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板桥《咏雪》
(1)、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2)、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毛泽东《咏雪》
(3)、《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这是一首豪迈、瑰丽、新奇的咏雪词,富有生活情趣。词人晨起,忽见雪花漫天飞舞,皓色茫茫,有感而作。
(5)、手、掌、席“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
(6)、(9)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7)、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
(8)、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咏雪》:
(9)、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此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1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11)、 李清照写给姐妹的一首词,不比情诗差,最后一句回味无穷
(12)、谢道韫更是中国历史上四大才女之无数男人的梦中女神,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她还很不开心,说我们家这么多有才有名的人,为什么偏偏选了这么个男人,可见其眼光之高。
(13)、飘然不定去无音。且把归程来约定。念雪瑶琴。
(14)、谢安为什么笑?有人说,谢安偏安谢道韫,所以当女儿的对答比儿子更好的时候,他感到开心。这个理解不能说有错,但带着很明显的个人情感,首先认为谢道韫的答案更好,然后代入到谢安为什么笑这个问题中。
(15)、继续练习五绝、五律或七绝、七律各四种的写法。
(16)、“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18)、(李白,《行路难》)“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9)、(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20)、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2、李白咏雪七绝,四野漫无边大雪纷纷雨满川的意思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长安冬日》(唐)杜荀鹤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
(4)、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5)、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作者:钱谦益)
(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8)、投稿邮箱:21418030@qq.com(本平台长期面向各界征稿,维护原创,作者文责自负,本平台不负责版权纠纷。)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柳宗元:《江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1)、《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2)、忽忆离人隔溟海,独颦远黛恨天涯。三生苦短何时见,桃叶渡头看鹜霞。咏雪的诗句,5句以上,并加分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4)、诗词鉴赏《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对古诗《咏雪》翻译每个字的意思咏雪/咏雪联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1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6)、的确,典故用得好的确对诗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委婉含蓄的表达、帮助意境的构建、增强艺术感染力、扩大表意容量等。但是,不用典就没有好诗吗?恰恰相反,在唐诗宋词中,大多数流传千古的名句名篇,是没有用典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些诗句有典故吗?有传说吗?没有!全都是“家常话”,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情境意趣又是多么的优美清新啊。
(17)、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咏雪的诗句带赏析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9)、《北风行》(唐)李白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2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3、李白咏雪诗
(1)、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陆游《金错刀行》
(2)、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4)、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巍巍暖气吹。——毛泽东《咏雪》
(5)、盐、尘、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6)、6: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卢纶《出山逢耿》写出咏雪或带“雪”字的诗句“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8)、《村雪夜坐》(唐)白居易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9)、“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滑稽之隽。与龙辅闺怨诗“得郎一人来,便可成仙去”,同是子夜变体。
(10)、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巍巍暖气吹。——毛泽东《咏雪》
(11)、《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
(13)、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15)、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16)、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咏雪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17)、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大雪歌》(唐)李咸用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18)、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9)、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20)、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4、小学古诗《咏雪》
(1)、散文:每篇限写1000---3000字左右,便于发沐心阁选读选诵。
(2)、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一个是禀报,一个是询问,作者的闲情雅致尽在不言中。
(5)、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6)、北风狂啸群芳凋,绿水青山色尽消。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班固《苏武传》
(9)、“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juzi/10717.html