的是:雅典城现在已经倒霉透顶了,公民们已经烦透了,市政厅每年都得为筹措偿付给斯巴达的战败赔偿金而头痛,家国不幸,苏格拉底,你老爷子就省点力气吧,研习点天文学或数学之类的玩意儿或捣古点炼金术之类的,别在这当儿为大伙儿心里添堵了。
(2)、人性的光辉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应该去研究学习。
(3)、这本书中,苏格拉底和格⽼孔、尤苏戴莫斯的谈话就是这样的典范。
(4)、据信,原作者巴迪欧是一位重要的曲解毛主义的哲学家,此外,导演是一位不重要的曲解马主义的大学生。我们宣称:本剧的排练原则为历史-唯物主义。
(5)、赵立行: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民建会员,中国外法史学会理事,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理事。
(6)、苏格拉底答复道:“难道你不认为我⼀辈⼦都是在申辩着吗?”
(7)、柏拉图的《对话录》续载,苏格拉底在饮酖自尽前,犹坚信正义并非不可能,故汲汲以法律的尊严为重。恍惚之中,他突然冥想“法律”化为人形,正色对他讲话,告诉他不可违背律令,更不可因一时律令上有不利自己之处就横加攻击:“Youmustnotattacktheentiresystembecauseofonelawthatisnotinourinterest.”英语“法律”或law一词,源出后期古英文中的lagu,再转化为中世纪英语的lawe,蕴有“设立”之意。换句话说,法律为人所设,神圣不可侵犯,但是恶典一旦有害群体的和谐,难以追寻正义,起而废之可也。苏格拉底的审判,显然并不公平。尽管他以为在大众之前受审是对自己生命的检查,而且还陶然自辩“Theunexaminedlifeisnotworthliving”(“未经审查的生命,不值得活”),他心里其实落落寡欢,有“道不行也”的感慨。如果他能够明白“法律”的原意,我看就不用为求正义之名,而有负克里图殷切的期望了。
(8)、下面,笔者打算以导游解说的身份带大家进入法庭,聆听一下这场古老而扣人心弦的审判。
(9)、苏格拉底头顶光秃,鼻孔宽大,双目突出,嘴唇肥厚,大腹便便,在注重形体美的雅典,显得奇丑无比,每当朋友介绍陌生人认识他时,总要设法表明他的外表不是交往的障碍。他意志强大,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表现勇敢,可以赤脚单衫在严冬里昼夜坚守岗位。他酒量惊人,性格暴躁,但总能用理智控制愤怒,节制情欲。他是话匣子,整天在雅典集市上晃荡,热衷质问他人,与人辩论,却不关心下顿饭在哪里吃。他时常挑战那些自以为有所专长的人,揭露他们思想中前后矛盾的地方。长期的积怨,构成了雅典人对他指控的重要因素。
(10)、让她去叫色诺芬请柏拉图来教会卖方便面的小贩怎么学会在雅典法庭上讲个冷笑话。
(11)、第二次投票在一阵愤怒的吵闹声中进行,结果很快出来了,360票对140票,决定对苏格拉底处以死刑。也就是说,至少有80名陪审团成员在第一次投票时认定苏格拉底无罪,在量刑时却判处他死刑。说至少,是因为也可能存在定罪时认定他有罪却在量刑时认为他罪不至死的人。
(12)、那么,我们和外国打仗的时候,健康的⼈被征调当兵,战死沙场;⽽疾病的⼈免于打仗⽽活了下来。这时你说那个是好,那个是不好?”
(13)、20世纪美国《苏格拉底的审判》作者斯东甚至设想是苏格拉底本人策划了这次审判,他年纪大了,身体各种病痛,不如这样轰轰烈烈地死去。
(14)、雅典城引以为豪的是自己城邦的民主传统和智慧。正如这个城市以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为自己城市的保护神一样,这个城邦供奉的另外神祗是说理女神倍多和议会之神宙斯阿戈拉奥斯,这也是雅典城理性和民主代议的象征。
(15)、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16)、但是雅典是个法制城邦,有人控告,法庭就要受理。雅典的法庭一般是视情况临时组成。为了审判苏格拉底,雅典临时组成了一个由501人构成的大法庭,其中一人主持,类似于法官,剩下的500人听审之后投票表决,类似于陪审团。这501人是从雅典公民中以抽签的方式产生的,他们大部分是手工业者、小市民,真正代表了雅典的民意。
(17)、如果说,基督耶稣被审判和处决,其在十字架上的受难从宗教意义上而言是为了完成神的使命,并以其复活证明神迹的存在。而作为一个肉体凡人的苏格拉底,在公元前399年那场审判中,刻意而决断地选择了死亡,坦然与微笑后面,隐匿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弘扬学说而杀身成仁,还是嘲讽所谓雅典城邦民主模式的虚伪?
