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短句 > 精选教育名言 陶行知133句文案

精选教育名言 陶行知133句文案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1、简述陶行知创造思想

(1)、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2)、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3)、解放小孩子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

(4)、新世纪、新教育。新在哪里?即“自新、常新、全新”。自新:根据国情,创建符合人民大众的新的、活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常新:不断变化,发展前进,要与时俱进,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全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材内容、教育制度等均要全新。

(5)、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更多地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幼儿游戏,绘画,编故事及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去思考。

(6)、对于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陶行知是持批评态度的。他认为,这只是把社会生活中的东西搬一点到学校做点缀,就如在鸟笼里放上一二根树枝一样。这样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是鸟笼式的学校教育。他提出,“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要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教育即生活’。要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要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

(7)、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8)、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他明确指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在杜威看来,“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而不问他们的年龄大小。”“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9)、观点|孙云晓:要在孩子心中种下这两颗最重要的“种子”

(10)、陶行知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郭沫若曾经评价陶行知说:“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美国东南联合大学副校长布莱恩•库朋也曾高度评价陶行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教育之林的一面旗帜。”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虽经历史的打磨,至今仍不失其教育价值,对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也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只选择其核心理论加以介绍。本期就让我们走近陶行知,靠近一种思想,重温一种精神。

(11)、概括起来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的意思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

(12)、  陶行知强调热爱学生要用真心、真情,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13)、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14)、写好之后,交给几位大学生,请他们指教,他们说尽善尽美,于是用快信寄去。

(15)、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16)、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17)、同时,陶行知提出了“社会即学校”。他指出:“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在陶行知看来,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校必须与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必须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才能提供有效的教育。“社会即学校”意味着学校教育要打破封闭,伸向大自然、大社会,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学校不能应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

(18)、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19)、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

(20)、(文_单中惠,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2、教育名言 陶行知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3)、摆在我们面前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行知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努力探索以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教育。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5)、    “创”字。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陶行知是举世无双的一位创造教育家,他的创造思维、创造思想、创造智慧、创造实践、创造能力、创造成果,已经载入史册。“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他的经典创造名言,名不虚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改造了导师杜威的教育学说,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在中国土地上倡导了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人民大众所需要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晓庄师范、新安小学、湘湖师范、科学下嫁运动、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学校、社会大学都是陶行知的创造实践。小庄、老山的地名,小庄——晓庄,老山改为“劳山”,他自己的名字也改了三次,陶文濬——陶知行——陶行知——陶(行知行),创造是建立在“实、活”基础上的一种伟大举措。

(6)、 解放儿童的双手  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为此,必须打破封建教育不让儿童动手、摧残儿童创造力的旧传统。 

(7)、  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  “通力合作”  “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在l941年拟定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陶行知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重要的师德规范。    陶行知坚决反对教师之间的“知识封锁”,将教师‘‘不能放弃争斗’’而不能‘‘谋充分之合作”视为“最可耻的行为",他真诚希望在教师间创造出“精诚团结”  “同心协力”的境界。 

(8)、     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9)、他指出学校应该具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功能:“简化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10)、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11)、    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 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12)、美国教育家杜威是从190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任教的。1915年9月,陶行知先生从伊利诺伊大学转学到该校学习,选听了杜威开设的一门“学校与社会”课程,受其影响颇深,他也自称为杜威的“受业弟子”。后来,包括陶行知在内的一些杜威的学生促成了杜威1919年开始的访华讲学活动,期间陶行知主要担任了杜威在南京、上海等地讲学时的翻译。

(13)、生活即教育的意思是说生活其实就是教育。一个人他拥有什么样的的生活,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其实是分不开的。当你想拥有一个好的生活,你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就要受到好的教育。同时,生活中也蕴含这各种各样的教育,教育和生活是贯穿的。个人认为,这些教育可以是学校老师的教育、家里人的教育或者是某个人、某件事的教育。除此之外,教育是离不开生活的,教育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把教育带到生活中去,让教育影响生活。

(14)、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从书上学到的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心得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的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这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教育要联系生活实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匹配的,通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的形象生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5)、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

