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辟句子 > 精选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110句文案

精选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110句文案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思维导图

1、陶行知教育主要思想

(1)、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注:《陶行知全集》第4卷,

(2)、教育对社会政治改造具有作用,教育不仅改造着社会生活,也改造着每个人的生活。

(3)、1912年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教育观和美感教育的是( )

(4)、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第一次大规模创办的办学形式是()

(5)、(1)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6)、(2)两大理论基础:哲学理论基础和心理学理论基础。

(7)、20世纪早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做出伟大贡献的教育家为( )

(8)、(3)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9)、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在特定的时期,教育存在“超前”或“滞后”的现象,这说明教育具有(   )。

(10)、记忆方法:一部著作、两个基础、三个中心、四段教学

(11)、后来,他又先后发表了《创造宣言》、《创造的儿童教育》、《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民主教育》、《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等文章,进一步从理论上对创造教育进行了论述。

(12)、真爱融化冰雪,幸福再次到来(用国学诠释儿童文学)

(13)、20世纪早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做出伟大贡献的教育家为( )

(14)、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5)、创造教育就是行动的教育。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

(16)、当前国家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学前教育事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总体而言,我国学前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探析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显得格外重要。

(17)、(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8)、(单选)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主张的人民教育家是(   )

(19)、解析:洛克主张“白板说”,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作用。题意是“人是由教育决定的”,这反映了洛克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此外,考生还需了解:洛克的《教育漫话》集中反映了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英国资产阶级培养新人的教育思想。故此题答案为B。

(20)、颜元以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深刻揭露和猛烈抨击了传统教育,尤其是程朱理学教育,并在批判中创立了以“实学”为特征的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学校为“人才之本”,必须培养实才实德之士”提出应该传授包括诸多(类的自然科技知识,各种军事知识和技能在内的"真学”、“实学”强调接触实际,从躬行获得知识的“习行”教学法,重视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等,颜元的这些见解在当时独放异彩,别具一格,对中国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所以颜元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着光辉的贡献。

2、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

(1)、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2)、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4)、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施展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5)、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6)、荀子提出“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省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积说”,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他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学习过程、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阐发都颇具新意,予人启发,其中不少主张对历代封建教育与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7)、C.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8)、A.古代斯巴达军队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

(9)、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的核心是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且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革命道路。“全人生指导”最重要的是提倡自动自律,培养青年的主动精神,让青年做自己的主人;教育只是居于指导地位,不应该强制和包办。该思想对青年的影响很深远。

(10)、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

(11)、(10)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学记》。()

(12)、(目标院校直系学姐一对一)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13)、生活和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过程,教有不能脱离生活。

(14)、(5)道统性:教育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15)、同年7月,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行知”,主张“行知行”。这是他关于学习过程认识的升华,也是对会考制度见“知”不见“行”的有力回击,对应试教育的坚决抵制。

(16)、摘要: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学前教育思想,即生活教育理论、“六大解放”思想和家庭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幼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17)、“社会即学校”强调的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实施场域。之所以反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因为陶行知希望打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将社会中的一切力量运用到教育中去,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在陶行知看来,杜威提出的“学校即社会”是将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外面自在的世界里捉到笼子里,以学校的所有功能来代替社会的全部功能,实际上这样所学的知识仅仅是以适应学校为标准的。而正确的做法是将小鸟放到大自然中,将学校的外延扩展至广阔的社会与自然当中。这一做法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在当时学校教育还未普及,大多数民众还处在文盲的状态下,借助社会教育的功能,发挥民众的教育作用,才能扩大学习的范围。  

(18)、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19)、陶行知的这些看法,明显基于“行——知——行”的认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颇有见地的。

(20)、A从做中学B回归教育C教育即生活D学校即社会

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建国初期的教育,这反映教育具有(  )。

(2)、(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察度)百姓耳目之实”、“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谓“三表法”。它的提出者是()

(4)、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5)、(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6)、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

(7)、(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最早)。

(8)、重点把握每个阶段重要代表人物的观点及其著作;

(9)、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

(10)、(9)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爱弥儿》集中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

(11)、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解决问题,验证假设。

(12)、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说,生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教育也是如此。

(13)、1946年,他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指出,教育方法要采取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并要注重全面教育,克服片面教育,注重终身好学之习惯以克服短命的教育。

(14)、认为科学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

(15)、陶行知反对死灌死背死考,空把教学过程作为单纯的认识过程,要求科学地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新教育。

(16)、处在战国中期的孟子,其思想表现出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和肯定,他对教育作用的阐发,对教学、德育原则与方法的论述,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作为儒家的"亚圣",孟子教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发、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启蒙作用。