(18)、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
(19)、他认为,⼀辈⼦过着虔诚和正义⽣活,才是最幸福的⼈,⽽⾃⼰恰恰就是这种⼈。所以死⽽⽆憾。
(20)、如今的我们擅长分析并替苏格拉底提出对雅典政制的批评,从我们的角度完善苏格拉底的言论。在我们看来,雅典政制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雅典民主制度的繁荣是建立在对盟友的压迫之上的,公正是对内而非对外的,并不是所有人都享有政治权利,简单而直接的民主可以被轻易地引向暴民政治,不存在任何机制能够约束暴走的民意野兽,绝对化的民主原则从行政与立法领域渗透到司法乃至军事领域,高额社会福利与参政补贴滋生游手好闲,为政治流氓与民意领袖的活动提供了条件。我们可以从两千多年前的雅典得到无数条教训与启示,但这些启示只对生活于开化现代社会的我们才是有意义的。
2、苏格拉底审判过程
(1)、假说与推理,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大多是隔靴搔痒,雾里看花,臆断古人。
(2)、接下来辩方巴拉。这一次,柏拉图再次强烈要求替老师辩论,苏格拉底再次拒绝了。
(3)、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导演对戏剧的看法很独特,强调“真实”与“生活”,让观众对“戏剧”这个概念不仅仅是以往的想法。观看排练时最让我有感触的,就是那种吵吵闹闹的氛围。这种氛围传达出了戏剧或者说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
(5)、为了说服老人,克里多甚至采用了激将法,他认为“拒绝救自己生命的行为有违美德,行为人应该感到羞耻,甚至是一种罪恶。”
(6)、穆勒说:“我们永远不能确信我们力图窒息的意见是谬误;即使我们确信,要窒息它也仍是罪恶。如果它是对的,社会就失去纠正错误的机会,如果它是错的,社会则失去在真理与错误的冲突中使真理更加清楚的机会。”“如果全人类除了一人意见都一致,而这个人是持相反意见,全人类要让此人保持沉默并不比此人让全人类保持沉默更有理由”。这种观点后来演变为“言论自由,思想无罪”。
(7)、这个结果令苏格拉底的粉丝们悲痛欲绝。他们开始策划买通狱卒帮助苏格拉底逃跑。只要跑出雅典,苏格拉底就自由了。但是苏格拉底拒绝了。
(8)、但柏拉图深知老师的心性,要他当场认罪并认罚简直比登天还难,所以他建议老师在第二次辩论中强调自己对于城邦曾经的贡献,争取流放刑罚或监禁刑。流放是雅典城邦对于政治犯常用的处罚方式。在此之前,曾经有许多著名的政治人物在被法庭判处流放刑之后,若干年后又被平反并召回担任要职,恢复名誉且重获政治权力。
(9)、报上常载,有不通文墨者到法院“按铃申诉”。中国古代,供此紧急申冤用的器具是大鼓,所以古人有“击鼓申冤”的说法。西方国家今日虽亦多用警铃,但古时则用大钟。《伊索寓言》中老而无用、主人拟市之于屠场的驴子为自己鸣冤之法,就是跑到府衙的大钟前扯绳引人注目。苏格拉底的辩论庭上是否设有类此专供申诉用的器具,柏拉图的著作中未详。苏氏为自己申冤,唯有逞其滔滔雄辩而已。有人建议监禁或放逐苏氏,但是他身处危难,毫无惧色,一再声明为国家贡献良多,启迪青年才智不少,应受万人景仰,曷可置诸囚牢,又怎可远离故国?