(16)、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希望保育员或先生跟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 由此可见,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让幼儿手和脑并用,是培养创造力必要的途径。我们在教学与游戏活动中,积极为幼儿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

(17)、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18)、(2)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19)、学校建设的关键不在于有多么漂亮的学校环境、多么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而在于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在于全校师生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为此,学校以创造教育为载体,在保证学生基础素质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所有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为学生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

(20)、2017《开学第一课》完整高清视频,五大课堂&五大看点(建议必看)

3、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是的意义

(1)、早在一个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已经在倡导“新教育”,并针对当

(2)、但是,陶行知提出的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与生活一致这一思想在当今看来是不能全部肯定的。生活与教育不是完全同步毫无区别的,忽视了生活与教育的区别。以及在教学内容的传授方面,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是不可取的。而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并不是要去全然否定或肯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而是应该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发展的规律,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予以创新,那才是应该做的事情。

(3)、(3)  1935年,在中国共产d“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4)、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一问。” 因此,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幼儿“不耻多问”,明确“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引起争论的问题就是好”。

(5)、我们充分运用创造教育思想,全面开设创造教育课程,使之列入课程计划,做到课程设置、时间、教材、教学人员落实。在此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编写校本教材,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新的课程体系。通过国家、地方课程保证学生基础素质,通过校本课程发展学生特长,构建高品味、有情趣的课程体系。如把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学生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器材、考核评价等方面凸现对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教育发展要求我们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以不拘一格的方式办好不拘一格的学校,为培养不拘一格的人才打好基础。

(6)、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7)、学校以创造教育发展为龙头,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坚持以提高教师实施创造教育能力为培训重点,在培训内容上既注重理论学习和观念更新,也关注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采用参与、体验、案例研讨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锐意进行创造教育的研究型教师,逐步形成以创造教育为龙头,以教育科研、行知研究为两翼,联动发展,整体推进,形成创造教育的态势和基本格局,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8)、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9)、对于儿童与教师问题,杜威虽然没有创立“儿童中心论”,但他强调了“儿童是中心”;陶行知则提出了“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

(10)、陶行知先生知识渊博,他用他的才华和毕生精力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创造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有如下三方面

(11)、学校在设计组织安排有关教育活动时,充分运用创造教育思想,积极进行创造教育的大胆尝试,营造育人氛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结意识和成才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而好读书;不断更新校园宣传橱窗,开通校园广播,营造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尝试创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习的兴趣更浓,学习更加主动,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12)、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就是要造就创造型的、真善美的优秀人才。同当时的许多知识精英一样,陶行知信奉教育救国。从这个高度看教育,他意识到,“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创造教育,就是“创造真善美的人,要创造出值得崇拜的人,值得自己学习的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创造教育的尝试,不乏前人,但新时代有新的创造,所以他宣布:“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创造型人才后浪推前浪,创造永无止境。

(13)、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她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其次这个做也是行是知之始的行。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14)、第三天,他们回一封信,向我道谢之外,说这首诗有一个字要改。大孩教小孩,难道小孩不能教大孩吗?大孩能够自动,难道小孩不能自动吗?而且大孩教小孩有什么奇怪呀?这一串炸弹把个大字炸得粉碎,我马上把他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这样一来,是更好了。黄泥腿的农村小孩改留学生的诗,又是破天荒的证明,证明小孩有创造力。

(15)、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16)、一个茶杯要有空位方可盛水。现在中学校有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一连考几个学校。有的只好在鬼门关去看榜。连小学的儿童都要受着双重夹攻。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为的都是准备赶考,拚命赶考,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

(17)、“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8)、陶行知说,一流的教育家,“一是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另一个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勇于实践和探索。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拓精神。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辐射给他人或其他地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19)、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20)、  其次,教师要有乐业精神。陶行知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是做小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虽然教育工作辛苦而薪水少,但是,看到小学生天天长大,由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像一颗种子萌芽而生叶,开花而结果,这里有极大的快乐。  