(17)、记忆技巧:全、民、多、现、身;个(各)国全信科学。

(18)、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培养出革命人才,并曾帮助一些进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据地。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著名口号。

(19)、“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

(20)、展厅共展出了近400幅珍贵图片,200多件陶行知的遗著、遗物、遗稿等,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陶行知伟大而光辉的一生。

4、陶行知教育名篇思维导图

(1)、朱熹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宝库,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曽产生过重大影响。

(2)、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3)、杜威主张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活动课程)取代传统的教材。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利用儿童爱好游戏的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

(4)、(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6)、A.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对其子女进行体操和军事训练

(7)、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8)、有创造才有热烈的兴趣。文章又指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

(9)、儿童具有很大的创造潜能,他们的内心世界很丰富,我们要注意开发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充分解放他们的头脑和双手,为他们的发明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符合他们发展规律的教育,尽可能的开发他们的潜能。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要求,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10)、平民教育的真实精神就是求得社会中各分子的真正平等和真正自由,这是改造新世界的第一步。为此,很多青年知识分子发表鼓吹平民教育的文章,成立研究和从事平民教育的社团,在各地开办业余学校,为工人农民补习文化。

(11)、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

(12)、(1)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13)、D.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14)、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

(15)、B.终身教育主要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16)、“做中教”和“做中学”,培养实践型人才

(17)、(1)一本著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科学教育学的建立,是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8)、“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19)、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目的来源于内部,不应该从外部寻找目的强加给教育。教育目的就是使学生不断的生长。(教育无目的论)

(20)、(1)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5、

(1)、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2)、总的来说,墨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古代教育史上有赌徒的价值,今天仍然能够为我们提供多方面的教育借鉴,欧的甚至还有直接针砭时弊的意义。无论是对人人享有完全平等的教育机会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道德风范、高尚道德情操,要求磨炼学生意志的思想,广泛的学习与实践的做法,还是师生在教学中积极主动精神的提倡及穿高兴思维的培养等,多对我们有极大的启示。

(3)、许多教师和家长没有意识到,教育应该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生活的重要性,一味的以书本为主,忽视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许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就只依据书本上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忽略了孩子的生活经验。有一次,一位老师在组织科技活动――电的用途,并没有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在教室里通过简单的开灯和关灯来向幼儿说明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显然,她这样的做法太过简单,涉及的方面太少。电的用途很多,而且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没有电小朋友们就不能看喜爱的少儿节目,不能上网,不能在儿童城堡里玩耍,还有很多事情没有电就做不成。幼儿教师这样的做法对幼儿的发展是很不利的,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学习,而且还会对生活失去兴趣,不懂得热爱生活,也不懂得怎样生活。

(4)、(内含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新课改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5)、杜威认为教学活动要根据儿童的兴趣进行,教师是学生的辅助者。强调与传统教育相对的新的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6)、(1)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和学生。

(7)、行是知之始。行动是知识的来源,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

(8)、 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行者,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平民化、实用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特征,不仅开创和推进了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丰富了中国的教育理论,而且对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当今职业教育也有借鉴意义。

(9)、(4)刻板性:教学内容固定、方法单缺乏灵活性。

(10)、解析: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强调“从做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11)、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5年入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博士。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

(12)、“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3)、陶行知纪念馆始建于1951年晓庄师范复校时,附设于晓庄师范校园内,馆内收藏保存陶的一批照片、手稿、遗著和遗物。

(14)、知是行之成”理论演绎出来的创造过程,所以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注:《陶行知全集》第3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1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6)、“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提出上述主张的是(   )

(17)、教师和家长都应注重环境的创设,努力为幼儿创造和提供条件,培养其创造力

(18)、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9)、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源自于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观点。在结合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实际情况后,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不断累积过程,而经验又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要提倡这种实践,那么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所以他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一系列的观点。

(20)、(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1)、(3)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

(2)、解析:孔子强调教育对象上要“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体现教育公平的思想。

(3)、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穿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

(4)、(3)教育的民主化(对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化否定)。

(5)、在陶行知时代,应试教育问题集中反映在会考制度上。对于完全以应试为指挥棒的教与学,陶行知深恶痛绝。1934年6月1日,他在《生活教育》发表《杀人的会考和创造的考成》一文指出,自从会考的号令下了之后,中国传统教育界展开了许多幕的滑稽悲剧。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教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

(6)、杜威认为教学活动要根据儿童的兴趣进行,教师是学生的辅助者。强调与传统教育相对的新的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7)、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8)、(6)象征性: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9)、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建国初期的教育,这反映教育具有(  )。

(10)、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提出“明了(明确感受新教材)、联想(由个别到一般,形成概念)、系统(新旧观念的组合)、方法(练习)”四阶段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