(10)、公元一世纪罗马时期大理石雕塑《苏格拉底像》,其实就是一个糟老头的样子
(11)、★我的消息是真的,千真万确,绝对可靠。苏格拉底没有死,而且他将再次接受审判。
(12)、从1941年出生至2005年退休60余年间
(13)、更要命的是,这些政变者中有几位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们在夺权成功之后,也曾经邀请苏格拉底加盟,一来是想借用他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二则苏格拉底对于雅典城传统的民主制度也颇有微辞,长期持嘲讽批判的态度,这让人们误以为他也反对民主政体。
(14)、UndictionnaireconcislesecondprocèsdeSocrate
(15)、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
(16)、1989年,一位80岁的老人,美国新闻记者I.F•斯东,在临死前出版了他生命中最后十年的研究结果,做出了最大胆的假设与推理:七十岁的哲学家、雅典城受人尊重的老人苏格拉底,感受死亡将至,在无法忍受病痛和悍妻折磨和自己的学术结果不为世人所接受的情况下,策划了自己的死亡方式,以一场浩大的审判,以法律正义的名义,判处自己死刑。把自己生命的余烬,凝成一个死亡之谜,给后人留下了一道人文学科的“歌德巴赫猜想”,人们将因为好奇而探寻他的死亡的原因,也正因为探寻而发现并惊叹于他的哲学理念的先知力,如同一群寻宝者,不辞辛苦进入溶洞,根本没有宝藏存在却发现了一处史前人类文明遗迹一样。
(17)、法律上的“罪犯”一词,一般多用criminal,不过也有利用culp这个词根写为culprit的。后者所以成为英语词汇,原有一段有趣的历史。英国中古时代,法院开庭,嫌犯当然会辩称无罪。此时,检察官每每会用英语与法文夹杂说道:“Culpable:prestd’averrernostrebille.”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有罪,我准备证明我的控告可以成立。”由于讲的次数太多,整句话变成法庭上的习用语,而书记官在记录时,可能有感于语句过于冗长,乃简化之为culpable:prest,意思是:“有罪,成立。”稍后的书记官仍感此二词太繁,干脆就缩为cul.prest。由于prest有时作prit的形式,所以“犯罪”一语,遂拼为culprit这个词了:Becausehewasseennearthesceneofthecrime,manypeoplethoughtthathe,indeed,wastheculprit.(因为有人看到他在罪案现场附近,很多人就以为他就是罪犯。)英国史上,第一位用culprit一词称呼的罪犯,是鼎鼎大名的彭布罗克伯爵(EarlofPembroke)。1678年,他因谋杀罪被起诉。不过culprit得以在白纸上印成黑字,正式为英人用,却要迟至1700年后。
(18)、首先是两种教育观之间的冲突,这两种教育观是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指控者莫勒图斯认为,教育不是多么神秘高深的东西,所有绅士都可以从事美德教育,并且可以使所有受教育者变得更好,进而言之,只要经过适当的教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高尚知识和德性的人,从而参与到城邦管理中来。莫勒图斯实际上是在迎合雅典的公民,认为他们都有能力教育人。而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是关乎灵魂如何完善之事,本身是不可能传授的,只能靠自己去完成。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又有一个基本的前提,人分三六九等,只有对于能够理解并愿意接受这种教育的人,它才会起到作用。尤其是德性这个东西,和别的专业技艺不一样,只可能为少数人所拥有。苏格拉底有一个体现他知行合一的重要命题,那就是知识即美德。拥有更高知识的人才拥有更高的美德,这种人需要教育,但更需要天资。
(19)、 有关苏格拉底的这场审判,于他而言,是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次绽放和表演,其选择死亡,源于他的法律信仰——“守法即正义”。苏格拉底始终认为,法律必须被遵守即使法律不正义,并且以其行为证实了对法律信仰的坚持。
(20)、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路“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3、苏格拉底的审判