4、陶行知 创造教育

(1)、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2)、陶先生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培养出来的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人中人的道理非常简单,崇尚真善美,反对假丑恶,实现生活本真、做人本真,回归人性,焕发童真。坚持以人为本,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互相尊重的、相亲相爱的。

(3)、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有如下含义: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以种田为例,种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实学。他特别强调“做”在 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作用。 

(4)、陶行知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德育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5)、学校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同时牢固树立起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创建文明班级为突破口,从最突出、最直观、最形象的地方着手,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注重寓德育于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起到激情、励志、明理的作用,让学生得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全面提高德育工作质量。学校积极探索德育方法,力求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张扬学生个性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和社会实践活动,树文明新风,修品质德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和积极协作的团队精神,把思想道德内化为学生的灵魂,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德育不能只讲不行动,只有将德育生活化、活动化,才能彰显德育效果。学校创造性地通过小事情来培养学生的大品质,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强化训练,通过一定限度的强化训练促使一些学生改正不良习惯。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7)、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8)、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择其精要,可用八个字来阐述。

(9)、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说:“整个的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 ‘社会即学校’。” 

(10)、    解放儿童的时间  一般的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各种考试使得儿童没有时间去接触自然和社会,结果就使得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形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问,也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其创造力。因此,“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时间的解放,可以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 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 

(11)、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2)、作为家长,你挣再多钱,也挽回不了孩子这几年的缺失!

(13)、中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急速成长期,求知、探索、怀疑、求证、创造,是他们强烈的渴求。为使学生走上全面发展的健康之路,我们有责任将学生这种求知渴求发展为一种创造思维方式,一种创造学习方法,一种追求创造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型人才。我们用创造教育帮助每一位孩子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只有创造教育,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创造型人才。

(14)、另外,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也贯穿本书的始终。首先,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其次,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读后感·再次,要求做到“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即:教人者先教己,教人者还要教而学,即知即传。最后,反对注入式教学。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有三个理由,概括起来就是:

(15)、今年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逝世七十周年。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有很多教育观点、教育名篇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学习,仔细琢磨。未来几天,我们将通过《重读陶行知》专题,在缅怀先生的同时,一起回顾学习他伟大的教育智慧。

(16)、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17)、观点|教育惩罚在实践中的五大误区!你还在这样做?

(18)、值得注意的是,杜威“儿童是中心”的思想在晚年时有些变化。他认为,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儿童和教师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儿童和教师双方都是平等地作为学习者来参与这个过程的,因此,儿童和教师之间的接触更加密切,儿童受到教师的指导也更多。

(19)、他认为幼儿教育实际培养的好,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

(20)、最好的教育是家教,最优的气质是教养,最美的爱是学会感恩!

5、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幼儿园

(1)、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2)、   “新”。    上个世纪初,陶先生从美国学成归国,担任“新教育”主编。新世纪、新教育。新在哪里?即“自新、常新、全新”。    自新:根据中国国情,创建中国特色符合人民大众的新的活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他自述一生要做三件事。一件事是反对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洋化教育;第二件事是反对不适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封建传统教育;第三件事是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建立人民大众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生活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陶先生把“小庄”改“晓庄”,“老山”改“劳山”,标志着中国世界新教育的曙光从晓庄升起,晓庄是生活教育的发祥地和第一块实验基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块丰碑。    常新:不断变化,发展前进,要与时俱进,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    全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材内容、教育制度等均要全新。

(3)、名校长|于伟:以校长领导力提升学校德育品质

(4)、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5)、实践出真知,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实实在在的做事,才能将书本上的理论转变为自己拥有的知识,要想获得知识必须进行行动,所以行动是知识的老子。

(6)、陶行知倡导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国民。“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立”就是能自衣自食,不依靠别人。“自动”就是自己主动是发自内心的意愿,是“天下之乐而乐之”的内在表现。

(7)、时的教育状况,对新教育、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做过比较深入的讨论。

(8)、陶行知说:“学”字的意思,是要自己去学,并不是坐而受教;“生”字的意思,是生活或者生存。将两个字放在一起来看,就是自主地学会生活,也就是学习人生之道。

(9)、“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0)、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1)、▲丰子恺《儿童节即景》邀请公公列席,祝他返老还童