(1)、公元前399年,将近70岁的苏格拉底被指控有罪,案件经执政官初审立案后,最终交给一个由500人构成的大法庭审判。当时雅典法庭的审判员数量,根据案件性质,可以从几十人到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不等,苏格拉底案件的审判官人数算是中等,这些法官由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组成。在作出裁决时,如果正反双方的投票数量相等,则判决被告胜诉。按照当时的审判程序,须经过两轮,第一轮,原告指控,被告申辩,完毕后马上投票;如果认定被告有罪,则进入第二轮,由原告方和被告方各自提出一个处罚方式,可以附带相应理由,然后再由审判团进行投票。注意,审判员只能在原被告提出的两种刑罚中选择其而不能综合权衡提出第三个选项。所以与此对应,柏拉图所记载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大体上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是否有罪的申辩,第二部分是关于处以何种刑罚的论辩,第三部分是他被判处死刑后的陈词。
(2)、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3)、苏格拉底可能算不上一个太有眼光的政府批评者。雅典输掉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但我们也看到雅典的力量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回复,这一切很难说不与雅典的政治制度有关。如果我们再将目光放长远一些,我们还能看到,在被马其顿和罗马吞并之后,雅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西方世界最有活力的城市之它是大学城和艺术的中心,即使在罗马时代,雅典城依然保持着其开放包容的风气。反观雅典曾经的劲敌斯巴达,早已悄无声息地湮没于历史当中,甚至没有留下几篇值得回味的诗歌戏剧,或是一栋能供后人瞻仰的公共建筑。有一件事我们需要明确,雅典的衰弱大概不能全然归咎于其自身的原因,雅典走在罗马之前,罗马又吞并了雅典,所谓各领风骚数百年,不过如此罢了,一个国家能辉煌几百年,自然总有衰弱的一天,后人能从其中得着教训自然是好事,但最好不要过度解读。苏格拉底批评雅典制度的那些嘲讽也不全然落在了点上。
(4)、艾哈迈德的形象是巴迪欧对他最喜欢的莫里哀的戏剧形象的改写,在他看来,作为奴仆的斯卡班是一个“对边”(diagonal)角色。“对边”是巴迪欧很喜欢使用的一个数学名词,表示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和对边,换句话说,“对边”角色意味着与主体角色的绝对不相容,也意味着一个从未被想到的角色的真实刺入。这样,在莫里哀那里作为白人奴仆的反客为主的斯卡班,在这里被阿尔及利亚裔黑人艾哈迈德所取代,尽管艾哈迈德的诡计与斯卡班的诡计存在着某种相似。不过针对艾哈迈德的角色,巴迪欧说道:“在这个意义上,他(艾哈迈德)成为了一个‘局外人’,来自于他处的人,他充当了一个隐喻:事实上,他就来自于这里,在‘这里’揭示了他的骗局和他的伪装。……作为一个对边角色,艾哈迈德展现了纯粹戏剧性的力量,也就是说,那些真实的必然性(如市场经济、选举、人权、左与右、金融全球化……)都可以视为一种纯粹话语。而艾哈迈德不停地让社会博弈中的人物形象变得荒谬可笑,在舞台上,艾哈迈德让这些人物的身体变得羸弱,声音变得滑稽,艾哈迈德(他比那些专业评论者能更好地使用这些话语)把他们的话语变成了空壳。”也就是说,巴迪欧通过艾哈迈德的“对边”角色,让正常的在社会场景中起作用的身体和声音变得空洞。艾哈迈德这个角色的要义并不在于他如何实现了主人的意愿,而是通过他的诡计,让平滑地在社会中运动的东西都变得毫无意义。一方面他生产了身体的运动,让主人和其他的社会角色都跟着他的节奏做着无意义的身体运动。这种运动不再是德勒兹意义上的内在性生命的身体,而是被艾哈迈德的诡计所操纵的身体运动。同时,原先在社会博弈和交际场合使用的主人们的官话和套话变得无效,甚至他们的日常语言也变成了空壳,其中的人物角色,如作为工头的穆斯塔西(Moustache)、节目主持人吕巴贝(Rhubarbe)以及共和派议员彭佩斯坦夫人(Pompestan)等人的官方话语和形式话语在艾哈迈德的诡计面前都变成苍白。简言之,艾哈迈德通过自己的独特行为,实现了真理的生产,让由身体和话语主导的现实社会秩序被悬置,真理也从艾哈迈德的诡计中涌现出来。这样,艾哈迈德,作为巴迪欧的真理的代言人,让“除了身体和语言之外,还有真理”的命题在“艾哈迈德四部曲”中得以道成肉身。
(5)、他接下来的半生都在反对民主政治。在他看来,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做鞋的需要熟练的手艺,开船的舵手也不能随便抓阄来决定,那么,像管理城邦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交给那些毫无专业知识的手艺人呢?然后他考察和分析了他所知道的所有政治管理形式,最后总结,最好的方式,是由城邦最聪明的人,也就是哲学王来管理。
(6)、苏格拉底批评雅典政府,因为他觉得由一帮蠢货和乌合之众组织起来的民主政府必然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奇怪的是,我们从来无法得知苏格拉底这种看法的具体依据是什么。任何时代都会存在政府的批评者,他们会评判政府的行为是否过于软弱或过于固执,会批评政府对某事件的处理不力,也会警告政府的某项政策将带来不利影响。宣称不参与政治的苏格拉底好像从来没指出过雅典政府究竟做错了什么。苏格拉底对雅典政府的反感来源于一系列的推理:乌合之众既不知美德,也缺乏知识,议会里坐着的皆为贩夫走卒,明明未受过训练,却还自以为是,稍稍有人煽动,便不知自己几斤几两。大多数人一生都活在卑微中,从事贩卖、耕作、手工等行当,好维持基本生计,鲜有人有闲心坐下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又是绝对的正义,试想这样的人如何能进行统治?整日无所事事的苏格拉底是少有的能闲下来思考这些概念的人,但他表示自己也未能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因此拒绝参与政治。“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连我这样的聪明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得统治之道,凡夫俗子又如何厚着脸皮坐在议会里执行所谓的正义,这些人明明连什么是正义都不晓得,恰如马贩子竟不知马为何物。舍此以外,如果一定要说雅典政府真的做错了什么以致于让苏格拉底如此不满意的话,那恐怕就是民主制度的存在本身了。
(7)、这就是我对于《苏格拉底的申辩》一书的粗浅的梳理和解读,苏格拉底是支撑我生命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之我愿意有更多的朋友受到他的精神的感召和激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的生活。
(8)、阿里斯托芬的描述也许使得苏格拉底免于被贴上圣人的标签高高地挂在墙上,他的观点不断有人质疑,到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认同。不过把一个人贴上圣人的标签挂在墙上,关键要有皇帝之类的官方力量,而就苏格拉底的风格来说,肯定不会有皇帝愿意把他挂在墙上。
(9)、朋友很难过,苏格拉底说,别难过,被判死刑,这不是我的耻辱,⽽是给我定罪的⼈的耻辱。朋友甚⾄想把他偷偷带出监狱,他却不肯出来.....
(10)、认真说起来,如今我们对苏格拉底这个人了解得也并不太多,津津乐道、翻来覆去的也就那么些轶事。我们总是知道苏格拉底是个不讨喜的怪老头,他从不参与政治,宣称自己是个一无所知的可怜人,却又喜欢在公共场合与那些卖弄聪明的人讨论美德与知识的定义,用提问与质疑让他们的论证陷入矛盾,逼他们承认自己发言中的漏洞,好以此取乐。被苏格拉底驳倒的人常有被羞辱之感。一辈子游手好闲的苏格拉底周围聚集的弟子们多半绝非等闲:有反复无常的天才政客及将领亚西比德,有一度推翻雅典民主的僭主克里底亚斯,还有经历传奇的佣兵首领兼历史学家色诺芬,其中最著名的恐怕还要数阿卡德米亚学园的创立者柏拉图。再接着,我们知道这个好得罪人的怪老头终于被告上了雅典人的法庭,并被五百人的陪审团投票判处死刑,主要罪名是腐化青年和藐视宗教。最后,我们还知道苏格拉底应该是有机会越狱并选择自我流放的,但他没有,理由是他要遵守雅典的法律,无论法律的结果是否有利于他自己。
(11)、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12)、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
(13)、在这场审判中,法官的数量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没有一幢建筑所能容下所有人,特别是数量更为庞大的旁听者,因此审判是在露天剧场进行的,在这里,苏格拉底的一个朋友,古希腊最著名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所创作的喜剧曾经给市民们带来欢乐,也正是在这里,雅典人审判并最后决定处死他们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14)、你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吧!你们在想:这家伙出现在这么严肃的一部哲学戏里是怎么回事?好吧,让我来告诉你们,我没什么好隐瞒的,他站在这个舞台上,所有人都看得见、也看得出他是卖方便面的,于是所有人都相信他是卖方便面的——因为在看戏时,眼见为实。
(15)、他甚至明确地说,他知道用他的年纪、未成年的孩子、哀求和恳切有用,但是他不用。因为这样是庸俗和卑劣的,仿佛他真的有罪。而他没有罪,他之所以令某些人反感,只是因为他试图劝诫雅典人,帮助雅典人获得智慧,而这是造福城邦的事情。
(16)、到底有什么会是纯粹的呢?纯粹的理念?纯然的本体?纯净的理想?纯洁的新人类?纯文字的海报?还是……“这纯粹是个广告!”