(12)、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13)、反思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活动,应该透过表面的活动,更有效的帮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健全他们的性格和个性品质。《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心得2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在学习了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后,我深有体会。

(14)、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

(15)、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针对就中国的帝国主义“洋化教育”和封建主义“传统教育”而提出的。我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稳步进行,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具有多方面的。

(16)、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这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的创造教育思想,指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

(17)、社会即学校的意思是社会其实是就是一个学校,社会是教育的范畴。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的教育要扩大到整个社会,而不是只局限与一部分。我们既要注重学校的教育,也要注重社会的教育。同时一个人在社会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而且学习也不能不考虑整个社会的环境。

(18)、   第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都要同样负责,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19)、手脑并用,注重实践 “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是“做”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不是从前的人告诉他的,而是玩把戏偶然发现的,所以他提倡“行动的教育”,“手脑并用”。他说:“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注重实践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真谛,我们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生动手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径。为了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同时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在讲完课堂知识后,就趁热打铁,在全班开展小制作活动,利用实践课时间,让学生从设计、准备材料、加工,一直到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结果,学生忙得热火朝天,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现讲台上时,激动得手舞足蹈,我也为他们的进步感到无比自豪。要使学生学到真本领,教学内容必须尽可能体现“实用性”,一定要坚持手脑并用,把学知识与动手操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如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已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在知识爆炸,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需要的已不再是那些“高分低能儿”,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专业课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本人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了解当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多样性,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展示自己的个性。

(20)、当然,“教学做合一”的整个过程也可以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三种形式:以工作或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做过程;以事物历史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做过程;以各学科系统的学习与研究为中心的教学做过程。

(1)、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2)、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3)、陶行知认为新学生要有健康的身体:将强身健体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主动地加以落实;要有独立的思想:不人云亦云,具备依据事实作出判断的素养;要有独立的职业意识:能在多样化的实践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职业之间的关联,而不是依据自己的考分来决定学习什么。

(4)、他发表了许多著名论文和讲话,比如《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行是知之始》等。他否认了王阳明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言论,并在其基础上认为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将自己的思想注入中国教育事业中,为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我们要加入儿童队伍里,第一步要做到不失其赤子之心,做成小孩子队伍里的一分子。

(6)、思想|特级教师:素读经典不会给孩子拉后腿,我是这样做的!

(7)、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针对就中国的帝国主义“洋化教育”和封建主义“传统教育”而提出的。我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稳步进行,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具有多方面的。

(8)、陶行知教育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9)、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个学生,关心爱护他们,让她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长。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心得3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我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

(10)、陶行知不仅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斗士。(中山网评)

(11)、对于课程与教学问题,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陶行知则提出了“教学做合一”。

(12)、陶行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3)、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14)、幼儿个体间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应允许幼儿根据各自的能力来完成任务,以保证他们获得全面满足的体验。如在语言区的游戏中,我为幼儿提供了难易不同的图片。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讲述画面较复杂,情节较多的图片,教师通过引导与启发,使他们能创编出一段完整的故事。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幼儿则提供给他们画面较简单的图片,教师帮助他们丰富词汇量,要求他们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同时还可以让能力强的带动能力弱的,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5)、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

(16)、    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陶行知改名。1911年,陶先生在南京金陵大学求学时,因为信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改名为陶知行。书写:“知是行知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在实践中感悟,杜威老师的理论在中国不通,即缺少思想的母亲,即行动。1934年,陶知行正式改名为陶行知。书写:“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先行后知,教学做合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理论和实践辨证统一。最后改名为康熙字典上找不到的一个“”字,即行知行。行动——知识(理论)再行动,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与时俱进,发展变化前进。求人不如求手,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17)、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18)、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

(19)、他这里所说的“生长”就是指儿童本能的发展以及发展的各个阶段。儿童的本能是教育最根本的基础,教育就是为了使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去吸收外在的东西。教育应该从儿童生长的需要出发,保证儿童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使生长得以进行。