(17)、雅典城并没有因为处死于苏格拉底而重焕辉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那些法官们在审判后的心路历程。我想,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没办法面对和说服自己良知了,他们的灵魂,将笼罩在那位老人孤独而顽强的身影下,永世不得超生。
(18)、18世纪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作品《苏格拉底之死》描绘了苏格拉底临死的场面。红衣男子,苏格拉底的学生阿基比阿德把盛了毒酒的杯子递给他,在场的所有人都悲痛欲绝,唯苏格拉底本人神采奕奕,兴致勃勃的样子。
(19)、苏格拉底和雅典人民的第二个冲突是真理与修辞的冲突。他在最后的告白中说,“我很难赢得你们,不是因为缺少语言,而是因为缺乏愤怒和无耻,我不愿对你们说那些你们最喜欢听的话,我不哀悼,不悲恸,不做也不说别的很多我认为不合我的品行、而你们习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东西。”苏格拉底的真理观让他显得冷冰冰的,就像尼采所说,耶稣为耶路撒冷哭泣,苏格拉底从未为雅典掉过一滴眼泪。但是,苏格拉底是敢于为了真理而献身的人,他认为这种真理的坚守,对雅典人民的幸福才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注定了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表现。苏格拉底并非真的不善言辞,他可是论辩的高手。如果苏格拉底刻意使用自己擅长的法庭论辩术,争取过来30个投票并免于死刑,是很容易的事,但他处处有意触怒在场的人们,时时遭来愤怒和骚动。
(20)、或许,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深入理解巴迪欧赋予戏剧的独特地位。戏剧之所以是独特的,不仅仅在于它再现了当下的真实,正如他试图借一个祖籍阿尔及利亚的穆斯林黑人角色艾哈迈德(Ahmed)来重新谱写莫里哀的经典喜剧《斯卡班的诡计》,来表明非洲裔穆斯林在今天仍然充当着法国的“局外人”;而且戏剧本身将自身诞生为一个不可分析事件,它有效地将各种异质性的因素,在事件之名下,合体为一个悖谬性的整体。或许,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解读巴迪欧的“艾哈迈德四部曲”(《狡猾的艾哈迈德》[Ahmedlesubtil]、《哲人艾哈迈德》[Ahmedphilosophe]、《发怒的艾哈迈德》[Ahmedsefache]、《南瓜》[LesCitrouilles])和新剧《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LesecondprocèsdeSocrate)。
4、苏格拉底审判合理吗
(1)、和大家在一起做戏非常开心!苏格拉底剧组里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每周还能做身体训练,我真的好喜欢做身体训练啊!可以快活地在地上滚来滚去!还能爬!我好喜欢在剧组里面的!
(2)、当然—不是,或许,是在审判我们的生活吧。
(3)、又过了近百年,一些国家开始建立各种各样的机构,供养一些啥都不干,只管发发呆,想想问题的各种人,还美其名曰这专家那专家。两千多年后,人类终于认识到空想的价值,尽管已经很少有人认同苏格拉底的哲学观,他的凭着空想住进Prytaneum构想终于实现了。
(4)、想想那些被苏格拉底“反诘”过的人,讨厌他的一定不少。而苏格拉底还一天天地到处找人提问,问聪明人,问政治人物,甚至手工艺人也不放过。
(5)、他的另一个学生克里多在最后一个晚上见到了他,建议他越狱。因为不公正的判决是无需理会的,狱卒已经买通,逃亡路线已经安排好,他说:无论苏格拉底逃到哪一个城邦,那里的人们都会热情地欢迎他的。
(6)、这种处分是太轻了,以至于法庭大为恼怒,于是便以比判决他有罪时更大的多数判决他死刑。
(7)、包括了警察和检察官。分别为警察(很遗憾她没有名字,是一位女警察,疑似被阿里斯托芬(女)性骚扰)和检察官卡利科勒斯(苏格拉底某一位并不知名的对手、他是哈耶克的朋友,也曾是芝加哥小子的一员——虽然他的年龄足够当芝加哥爷爷)。
(8)、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以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juzi/21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