(20)、在课程上,杜威重视课程与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的联系,强调课程计划必须考虑到能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需要。对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来说,一切课程与教材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其价值是以服务于儿童生长和发展的各种需求来衡量的。杜威认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各种不同形式的主动作业,如园艺、纺织、木工、金工、烹饪等。这些作业活动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能把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务引进到学校课程中来。

(1)、    “活”字。    陶先生一贯主张活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反对死教育。旧教育教师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旧师范教育只是大书呆子教小呆子,倘若刮一阵普及教育风,小呆子遍及到全中国,中国就成为一个书呆国,书呆国就要亡国。陶先生主张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他亲自设计的晓庄师范校旗中,中心大大地写上一个“活”字。什么是教育,就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格熏陶人格,品行影响品格,情感点燃情感。让人随着自己生命的生长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化,丰富和充实,而不断进取、前进、生长。陶先生说:“时代是在继续不断地发展,做一个现代人,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教育应是动态的、接受熏陶的。人才不是教出来的,应是酿造出来的。潜移默化的,日新其德、日勤其业。 ”

(2)、教育的真谛便是育人,追求真理做真人。陶先生说,培养出来的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外人,不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人中人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陶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学问和本领,也是没有用的。教育者要让学生从小建立人格长城,建立人格防线。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成人成才,要有山的底气、水的灵气、海的大气、民族的志气。  

(3)、在教学上,杜威认为,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所谓的“从做中学”,实际上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在他看来,这不仅可以使得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与在生活中所进行的活动或作业联系起来,促使儿童的自然生长和发展;而且也符合儿童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欲望。杜威甚至认为,“从做中学”使儿童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感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如果离开了“做”的工作活动,那不仅取消了兴趣的原则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而且也不能在经验的理智方面和实践方面之间保持平衡,还不能使儿童在社会和个人之间保持协调。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在陶行知看来,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家长是否真心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来入校求学。这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是新学校的重要指标。新学校要敢于欢迎大家参观和批评

(6)、在课程上,陶行知认为,应该让儿童读“活的”“真的”“用的”书,而不要去读“死的”“假的”“读的”书。在他看来,遇到一本书我们必须问:它能帮助我把这件事做得好些吗?它能帮助我过更丰富的生活吗?在《教学做合一的教科书》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70种有关生活的例子,并据此编写“教学做指导”教材。同时,他也强调把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方法的掌握看做是开发文化宝库的的钥匙。课程与教材的学习应该使儿童能获得驾驭自然的力量,去认识自然,学会试验和创造。

(7)、陶行知认为,衡量你所从事的教育是否是新教育,有三个基本的标准:一是“自新”,依据自身实际,走出自己的教育改革之路。二是“常新”,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每天都要做,日日新。三是“全新”,新教育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要新,如果骨子里还是既有的教育传统,仅仅做一些表面的文章,是称不上新教育的。

(8)、要进行生活教育,首先要将其与传统教育区分开来。陶先生称传统教育为吃人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下学生只读死书、死读书,逐渐失去了生活里、创造力。相较而言,生活教育则刚刚相反,它教人做人,教人生活,在生活教育下的人读活书、活读书,这样的人即使做官,也是服侍百姓的好官。这种是非分明的论断虽有些偏激,但一语道出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并且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9)、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0)、(4)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11)、今天我们来谈谈陶行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造。

(12)、陶行知说,教师要树立“不要名、不要利、只要教育好;不怕难,不怕死,只怕教育不好”的坚定志向。教育的乐趣就在于“愚蒙者,我得而智慧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日视后进,骎骎日上皆我所造就着”。

(13)、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他倾注极大的热情推行生活教育。他的生活教育,一方面是指生活里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另方面也是指生活里包含着丰富的创造元素。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人类文明史上,那些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领域的辉煌成果,都是创造的结晶。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着的人类社会,就没有更美好的未来。他认定,哪里有生活,那里就有创造。“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并非轻而易举,同时,创造并不神秘。

上一篇
精选托尔斯泰的至理名言70句文案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